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台湾新闻

高铭和:一位台湾登山家与他的人生二度登攀

2012年01月02日 16:37 来源:新华网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老天让我活了下来,我想是要我继续使命,那就是完成《中国百岳》拍摄计划。”1996年5月10日,高铭和达到登山家生涯的巅峰——登顶珠穆朗玛峰。但就在归途中,突如其来的暴风雪却使八位登山同仁罹难,他本人九死一生、失去双手十指。

  15个年头过去了,而今,这位台湾登山英雄正在用残缺的双手,艰难攀登人生的另一个顶峰——完成《中国百岳》拍摄计划,用相机记录与表达百座中国山岳之美。

  63岁的高铭和中等个头,满头银发,乍看是一个普通长者。但在与他握手的一刻,记者真切感受到这是一个多么强悍的生命啊!那双失去手指的手依然充满力量,而且还能操持相机、电脑、写字、开车,继续与中国山岳的对话,并让更多的人听到、看到。

  高铭和出生在新北市瑞芳区,是一名矿工的儿子。“我的家乡依山傍海,从小就常上山下海。”他说,自己对山的依恋缘起于少年时代。到台北工作后,高铭和最初常和同事利用假期爬山健行。但很快他就不满足了,开始学习攀岩,对专业登山愈发着迷。上世纪80年代,高铭和先后前往日本、韩国、法国进行严酷冰雪环境下的登山训练,并陆续挑战了南美、北美、欧洲及印度等地的高山。

  1991年,高铭和率队第一次走进西藏。“真是长了见识,山都那么雄伟。在新奇、兴奋之余,我有了一个心愿,就是要专题拍摄西藏的山。”他说。

  次年秋天,高铭和再次进藏,目标是攀登珠峰,但由于天气原因被迫在海拔8050米处折返。失望之余,高铭和却“逆风起飞”,立下完成《中国百岳》拍摄计划的豪情壮志。

  1996年5月10日15时15分,高铭和终于成功登顶珠峰。然而下山时,暴风雪却阻挡了他和其他几支登山队的归途,八位登山英雄因此魂归珠峰,写下现代登山史上哀痛的一页,高铭和也遭遇了人生大喜之后的大悲。

  “下撤时气温骤降,风雪凛冽,四周漆黑一片。更糟糕的是,我体力不支,跟不上两位夏尔巴向导。我被强风吹得实在受不了,就地坐在坡上。不到5分钟,全身就不停地抖。我呼吸困难,才发现氧气快用完了。双手麻木,大概已经冻伤了,我猜双脚也不会好到哪去。”高铭和回忆说。为了不让自己因睡着而失温丧命,他不断大声叫喊:“高铭和,不要睡觉!”

  顽强的他一直撑到次日早晨。天空亮了起来,风雪稍弱,高铭和迷迷糊糊,昏了过去。返回来的夏尔巴人后来找到了他。劫后余生的高铭和回到台湾,在医院里整整住了一年,历经15次手术,切除了手指、脚趾、双脚后跟和鼻子,加上移植整形,可谓“千刀万剐”。“我现在的鼻子是个新的,是从我额头上取了一块肉做的。”痛不欲生的就医过程,如今高铭和说来语气轻松。

  “出院回到家里,我不能走路,整天躺在床上,生活不能自理,可说是万念俱灰吧。”他说,“好在有一天,我突然想,老天爷没让我死在珠峰,应该是还有什么使命要我去完成吧。”

  高铭和想起《中国百岳》拍摄计划,生命再度有了出发的动力。“我练习用膝盖行走,练习站立,练习洗脸、刷牙、吃饭,每一点进步都让我觉得比登珠峰还有成就感。”一点一滴,高铭和重新“学会”写字、使用电脑和相机,还有开车。

  “这时我告诉自己,要重回喜马拉雅山了。”高铭和说。他1998年重返西藏,测试自己的高原适应能力,次年正式重新出发,在西藏一待就是8个月。

  毕竟身体大不如前,登山拍摄对高铭和来说难度可想而知。虽然进度放慢了,但他从未放弃梦想,十余年间足迹从西藏延伸到新疆、四川、云南、青海、吉林、安徽、山东等地,《中国百岳》拍摄计划目前已完成62座。

  “难度”还来自于经费。早在1994年,高铭和就辞去工作,专心投入登山和《中国百岳》拍摄计划,靠卖自己的书、照片及四处演讲维持生计、筹集经费。他心怀感激地说:“这两年,大陆企业也邀请我去演讲,结识的一些大陆朋友给了很多帮助。”

  在高铭和的《中国百岳》“自选名录”中,一类是大陆西部的高山雪峰,一类是他自认“在中国人的历史文化中有地位的名山大川”。他对记者说:“过去看到许多中国的东西被外国人拿去表现,我感触很深。我总认为,中国的东西应该由中国人自己来表达,才有更深入的文化思考。”

  “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高铭和的前路“修远以多艰”,但他百折而不悔。他说:“人的一生,只要做一件有意义的事就够了!”(记者陈键兴 陈斌华)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张婷婷】
    ----- 台湾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