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期指推动机构投资者进入对冲时代

2013年12月19日 11:25 来源:证券时报 参与互动(0)

  点击进入行情中心

  自2010年4月16日上市至今,股指期货稳定运行已有三年多时间。伴随券商等机构投资者的广泛参与,市场脱去了初期的稚气,愈加成熟高效。得益于此,国内资本市场正在发生一系列积极变化,预言中的全面对冲时代已然来临。

  股指期货究竟带来了哪些正能量?让市场的实际参与者现身说法显然更有说服力。近日,证券时报记者随同中金所考察团对华泰证券进行了走访。作为国内股指期货市场上的重要机构参与者之一,该公司的金融创新部见证了股指期货的成长。

  期指催生全面对冲

  “股指期货的上市是中国资本市场的成人礼,改变了整个市场的单边投资文化。”华泰证券金融创新部总经理江晓阳做了个形象地概括。在他看来,对冲交易如今已成为主流。“今年我们整个公司涉及A股的投资都将从原有的方向性策略转为非方向性,进入全面对冲时代。”

  这样的转变并非一蹴而就,正是参与股指期货的成功经验坚定了江晓阳及华泰证券决策层对于理念转型的决心。

  江晓阳介绍说,华泰证券金融创新部2006年底成立,主要进行数量化投资。“2010年股指期货推出后,我们很快就申请参与,策略上转变为阿尔法对冲,当年实现正收益。”

  对冲策略让金融创新部取得了连年盈利的骄人战绩。此后,公司其他业务也逐步利用期指市场对冲,首当其冲的便是融资融券业务。正是对于股指期货的灵活运用,为华泰证券在融资融券业务进一步发展中抢得了先机,该公司两融业务规模在业内长期名列前茅。

  股指期货的推出还为券商产品创新打开了空间。“资管部门第一时间设立了‘套利宝’产品,对金融衍生品的应用为客户带来绝对收益。”江晓阳认为,券商基于金融工具设计的结构化产品未来将有很好的发展前景。

  现券市场敢于左侧做多

  由于机构投资者的对冲策略在期指市场通常持有空头头寸,每逢市场低迷,便有投资者把矛头指向机构和股指期货,这里存在很大的认识误区。实际上,正因为股指期货的存在,券商等机构才敢于在现券市场积极做多。

  “在现货市场出现大跌时,市场过度恐慌可能导致好的股票被错杀”,但是这种下跌的格局可能短时间内难以结束,即使被错杀的股票亦存在继续下跌的可能。“有了股指期货的对冲,机构在下跌时还是可以大规模做阿尔法策略投资,才敢于去做左侧交易。”江晓阳说。

  以2013年6月24日A股市场出现大幅下跌为例,当日沪深300指数暴跌6.3%,江晓阳说,如果没有对冲的工具,包括券商在内的机构投资者肯定不敢在下跌的时候买这些股票,即使知道这些股票是被错杀的。但有了股指期货之后,通过股指期货对冲了继续下跌的风险,而选择在现货市场买入股票。所以其实股指期货反而起到了股票现货市场“稳定器”的作用。

  “几乎没有一家机构会大规模单边放空。”江晓阳表示,市场上空单的增加虽然代表部分资金选择做空套保,但另一个方面却反映出机构在现货市场买入的动作。实际上,机构空头套保为主不改变其整体多头属性。券商在期货上做空,但在现货上的头寸更大,仍是净多头。

  “有没有牛市和股指期货没有直接关系,从某种角度上看,股指期货在市场上还起到了挤泡沫的作用,保护了价值投资主体。”江晓阳说。

  股指期货交易效率提高

  今年以来,中金所对金融期货的套保规则进行了修改,比如套保额度的增加,并且还简化开户流程和套保额度审批,大大缩短了审批时间,在套保理念上也有全面的更新,交易所为券商等机构投资者进行股指期货的交易提供了更好、更便捷的服务,这将使得机构运用期指的效率将进一步提高。

  数据显示,截至2013年11月15日,期指市场共有机构客户190家,机构产品账户1359个,开设交易编码1848个,涉及证券、期货、基金、信托、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QFII)、保险等六大类机构,除银行外基本全都已参与。其中,证券公司参与程度较深,行业近八成公司已经交易,是机构中的主力。机构客户日均成交1.2万手,占全市场的1.4%,但持仓量较大且稳步提升,日均持仓3.5万手,占比达到27.6%,已经成为市场的中流砥柱。

  在江晓阳看来,市场仍有进一步完善的空间。他呼吁监管部门放开券商自营参与“融资融券”的业务资格。“2013年3月底,期指曾深度贴水,如果券商自己可以进行融券做空的业务,同时股指期货做多的反向套利操作,则对期指扭转深度贴水的局面大有作用。”他说。

  证券时报记者 沈宁

【编辑:黄政平】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