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财经中心证券频道

在独立思考基础上使用研究报告

2011年07月27日 09:37 来源:中国证券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近期,证券研究报告预测的准确度问题备受市场关注。值得注意的是,普通投资者、媒体与机构投资者对证券分析师的评价往往会有较大的差异。那么应如何正确理解证券研究报告预测的准确度问题?

  首先,投资者必须高度关注证券研究报告的依据、假设条件和推理过程,应了解证券研究报告的撰写过程。一般情况下,分析师在撰写深度研究报告之前,先要通过各种途径收集基础材料,例如公开信息、调研材料和统计数据等。这些原始资料是分析师撰写研究报告的主要依据,分析师在这些原始资料的基础上进行数据加工和处理,建立分析模型,提出各种假设条件,并通过分析模型最终得出分析结论(例如买入卖出评级、目标价格等)。可见,分析结论正确的前提是报告的依据、假设条件和建立的模型均须符合或非常接近实际情况。因此,投资者在关注研究报告的结论时,必须更加关注报告依据的原始资料是否翔实、可靠,假设条件和逻辑推理过程是否合理,而目标价格受市场环境制约的因素更多,只具有参考意义,绝不可盲目迷信。

  其次,投资者须关注报告发布时点的市场环境与目前的市场环境有何异同,尤其在市场变化较为剧烈时更应如此。分析师对证券走势的判断源于其自身的专业理解,但不可能穷尽市场的变化。如果市场环境(例如整体估值水平、政策和一些突发事件等)出现了与报告预期不一致的巨大变化,那么证券研究报告原来的依据和假设均有可能不复存在,这样直接利用原有的结论进行投资必然会出现重大失误。

  第三,投资者应关注证券研究报告的连续性与完整性。证券研究报告的研究标的始终是变化的,证券研究机构会根据市场的变化不断推出新的研究成果。对一些重点推荐或跟踪的证券,分析师都会不断发布新的跟踪报告,投资者应持续跟进这些新的报告,了解分析师最新的观点变化。

  此外,投资者应对分析师的特点和从业经历有所了解。例如,有些行业分析师具有非常好的行业背景,但股票市场的经验偏少,这类分析师在专业投资者那儿往往能获得很高的评价,普通投资者在阅读此类分析师的研究报告时应更加关注其对行业与上市公司基本面的分析。再如,不同的机构、不同的分析师掌握证券评级的尺度往往有所差别,正如体操比赛时裁判给运动员打分一样,投资者了解这种差别可以对研究报告有更全面的理解。

  至于证券研究报告的独立性问题,中国证监会在《发布证券研究报告暂行规定》中明确规定了证券公司、证券投资咨询机构应当建立健全与发布证券研究报告相关的利益冲突防范机制,应当公平对待证券研究报告的发布对象,不得将证券研究报告的内容或者观点优先提供给公司内部部门、人员或者特定对象。各证券研究机构均按照证监会及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建立了防止利益冲突的隔离墙等合规制度,因而目前证券研究报告的独立性是有制度保障的。

  当然,确实不排除个别研究机构和分析师受利益驱动影响而误导投资者的情况。对这些证券市场的“害群之马”,监管部门近年来不断加大打击力度。此外,也存在少数分析师专业素养偏低而盲目采用未经证实的信息或其报告逻辑存在明显问题的情况。但是应该看到,绝大部分证券分析师都是非常勤勉敬业并严格遵守分析师的职业操守和监管规定的,他们发布的许多证券研究报告都展现了其良好的专业素养,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总之,投资者只有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才能最大限度地使证券研究报告对其投资产生有益的参考和指导作用。我们建议普通投资者不要简单接受研究报告给出的买卖结论并直接予以投资操作,在关注分析师对证券评级的同时,必须高度重视报告的依据、假设和逻辑推理过程,并注意报告发布时点的市场环境与目前是否有明显差别,此外,还应该关注分析师的研究风格、从业经验和后续的跟踪报告。  □中信建投证券研究所所长 周金涛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王安宁】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