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市值管理政策或出台 评论称市值管理并非万能药

2014年07月18日 13:58 来源:解放日报 参与互动(0)

  点击进入行情中心

  证监会相关负责人日前向市场传递了一个信息:证监会正抓紧制订上市公司市值管理意见,下一步将推动相关政策尽早出台。

  市值管理是指上市公司建立一种长效组织机制,效力于追求公司价值最大化,为股东创造价值,并通过与资本市场保持准确、及时的信息交互传导,维持各关联方之间关系的相对动态平衡。这是从本质上提升上市公司质量的核心环节。

  对市场而言,这是一个利好。在市值管理的框架下,上市公司高管团队及员工利益都与市值挂钩,只有集中精力把公司业绩做上去,公司股价、市值才会上涨,管理团队的利益才有保障,市场投资者也能得到更多的回报。理论上,合理的市值管理会带来一个良性循环、健康发展的资本市场。但对于沪深股市而言,此举并非一剂万能良药,更不会是一些投资者期待的所谓“救市”政策。市值管理本身只是上市公司一种管理模式,并不会直接产生经济效益。能不能带来上市公司业绩乃至市值的真正提升,还需要时间来检验。并且,在各项市场配套制度尚不够完善的前提下,市值管理的推行,也会有一定的阻碍。

  首先,如果上市公司单纯地关注市值,会有很多因素导致他们故意抬高公司股价,如对高管的激励机制、大股东的高价值套现需求、国有企业高管的业绩考核,甚至重组并购环节中的价值评判、上市公司的业绩增长等等,市值管理如果不能够真正演变成价值管理,而变异成为价格本身的管理,就会带来很大的问题。

  不仅如此,当市值管理需求爆发,鱼龙混杂的各类市场机构纷纷转为市值管理机构,也会带来隐患。比如,一些机构可能急功近利,为赚快钱坐庄。通常,他们会先和上市公司层面沟通,布置好大致“做股价”的框架,如什么时候出利好、筹码怎么分配、最后股价上涨的收益怎么分,等等。这就难逃操纵股价的嫌疑。如果这种市值管理配合大宗交易,违规操作的风险就会更大。而在上述种种市值管理的背后,中小投资者依然会是利益的牺牲者。

  因此,市值管理的推行,是一个系统工程,好事务必要多磨。

  ■蒋娅娅

【编辑:汪洁】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