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西问】赵姝岚:澜沧江—湄公河为何被称为“东方多瑙河”?

发布时间:2023年08月21日 21:17     来源:中国新闻网

  【解说】发迹于中国青藏高原的澜沧江-湄公河,穿过中国云南省,流经老挝、缅甸、泰国、柬埔寨、越南,因其“一江连六国”的独特地缘区位优势,被誉为“东方多瑙河”。这条大河,全长4880公里,滋养着流域约80万平方公里内的3.26亿人民,是六国赖以生存的自然馈赠,更是六国守望相助、共同发展的天然纽带。云南省社科院澜湄研究领域的专家赵姝岚近日接受中新社“东西问”专访,深度解读了澜湄六国如何“共饮一江水”。

  【同期】云南省社科院澜湄研究领域专家 赵姝岚

  首先,这条河流经的这六个国家,沿岸它有很多的相似的民族,这些族群的话都是沿河流而生,沿河流而发展自己的文明,所以都跟这条河有关系,同时又有一个同根同源,所以在这个方面的话,我们说我们在很多民族的起源,还有相同的族群共同生活在一起的话,我们是从自古以来,就有一些很多的历史的渊源和文化上的一些关联性。那么在这个基础之上,我们就更容易达成一些共识,那么对后面的合作来说,就有一个很深的一个民意基础和良好的发展环境。

  【解说】文化开放性和包容性为合作提供了基础,共同的追求为合作提供了可能。

  【同期】云南省社科院澜湄研究领域专家 赵姝岚

  我们有指导的共识和框架理念,同时也有具体的行动计划,还让湄公河澜湄国家的民众都享受到了它的实际利益和实惠。所以这是从上到下贯通的一个合作机制,那么这样的一个合作机制肯定是有引领性的,也是有创新性的。

  【解说】澜湄合作经历了培育期、快速拓展期,迈入了全面发展新阶段,并在政治安全、经济和可持续发展、社会人文“三大支柱”和互联互通、产能、跨境经济、水资源、农业和减贫“五个优先领域”都取得了巨大成果。在数字经济、环保、卫生、海关、青年、可持续发展、地方合作、传统医药等新兴领域的合作不断取得新进展。

  【同期】云南省社科院澜湄研究领域专家 赵姝岚

  随着澜湄国家之间基础设施,还有我们相关的法律法规的互联互通之后,会迎来在经济合作上的一个新的一个高峰,因为在RCEP落地之后,在农产品方面的进出口,还有在制造业的进出口,包括在旅游业方面的一些合理的发展都有一些新的机遇,泰国的榴莲,越南的榴莲都在中国有很广阔的市场,而且在中国各地食客当中,还对它形成了各自不同风格的不同评价,那么这个其实就是一个发展机遇的一个具体的一个呈现。

  【解说】澜湄合作已成为邻国间友好交往的典范。澜湄各国贯彻了睦邻友好的合作原则,树立了大小国家和谐共处、友好交往的国际关系新模式,已成为推动建设新型国际关系的生动实践,为完善区域治理贡献“澜湄方案”和“澜湄智慧”。

  缪超 袁鸿凯 宁傲 昆明报道

责任编辑:【李季】

版权声明:中新视频版权属中新社所有,未经书面许可的使用行为,本社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发表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