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坏账银行”信达启动港股IPO 盈利模式引质疑

2013年11月08日 13:28 来源:金陵晚报 参与互动(0)

  点击进入行情中心

  继重庆银行、徽商银行等城商行后,首家资产管理公司——中国信达也启动了H股上市工作,目前正在积极招揽基石投资者。

  《金证券》记者从接近发行工作的投行人士处获悉,中国信达有望在11月上中旬接受港交所上市聆讯,11月中旬结束基石投资者挖掘工作,赶在年内完成港股IPO,拟募资25亿-30亿美元。

  “坏账银行”首次上市

  “信达希望能在今年11月上中旬前签署基石投资协议并启动发行,单个投资者的投资金额希望能在5000万美元以上。”上述投行人士透露。

  《金证券》注意到,中国信达整体上市之路的目标早已拟定,如今港股IPO回暖,恰好为公司提供了时间窗口。成立于1999年的信达资产管理公司,早期作为政策性金融机构,对口接收和处理国有银行的不良贷款。2010年6月,公司启动整体改制转型,并于2012年3月引入中国社保基金、瑞士银行、中信资本以及渣打四家境内外战略投资者。

  而根据国务院批准的改制方案,中国信达在引入战略投资者后,将择机在境内外市场公开发行股票上市。

  上述投行人士坦言,“中国信达是目前国内最大的资产管理公司,也是最早启动上市改制的。作为首家IPO的资产管理公司,如何吸引投资者是个难题。”据悉,中国信达此次聘请了豪华承销团来为IPO保驾护航,包括美银美林、摩根士丹利、渣打等知名投行。

  全牌照不敌不良资产

  上市在即,但资产管理公司的盈利模式却受到外界质疑。信达董事长侯建杭此前也对外承认,公司盈利模式存在“一木独支”的概念,其2011年不良资产处置经营贡献超过80%,其他资产管理和金融服务只占到20%。

  “其实信达一直想摆脱这种局面。”那位接近发行工作的投行人士对《金证券》表示,但目前来看,信达的主要利润仍来自不良资产经营,所以这次IPO,公司方面也希望从不良资产经营面临新机遇着手,向境内外投资者推介。

  从《金证券》记者获得的中国信达推介资料来看,公司目前主要业务包括三大板块:不良资产经营,投资及资产管理以及金融服务业务。

  财报显示,截至2013年6月末,中国信达资产总计2796.45亿元,营业收入合计163.99亿元,净利润40.21亿元。

  据公开资料,中国华融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也在去年9月完成股改转制,正在为上市做准备。中国华融有望继中国信达后,成为第二家上市的资产管理公司。

  ■新闻链接

  上个世纪末,为了让建农中工四大国有银行可以轻装上市融资,中央政府专门设立了四大资产管理公司,剥离处理四大国有银行的不良资产,所以又被称作四大“坏账银行”。

  1999年4月20日,中国信达资产管理公司成立,对口接收建设银行以及国家开发银行的不良贷款;华融、东方、长城分别对口接收工商银行、中国银行、农业银行剥离的不良贷款。陈岩

【编辑:黄政平】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