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字号:

业绩股价遭“双杀” 39家公司扎堆股权激励博反弹

2012年01月12日 12:23 来源:中国证券报 参与互动(0)

  点击进入行情中心

  “现在是(股权激励)很合适的时机”,这是多家上市公司接受中国证券报采访时讲述最多的一句话。

  最近,股权激励预案的披露迎来了一个小高潮,在股市低迷和2011年业绩不佳的背景下,偏低的行权价和宽松的行权条件显得十分诱人,39家公司在最近一个月内扎堆跻身“股激概念股”。上市公司实施股权激励的目的可能多样,但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管理层对未来股价的信心,同时还离不开大股东的支持,因此也可看作是产业资本对目前资本市场趋势判断的信号。

  股权激励方案扎堆

  近期,与股权激励相关的公告数量骤然增多,最艰难一个月推出新预案的公司就多达39家,而整个2010年推出预案的公司为63家,一个月就相当于此前一年的逾六成。与此同时,还有10家公司无奈放弃激励计划或停止实施,呈现出“旧人哭、新人笑”的强烈反差。

  宣布停止实施的公司全部来自中小板和创业板,显然,过去一年所经历的困难远远超出了这些中小型企业的预期。二级市场持续下跌导致股价低于行权价格,以及2011年经营困难无法达到业绩承诺目标,成为了最主要的理由。

  然而,对于推出新预案的公司来说,情况恰好相反,这些“难题”成了数载难逢的机遇。一方面,股价的下跌让估值明显回落,行权定价“起点”较低,未来有可能获得更高的收益;另一方面,2011年经营困难加大,使得业绩基数小,设置的净利润增幅和净资产收益率等行权条件更加容易实现。

  “方案的制定涉及到许多复杂的问题,业绩目标太容易实现会有利益输送的嫌疑,不过门槛太高则会难以实现,起不到激励的效果。目前的时点非常合适,既能满足股东对于成长性的要求,也不会让管理层感觉压力过大”,一家上市公司证券部工作人员表示。

  财务数据显示,2011年三季报39家公司净利润合计为66.32亿元,同比增幅19.13%,这一数据较2010年年报的业绩增速明显减缓。其中,11家公司净利润同比下降,2家公司出现亏损。

  参考1月11日收盘价,39家公司的加权平均市盈率为23.53倍。激励方案显示,股票行权价平均折让比为0.63,照此计算,高管的行权市盈率平均仅为14.82倍,这样的购买价显然充满了诱惑力。

  产业资本期待双赢

  翻看各家公司的预案可以发现,行权的业绩条件差异很大,近两年内净利润同比增幅要求介于10%—60%,实现难度普遍不大。

  例如铁宁物流(300013),2011年前三季度净利润为609.49万元,在刚刚披露的股权激励计划中,第一个行权期(2012年)净利润增长不低于25%,年化计算约为1015万元。与2008年-2010年平均净利润2132万元相比,业绩门槛不高。铁宁物流工作人员表示,从股东反馈的信息来看,业绩目标虽然比较低,不过符合上市公司目前的现状。

  值得一提的是,有些上市公司显示出极强的信心,为股权激励的“蛋糕”设定了更长的期限、更高的目标。例如宏大新材(002211),虽然2011年前三季度净利润增幅仅1.34%,但是在12月中旬的预案中,行权条件为:以2010年为基数,2013年—2015年净利润增长率不低于150%、175%、200%,2015年的营业收入增长率目标为不低于300%。

  上市公司推出股权激励计划通常都要征求控股股东的意见,方案中的业绩目标既是高管的承诺,也代表着股东对企业的期望。一位董秘指出,“过去一年,行业竞争越来越激烈,企业面临着经营和人才的双重竞争。现在激励计划的推出,不仅能够为高管创造财富,大股东也希望借助期权留住人才,并且通过设定业绩目标促使企业尽快走出低谷,这实际上是个双赢的事情”。

  以某家已实施股权激励的公司数据为基准,仅这39家公司的期权成本就可能超过20亿元。与增持行为不同,这些资金尽管不来自于大股东的“腰包”,但依然是助推市场回暖的积极举措。抛开行权条件宽松或苛刻的争论,仅从股权激励计划蜂拥出台的现象来看,体现出了以大股东为首的产业资本对于扭转经营困境的迫切需求,以及对企业未来发展前景的信心。□记者 刘兴龙

【编辑:程春雨】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