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APP

中新视频

中新网

【东西问】龙安志:东西方价值观差异源于思维方式不同

发布时间:2022年02月23日 15:05     来源:中国新闻网

分享到:
版权声明:中新视频版权属中新社所有,未经书面许可的使用行为,本社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解说】东西方文化存在哪些差异,中国的发展变化为东西方文明共存带来哪些挑战和机遇,中美应该怎样推动文明交流互鉴?近日,中新社“东西问”就此独家专访美国作家、政治经济学家龙安志。

  【问题一】东西方文化的本质差异是什么?

  【同期】美国作家、政治经济学家 龙安志

  简而言之,东西方的价值观差异很大程度上是由思维方式不同引起的。西方的思维方式建立在二元对立基础上,亚洲哲学则寻求非二元性。

  西方社会中,都是关于对立、两极分化、排斥、驱逐和冲突的意识形态。在西方思想中,只有黑与白。

  亚洲哲学寻求和谐、平衡和集体意识,在汉语文化中,有“阴”“阳”的概念。这些都试图解释事物间并非二元对立,而是作为一个统一体,相互联系、互动和协同。强调不要单方面判断和拒绝,要拥护和发展多边关系,寻求共识。

  【问题二】中国的发展变化为东西方文明共存带来哪些挑战和机遇?

  【同期】美国作家、政治经济学家 龙安志

  我在中国生活的40多年中,中国为克服挑战进行了许多改革,制定了很多政策,我都观察并参与其中。面对危机或挑战,中国人民始终如一地团结合作,政府精心协调相关政策。经验一次次证明,中国领导人能以清晰理性的头脑应对危机。人民与政府协同合作、共克难关,似乎已深植于双方潜意识。

  中文的“危机”一词包含两个汉字:“危”代表“危险”,“机”代表“机会”。中国历史上,这个国家和人民对每次危机和挑战都做出了回应。他们团结一心、共同应对,战胜了“危”。更重要的是,他们每次都转“危”为“机”,实现重建、增长和进一步发展。

  【问题三】中美应该怎样推动文明交流互鉴?

  【同期】美国作家、政治经济学家 龙安志

  当国家间的交流被阻断,文体交流就很重要。毫无疑问,文化和体育是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基础。1972年,“乒乓外交”开启了尼克松总统访华的大门,并为中美建交绘制了蓝图。现在,乒乓似乎没有那么流行,因为大家都去玩手机了,那为什么不试试“功夫”?比如每个人都喜欢李小龙或成龙的电影。综合格斗和终极格斗现在在美国非常流行,许多真正伟大拳击手的成长都来自武术传统。众所周知,综合格斗的概念始于李小龙,他选择并结合了不同传统,其在电影《龙争虎斗》中著名的打斗场景为综合格斗奠定了基础。

  世界各地的人转向功夫和武术,不是为了打架,而是为中国文化精神,坚持不懈,坚韧不拔,尊重与和谐。在许多弱势群体和少数群体的心目中,功夫是正义和反抗不公的象征,蕴含了中国传统功夫所表达的价值观。

  吴旭 隋致远 报道

责任编辑:【罗攀】

特别推荐

视频排行榜

关于我们| About us| 联系我们| 广告服务| 供稿服务| 法律声明| 招聘信息| 网站地图
| 留言反馈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3042号]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69978800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