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美国优先股分红稳定丰厚

2014年03月25日 09:18 来源:中国证券报 参与互动(0)

  点击进入行情中心

  优先股最早出现于1825年前后的英国,是铁路和运河公司为满足建设资金需求创造出的融资工具。19世纪30年代,伴随着美国铁路建设的热潮兴起,优先股在美国市场上崭露头角。20世纪中后期特别是90年代开始,美国的优先股制度进入快速发展期。根据标普统计,1990年美国优先股市场规模为530亿美元,到2005年增至1930亿美元。截至2013年6月,美国市场中活跃的优先股清算价值已经接近3800亿美元。

  在2008年金融危机期间,优先股作为一种特殊的注资方式,成为美国政府实施金融救援计划的主要金融工具,对稳定金融市场发挥了重要作用。此外,由于拥有平均7%左右的较高且稳定的股息率,美国市场上的优先股吸引了包括“股神”巴菲特在内的投资者的青睐。

  优先股市场发展迅速

  在美国,优先股是资本市场的一种有益补充。从1990年至2013年上半年,优先股融资金额占股票融资金额的比重平均在20%左右,其中2008年金融危机期间优先股融资金额占当年股票融资金额的比重一度高达32%,此后快速下降。

  尽管与普通股和债券相比,优先股的市场规模还不算大,但在金融危机期间对于稳定资本市场显示出“奇效”。为挽救金融业,美国政府在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后宣布注资1250亿美元购入花旗银行、摩根大通等9家主要银行的优先股。这一方面提升了市场信心,避免了危机进一步蔓延,另一方面提高了金融机构的资本充足率,缓解了金融机构的融资压力。此外,美国政府也因为持有优先股获得了丰厚的股息回报,而且最大限度地避免干涉金融公司的内部经营。

  资料显示,在美国市场上发行优先股的行业大多为规模庞大、资金力量雄厚、收益稳定的行业。其中非银行金融业发行的优先股规模占总体比例超过一半以上,其次是银行业、制造业和电力行业。

  在日本,利用优先股融资也是很多企业的首选。2008年,日本第二大银行—瑞穗金融集团出售了价值高达3000亿日元(约合32亿美元)的不可转优先股,以提高该银行的资本充足率。2012年,日本市场中优先股的发行数量创下近五年最高,融资规模也达到了近五年的绝对峰值。

  在香港市场上,发行优先股的上市公司分布在各个行业,发行目的多元化,包括并购重组、改善债务结构、扩大经营等,因而优先股的条款相当灵活,约50%的优先股发行与并购重组有关。

  巴菲特青睐优先股

  在美国,优先股的投资收益主要来源于分红,而美国优先股的一大特色就是股息率高。统计显示,2000年以来美国市场优先股股息率一直在6%-9%之间,平均股息率约7%,高于同期公司债收益率、十年期国债收益率和普通股股息率,且表现比较平稳。

  较高且稳定的分红令优先股投资颇受青睐,“股神”巴菲特就是一个热衷于优先股的投资者,并受益匪浅。

  2008年10月,巴菲特在金融危机最严重的时期通过购买优先股为急需资金的高盛注资50亿美元。根据当时双方协议,巴菲特获得的优先股每年将享受10%的固定股息,同时还将获得在此后五年内以每股115美元的价格认购4350万股高盛普通股的认购权证,这相当于高盛流通股数量的9%。

  2011年3月,高盛溢价赎回了巴菲特投资的优先股,此前这些优先股让伯克希尔每年进账约5亿美元。分析师预计,包括溢价部分、优先股股息以及赎回时的特别股息、行权获利在内,巴菲特当初的50亿美元投资总回报将超过30亿美元。

  除高盛外,巴菲特在金融危机期间还斥资30亿美元购入工业制造巨头通用电气的优先股,同样享受了10%的年股息回报。2011年8月,巴菲特还购入50亿美元美国银行的优先股,享受6%的年股息回报。

  □本报记者 杨博

【编辑:黄政平】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