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APP

中新视频

中新网

【东西问·寻根】楼宇烈:应对气候变化,中国文化提供了怎样的思想资源?

发布时间:2022年01月06日 17:31     来源:中国新闻网

分享到:
版权声明:中新视频版权属中新社所有,未经书面许可的使用行为,本社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解说】气候变化备受国际关注。中国提出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中国文化为应对气候变化提供了怎样的思想资源?中国哲学史名家、北京大学哲学系暨国学研究院教授楼宇烈接受《东西问》专访时说,中国人讲究天人合一,是一种以人为本的自然观。

  【同期】中国哲学史名家、北京大学哲学系暨国学研究院教授 楼宇烈

  中国的文化是以人为本的人本思想,认识客观的万物世界首先要认识人。人类是自觉、自律的生命,其他生命都是被动的、自发的,它们不能改变宇宙。从整体来讲,人类也无法改变自然规律,天气不会因为人类的喜好而改变,但人的行为对自然的影响远远超过其他的生命。

  【解说】中华文明曾经历过很多极端天气的挑战,中国文化的自然观始终一脉相承。“但如今中国的自然观,却受到了西方文化的影响”。楼宇烈说。

  【同期】中国哲学史名家、北京大学哲学系暨国学研究院教授 楼宇烈

  用西方的科学思维、用分割的办法来看问题,看不到整体与部分的不同。其实整体更重要,我们从整体来看,才能解决问题。

  【解说】“把中国文化中的自然观突出起来”,楼宇烈认为只有这样才能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

  【同期】中国哲学史名家、北京大学哲学系暨国学研究院教授 楼宇烈

  中国文化的一切都是从人出发的,以人为本的,强调的又是人的自觉自律,认为这样才能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

  【解说】工业文明的时代,人类对自然资源的攫取不断加快,极端气候事件频发。如何应对这样的挑战?楼宇烈认为科技的发展,造成了人类欲望的膨胀。

  【同期】中国哲学史名家、北京大学哲学系暨国学研究院教授 楼宇烈

  反省人类自我欲望的膨胀,这样才能够去改变现在这种情况。从这一点上,我觉得中国文化对人类是不可或缺的。特别是中国文化更注重人,西方文化更注重的是物,人要做物的主人,不能做物的奴隶;重要的不是物质文明,不是科技文明,而是我们人类自觉自律的文明。

  【解说】楼宇烈认为在应对气候问题上应该是合作,强者要帮助弱者。

  【同期】中国哲学史名家、北京大学哲学系暨国学研究院教授 楼宇烈

  中国文化认识到动物跟人类的区别就在于,一个是竞争、弱肉强食;一个有互助,强者帮助弱者,辅助弱者。先进的榜样,应该是互助,特别是强者要帮助弱者,这才是先进。强者欺负弱者、强者去占领弱者,这样的文化怎么行?

  【解说】对于目前中西文化交流中出现的困难,楼宇烈说,交流中最重要的是包容、尊重,强迫改变是不可能的。

  记者 刘舒凌 让宝奎 杨程晨 北京报道

责任编辑:【李季】

特别推荐

视频排行榜

关于我们| About us| 联系我们| 广告服务| 供稿服务| 法律声明| 招聘信息| 网站地图
| 留言反馈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3042号]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69978800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