中新网APP

中新视频

中新网

甘肃嘉峪关“老社火”登上舞台

发布时间:2020年07月30日 22:38     来源:中国新闻网

分享到:
版权声明:中新视频版权属中新社所有,未经书面许可的使用行为,本社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解说】日前,甘肃省嘉峪关二十多位退休人员所演绎,由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地蹦子、霸王鞭结合创编的舞蹈《欢天喜地庆丰收》,在“舞蹈世界”首届全国网络舞蹈大赛暨“舞蹈世界”第四届中外电视舞蹈大赛选拔赛中入围。

  《欢天喜地庆丰收》的主创、编导李秀娥,是甘肃省嘉峪关市文化馆艺术总监,她向记者坦言,从没想到传统的古老艺术能搬上舞台,得到观众的认可,也想通过这样的方式让大众对传统非遗有更多的了解。

  李秀娥表示,将地蹦子与霸王鞭这两种民间艺术结合在一起,按照舞台表演形式重新设计队形,利用道具、服装优势,改编成舞蹈,能让田间地头、走街串巷的社火表演在舞台上绽放光芒,展现它另一种美。

  【同期】甘肃省嘉峪关市文化馆艺术总监 李秀娥

  地蹦子我们原来就叫社火,社火因为农民就在田间地头铺一个席,大家就两个人在这儿边说边唱,所以为了把它搬到舞台上,我说这个东西要把它舞台化,而且要有看点,既有观赏性,也要有艺术性,而且要突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这个项目。

  【解说】地蹦子又叫“老社火”,是流行于当地民间的一种古老集体舞蹈,并于2011年入选甘肃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而文殊霸王鞭则是嘉峪关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多用于节日期间的社火表演。参与舞蹈创排的刘畅向记者介绍,如今地蹦子和霸王鞭褪去“土味”,加入其它地域的舞蹈精华,从走街串巷的社火表演演变为舞台上的舞蹈形式,能够促进民间艺术传承与发扬。

  【同期】《欢天喜地庆丰收》创排人员 刘畅

  这次的霸王鞭就是我们吸取了云南大理白族的霸王鞭和中原汉族的霸王鞭,两个结合起来取其长短。

  【解说】今年73岁的马聚文是嘉峪关地蹦子非遗传承人,他介绍以前农村文化活动较少,农闲时人们喜欢聚集起来跳一跳,现在通过编排得以让古老艺术重放光芒,让传统文化流传下去。

  【同期】嘉峪关地蹦子非遗传承人 马聚文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下去,准备还是弄些年轻人,不要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这个东西失传了,刚开始跳的很古老,现在变化也大,跳的样数也多了,搞得年轻人认识了这些古老的文化传承,有一定的历史意义。

  【解说】《欢天喜地庆丰收》倾向于健身,是集体育、体操、舞蹈为一体的表演形式,动作也有击打肩部、关节、腰部等内容,所以也有不少人慕名学习这种“社火舞”用于锻炼身体。

  记者 李亚龙 刘玉桃 甘肃嘉峪关报道

责任编辑:【于晓】

特别推荐

视频排行榜

关于我们| About us| 联系我们| 广告服务| 供稿服务| 法律声明| 招聘信息| 网站地图
| 留言反馈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3042号]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69978800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