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财经中心证券频道

真假重组纤毫毕现 年报透视重组公司六宗“最”

2011年04月28日 14:43 来源:中国证券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又到年报收官时,那些曾经在股市上叱咤风雨的重组股,年报里给予股东怎样的回报?中国证券报记者在对30家已重组上市公司经营成效进行统计后发现,最近三年,仍然有近30%重组公司的营业收入和净利润的同比增长率为负,有46%的重组公司的净资产收益率出现下滑。透过数据,接近真相,才能更彻底地揭开真假重组的面纱。

  最“昙花一现”重组

  鑫茂科技(000836)2010年年报显示,公司去年实现归属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700万元,艰难实现盈利。但仔细分析公司财报可以发现,扣除非经常损益后,近三年来只有2009年实现盈利4434.52万元,2008、2010年则分别亏损2531.37万元和2268.91万元。可以说,鑫茂科技重组后只是在短期内经营业绩出现好转,但很快再次陷入经营性亏损。

  2006年初,通过股改与资产置换相结合,从天津大学接手鑫茂科技的鑫茂集团将部分工业地产资产置入上市公司。2007年,鑫茂科技公布增发预案,拟进一步置入大股东所持的工业地产资产,并于2008年6月获中国证监会核准。

  根据该方案,鑫茂科技购进鑫茂集团持有的圣君科技、贝特维奥、鑫茂科技园等公司估值2.2亿元的股权。资产置入方案于2009年6月实施完毕。

  鑫茂集团当时承诺,注入资产2009年度净利润不低于4950万元,2010年度净利润不低于7425万元。2009年度,置入资产累计实现销售收入2.51亿元,贡献净利润5265万元,占当年公司净利润总额的94%以上,兑现业绩承诺。

  但2010年,注入资产累计亏损609万元,未能完成承诺,鑫茂集团将以现金补足差额。鑫茂科技称,受到国家和地方宏观调控影响,公司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基地、汽车孵化器产业基地、军民两用技术产业基地的工业地产销售基本停滞,未能给公司本期业绩做出正面贡献,严重影响公司的销售收入和净利润。

  在公司业绩迅速变脸的同时,鑫茂科技的资本运作则遇到了阻碍。公司日前公告,受房地产宏观调控政策影响,公司2010年度非公开发行股票材料一直未能上报中国证监会审核。截至2011年4月7日,股东大会的决议有效期已过,公司2010年度非公开发行股票方案因股东大会决议到期而自动失效。

  2010年3月,公司发布定向增发预案,拟募集资金7.6亿元投入非色散新型单模光纤拉丝扩产项目、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基地项目二期工程,其中鑫茂集团承诺认购比例不低于5%。

  最“挣扎”重组

  富龙热电(000426)2010年再度亏损,归属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5074.19万元,这是公司最近三年中第二次亏损。实际上,如果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富龙热电已经连续三年亏损了,2008年公司亏损1.34亿元后,2009年实现盈利7874.78万元,不过,当年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亏损8128.45万元。

  就这样,富龙热电在亏损-盈利-再亏损的循环中,巧妙地保壳甚至避免ST。而历年的年报数据显示,富龙热电自2003年以来,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都是亏损。今年一季度,富龙热电继续亏损653万元。在A股公司中,只有旭飞投资等少数几家公司如富龙热电这样积弱不振。

  主营业务不见起色,富龙热电也曾经试图通过资产重组方式来摆脱困境。2003年,以热电业务为主业的富龙热电置出了大部分热电资产,置入了房地产类资产。两年后,公司又以房产项目盈利前景不明朗为由,置出房地产资产,收回了当初置换出去的部分热电资产。

  房地产业务未能拯救公司,富龙热电又将目光瞄准了矿业。2008年,公司与兴业集团、富龙集团三方签署了重大资产置换的框架协议,计划由热电企业变身为矿产资源类企业。当年11月,兴业集团以有色金属市场价格下跌、拟置入资产的盈利能力大幅下降为由,中止了重组。

  2010年5月,富龙热电再次与兴业集团达成了重组协议。富龙热电将通过定向增发方式和兴业集团进行资产置换,置入资产作价超过置出资产作价的差额部分,由富龙热电按照每股14.50元的价格向兴业集团发行股份进行购买。置入资产包括兴业集团拥有的五家采选、冶炼企业100%股权,估值为18.09亿元。

  富龙热电去年5月公布收购报告书,资产重组议案2010年6月10日通过股东大会决议。但直至今年2月11日,富龙热电仍然未向监管部门提交重大资产重组申请报告。按照要求,重大资产重组中的资产评估报告只有1年有效期,留给富龙热电的时间已不多。而且,目前监管部门对涉及矿业的重大资产重组把关严格,富龙热电要想过关,变数太多。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王安宁】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