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西问】方星移:苏轼何以在黄州实现“精神突围”?

发布时间:2023年10月05日 18:02     来源:中国新闻网

  【同期】中国苏轼研究会理事 黄冈师范学院文学院(苏东坡书院)教授 方星移

  苏东坡成全了黄州,黄州也成全了苏东坡。

  【解说】宋神宗元丰二年(1079年),苏轼因“乌台诗案”获罪,后被贬谪至黄州(今湖北黄冈)。在黄州,苏轼躬耕于“东坡”,成为“东坡居士”。自此至今,“苏东坡”之名享誉海内外。

  【解说】近日,中国苏轼研究会理事、黄冈市东坡文化研究会理事、黄冈师范学院文学院(苏东坡书院)教授方星移接受中新社“东西问”专访,解读苏轼何以成为享誉海内外的苏东坡?

  【解说】方星移称,苏轼到黄州后,经历了挣扎反思、乐观开解、旷达超然三个阶段。刚到黄州的他,政治上困顿,经济条件拮据,人生观和生活方式发生了前所未有的改变。

  【同期】中国苏轼研究会理事 黄冈师范学院文学院(苏东坡书院)教授 方星移

  在《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这首词,其实就直指了他(初来黄州时)的处境和心境,比如其中的“时见幽人独往来”中的“幽人”,就指的是闲居无事之人,又指的是寂寞忧居之人。他的精神状态时时处在忧患与恐惧不安当中,这正是他从“故我”到“今我”转型时期必然要经历的炼狱过程。

  【解说】元丰四年(1081年),苏轼四十六岁。这一年,在黄州友人帮助下,他寓居临皋亭,躬耕劳作,把一块废弃营地命名为“东坡”,并自号“东坡居士”。

  【同期】中国苏轼研究会理事 黄冈师范学院文学院(苏东坡书院)教授 方星移

  苏轼躬耕东坡以后,一改初来时“画叉挑钱”的困厄窘境。他自耕自种,也自娱自乐,不仅仅是物质条件得到改善,更重要的是他的精神也得到了安顿之所。随着田园植物的生长,我们感觉,潜滋暗长的还有他对生活的希望,也让他有了安居乐业的感觉。他安顿了心灵,缓解了焦虑,改变了心境,他的思想上也进一步接近陶渊明,他有了精神上的获得感,从此苏轼变成了苏东坡。

  【解说】元丰五年(1082年)正月,苏轼又在东坡修筑了雪堂。方星移表示,对苏轼而言,东坡雪堂意味着物质和精神的双重获得感。

  【同期】中国苏轼研究会理事 黄冈师范学院文学院(苏东坡书院)教授 方星移

  我认为苏轼真正实现精神的“突围”,是在黄州两年之后,东坡雪堂的建成之时实现的,“东坡居士”的横空出世,意味着苏轼把士大夫出世、入世的价值观整合了,因为他既坚持道德操守,又能低到泥土中生活,守望田园,是真正的“也无风雨也无晴”。

  【解说】方星移称,黄州曾多次举办东坡文化学术研讨会,就苏轼一生的文学艺术创作巅峰在黄州等观点上取得共识。黄州成就了苏轼文学家地位,北宋文坛因苏轼而熠熠生辉,黄州也因而在人文史上留下了最浓墨重彩的一笔。

  【同期】中国苏轼研究会理事 黄冈师范学院文学院(苏东坡书院)教授 方星移

  苏轼有着高尚的人格、深刻的思想、渊博的学识、还有神奇的文笔,不仅备受国人的推崇,也深受世界人们的喜爱。

  【解说】方星移说,近二十年来,许多海外学者慕名来黄州进行东坡文化考察交流。另外,黄冈还以多种形式向海内外传播东坡文化。

  【同期】中国苏轼研究会理事 黄冈师范学院文学院(苏东坡书院)教授 方星移

  我也曾经亲自陪同艾朗诺、内山精也等海外学者实地考察黄州东坡赤壁、安国寺等遗址遗迹,我们讨论临皋亭、东坡、雪堂等遗址的当下位置,我们还探讨苏轼在黄州的生活以及黄州人文、历史、地理对他的影响。海外学者们对东坡肉、东坡饼的制作也非常感兴趣。

  【解说】往事越千年。如今的黄冈市区,遗爱湖公园成为这座城市最靓丽的名片之一。遗爱湖公园建于2006年,遗爱湖之名即源于苏东坡《遗爱亭记》,遗爱湖十二景均取自东坡诗词。遗爱湖公园现已成为东坡文化主题公园,完美诠释了“苏东坡成全了黄州,黄州也成全了苏东坡”的佳话。

  【同期】中国苏轼研究会理事 黄冈师范学院文学院(苏东坡书院)教授 方星移

  苏东坡晚年北返,他写了一首诗《自题金山画像》,来概括他一生的功业,他说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

  记者邹浩 湖北黄冈报道

责任编辑:【彭大伟】

版权声明:中新视频版权属中新社所有,未经书面许可的使用行为,本社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发表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