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2000点附近还要震荡 银行股短期"心痛"超"明伤"

2013年07月22日 09:18 来源:广州日报 参与互动(0)

  点击进入行情中心

上证指数近4个月走势

    A股2000点附近还要震荡

    上周五收盘后,央行突然宣布放开利率管制,由于市场利率化将压缩银行利润空间,影响股市表现,压缩股民钱袋子。业内人士表示,利率市场化有利于实体经济复苏,但从心理上将冲击第一大权重股银行板块而引发市场波动。因此,预计大盘在2000点附近还会震荡,建议投资者密切关注银行股在A股和H股市场上的表现。

   上周五收盘后,央行宣布全面放开金融机构贷款利率管制,引起不少股民对A股市场的担忧,“对于垄断行业来说,市场化肯定会造成负面冲击的,收入不再是旱涝保收。这个是不可避免的。”一位私募人士表示。

    由于本次力度之大超出市场预期,会给市场带来诸多猜测。而且从整体来看,虽然短期负面冲击有限,但利率市场化后,银行盈利空间将不可避免地受到压缩。

    瑞银证券分析师也表示,根据历史经验,利率市场化改革带来存贷款利率放开,会出现竞争放贷和高息揽储的现象,存贷利差往往会缩窄。如美国和日本利率市场化后1年左右时间内,银行存贷利差都不同程度地收窄,而且出现大批银行关门的惨状。

    而记者对比上市银行财报也发现,此前小幅度的利率市场化已经对行业盈利带来部分影响,2012年A股16家上市银行中有7家公司的加权净资产收益率下滑,其中中信银行下降了4.37个百分点。

    四大国有银行中,除农业银行外,其余全部下降。以工商银行为例,2012年,该银行客户贷款和垫款利息收入为5198.52亿元同比增长24.8%,但存款利息支出却大幅增加。数据显示,2012年工商银行存款利息支出2494.22亿元,同比增幅为32.2%,比贷款利息收入增幅将近多出10个百分点。而且在各种存款利息支出中,除了个人活期存款的平均支付率下降0.9个百分点外,其余全部上升,其中,公司定期存款的平均付息率由2011年的2.72%上升到2012年的3.33%,增幅为22.43%。从总体情况看,工商银行去年的贷款利息平均收益率从5.68%提高到6.20%,涨幅为9.15%。但存款利息平均付息率却从1.66%飙升到1.99%,增幅高达19.88%。

    “上市银行ROE整体下降,不能全怪存款利率上限的提高,但高息揽存增加了存款的成本支出是一定存在的。未来随着资金紧张逐步缓解,银行的盈利能力肯定会受到冲击,只是时间的问题。”上述私募人士认为。

    瑞银证券分析师也指出,利率市场化会带来中国商业银行存款成本提升,盈利能力将逐步回落。

    影响:

    短期对银行股

    冲击力有限

    由于银行板块在A股市场举足轻重的地位,使得在央行上周五收盘后宣布放开利率管制后,多数股民心中不安。“如果银行股有个三长两短,大盘指数肯定会有较大的波动。”资深股民谢先生告诉记者。不过,业内人士表示,在钱荒的背景下,短期的实际冲击有限。但政策带来心理预期将给银行股造成压力,影响大盘。预计沪指在2000点附近还会继续震荡。

    “银行股虽然只有16只,但在A股的权重很大,银行股跌,大盘很难涨。相反,银行股涨,大盘也是涨多跌少。”华泰联合证券市场分析人士对本报记者表示。因此,他认为,近期大盘还是要看银行股脸色。

    实际上,金融机构贷款利率的上限已经在2004年左右就放开,现在市场最为关注的是贷款利率下限打开对银行的影响有多大。有分析人士指出,短期的影响很小,因为在资金紧张状况下,现在从银行获得贷款并不容易,甚至央企都不容易拿到基准利率的贷款,多数贷款都要上浮,有的幅度在30%~40%之间。中小企业更是没有议价能力。

    因此,短期来看,利率市场化总体对商业银行体系的影响较为轻微,在资金供需矛盾没有明显缓解下,银行的好日子还会继续。

    建议:密切关注银行H股表现

    南方基金市场首席策略分析师杨德龙认为,虽然央行全面放开金融机构贷款利率管制短期实际影响小,但参考美日韩经验,存款利率上限放开后,市场利率最终会出现系统性下降,从而使得银行股估值受压。

    因此,建议投资者密切关注银行股表现,特别是H股的表现。因为H股没有涨跌限制,更能反映市场对行业的态度。而上周五,银行股已经大幅回调,除四大行和北京银行外,其他个股均跑输大盘,其中,平安银行、民生银行和兴业银行跌幅都超过3%,招商银行、南京银行、光大银行等股价都下降了2%左右。张忠安

【编辑:安利敏】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