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台湾民间保钓42年风雨历程:引爆海外保钓浪潮

2012年09月23日 18:10 来源:北京晚报 参与互动(0)
台湾民间保钓42年风雨历程:引爆海外保钓浪潮

  近来,中日钓鱼岛争端引起人们的关注,香港、台湾的保钓人士纷纷参与其中。其实,早在42年前,即1970年9月2日,台湾《中国时报》就曾派出4个人的记者团,前往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采访、升旗、宣示主权,由此拉开了华人保钓运动的序幕,台湾成为两岸三地保钓运动的发源地。四十年来,台湾保钓运动不断发展壮大。日前,记者采访当事人,掀开了这一段尘封的历史。

  准备

  精挑细选登岛人

  钓鱼岛,日本称尖阁列岛,位于东海大陆架,距离台湾基隆港约186公里、琉球群岛石垣岛约170公里,面积4.3838平方公里,无人居住。1970年8月,美国驻日本使馆发表声明称,美国政府准备在一年后将钓鱼岛与琉球群岛一起交还给日本。在美国表态后,日本外相爱知揆一公开声称:“尖阁群岛属于日本,日本政府不准备同任何政府讨论其领有权问题”。

  此话一出,钓鱼岛随即成为国际焦点。保钓运动开始在台湾大学传开,台湾大学生举行保钓示威,抗议美国将钓鱼岛“转交”日本。蒋经国特派现任台湾地区领导人的马英九的父亲马鹤凌处理学生保钓事务,当时马英九就读于台大法律系,也是积极的保钓分子。

  《中国时报》董事长余纪忠考量各种情势后,决定派记者登岛采访,对外界介绍钓鱼岛真实情况。报社指派宇业荧、姚琢奇、刘永宁、蔡笃胜,租用专船前往实地采访。

  在台湾戒严的年代,台湾警备总部严格管制渔船出海的情况下,《中国时报》特派记者团如何成功租用“采访船”执行出海登岛的采访计划?

  当年参与登岛采访、并负责摄影的姚琢奇回忆说,当年《中国时报》基隆特派记者蔡笃胜,适时发挥了驻地记者“地利人和”的关键作用。蔡笃胜因熟悉租用渔船与出海手续,透过他的联系安排,采访组顺利租得水试所的“海宪号”远洋渔船。但当时对出入海防的管理部门只说,《中国时报》记者将随船采访水试所的捕捞作业,因为钓鱼岛周边是台湾渔民传统捕捞水域,据当时统计,靠钓鱼岛渔场谋生的渔船,每年渔季从苏澳、基隆、贡寮、野柳去的最少有3000艘,所以也没有引起有关部门的特别关注。王德泉船长在此过程中提供了很多协助。

  为了保证万无一失,《中国时报》在考虑登岛人员时可谓精挑细选。当时《中国时报》的社会组召集人陆珍年回忆起当年的情况颇多感慨。他说,自己原本想亲自带队登岛,但董事长余纪忠思考再三,最后决定用社会组的宇业荧替换他,他为此郁闷了好久,后来余纪忠告诉他,是担心竖旗之行有两个“暗礁”非常危险,一个是“外交部”,一个是“警备总部”,担心这两个部门会“找麻烦”,因此派出去的记者,背景要经得起过滤。当年,安排这类采访敏感度很高,因此参加者的身份背景成为报馆考虑的重要问题之一。据悉,宇业荧曾就读南京遗族学校,是宋美龄呵护下长大的抗日烈士家属。台湾当局有关部门从不怀疑这种特殊背景的子弟会有政治问题;刘永宁是有名的写作好手,下笔很快,当年登岛归来刊登的《钓鱼台列岛奇观》都是他的手笔,其父是资深“立委”,所以有关部门也不敢轻易动他;姚琢奇出身青年军,家人与时任国民党中央党部秘书长的张宝树非常熟识。

  登岛

  成功升起旗帜

  姚琢奇回忆说,一切准备妥当后,1970年9月1日下午,记者团搭乘船只从基隆启航。9月2日清晨他们抵达钓鱼岛,9时30分成功登岛,升起“青天白日旗”。当时参与升旗的人,除了4名记者外,还包括“海宪”号船长王德泉、轮机长王锦田等人。几人还用预先准备好的油漆,在钓鱼岛礁盘上写下“蒋总统万岁”5个大字。这5个大字后来帮了他们大忙。他们原计划在钓鱼岛、南小岛、北小岛、黄尾屿4个主岛登陆。因气候恶劣,被迫放弃。但在绕岛巡礼过程中,发现了台湾人在岛上建设的相关遗迹。

  《中国时报》记者登上钓鱼岛插上旗帜的行动,与当年台湾当局低调处理钓鱼岛主权争议的审慎立场呈现截然不同的态度。姚琢奇回忆说,9月4日事件见报后,时任台“外交部长”的沈昌焕一大早就拿着报纸向蒋介石告状,批评《中国时报》冲过头,对日“外交”可能有麻烦。但蒋介石看到钓鱼岛照片上有“蒋总统万岁”5个字后,只是淡淡地说了一句“他们也是爱台湾的表现啊!”警备总部在获悉蒋介石的评价之后,也未敢再追究下去。如今这4人中,宇业荧和蔡笃胜已去世,刘永宁移民美国,仅有姚琢奇还在台湾,目前担任由各媒体军事记者组成的“军事研究会”会长。

  记者在眺望南小岛时发现,稍早台湾去的打捞人员为打捞沉船,曾在岛上搭建工寮。这是该岛的唯一建筑物,也证明台湾民众曾在这座岛上从事过建设。采访船行经更北面的黄尾屿,发现更多台湾人留下的建筑遗迹。报道称,打捞公司为打捞沉船“海生2号”,曾在黄尾屿建工寮、台车轨道、码头,并辟地瓜圃植地瓜。黄尾屿的面积略小于钓鱼岛,打捞公司的员工一年期间有4个月生活在岛上。由于风浪太大,后勤补给不易,采访船到达该岛时,岛上并无员工。

  反响

  引爆海外保钓浪潮

  台湾记者的举动震惊了美日。据《中国时报》披露,冲绳官员曾接获美日高层的指令,派遣冲绳警察登上钓鱼岛,将“青天白日旗”拔下。当年9月21日的《读卖新闻》报道称,日方计划拨款3000万日元给琉球政府,在钓鱼岛列屿建立无人管理的气象站。

  前“海基会”副秘书长李庆平在受访时称,正是《中国时报》记者当年登岛升旗的行动,在全世界的范围内、特别是在美国,掀起了“争主权、保国土”运动,保钓运动在1971年和1972年被推向高潮,其主要诉求就是反对美国将钓鱼岛连同琉球群岛的行政管理权移交给日本。早年曾在外事部门驻美机构与国民党驻外机构负责文教交流事务的李庆平,因工作关系,对保钓运动的源起与发展知之甚详。他在受访时说,《中国时报》记者当年登岛升旗帜的行动,使钓鱼岛主权争议问题更加受到瞩目。美国各大学各种保钓团体应运而生。1971年1月29日至30日,美国华人与台湾留学生在纽约、华盛顿、旧金山、西雅图、洛杉矶、芝加哥六大城,举行第一次大规模的保钓示威游行。纽约当地就有1300多人参加示威,主要对象是日本驻美机构。他说,保钓声浪持续升高,1971年3月中旬,包括田长霖、陈省身、赵元任、何炳棣、李远哲、朱经武、张系国、余英时、杜维明、刘遵义等在内的500多位华裔学者写信给蒋介石,请台当局保持坚定立场,抵抗日本新侵略。从此以后,四十多年来,台湾的保钓运动始终没有停歇过,新老保钓人士一直在为保卫钓鱼岛奋斗着。(特约记者 阿哲)

  老保钓林孝信:

  全世界都知道

  钓鱼岛属中国

  在台湾新闻界,“中视”董事长林圣芬被称“圣老”,是人人敬重的老前辈。但鲜有人知道,他的哥哥林孝信,是1971年美国保钓运动的领军人物之一。41年来,林孝信曾背井离乡,一度因为台湾当局的政治迫害而沦为“黑人”,在美艰辛度日,其间甚至不敢与家人联系,成为流落在外的“孤儿”。

  命运的转变始于钓鱼岛

  从一个正版“乖乖牌”留学生,变成一个走上街头的愤怒青年,是林孝信人生的转折点。1967年,林孝信来到美国芝加哥大学物理系留学,一年后他通过了博士资格考试,获得全额奖学金,很快过上了“有钱有闲”的好日子。随后,他创办了一本《科学月刊》,用这本杂志传播科学进步思想,建立北美台湾留学生人脉网络。

  1970年初,美日酝酿把钓鱼岛交给日本管理,一些长期在钓鱼岛捕鱼的台湾渔民开始被日舰驱赶,钓鱼岛事件白热化。消息传到美国,留学生集结起来,他们找到林孝信,请他用 《科学月刊》帮助集结游行队伍。1970年12月的《科学月刊工作通报》变成了《钓鱼台事件专号》,寄给了300多个《科学月刊》联络员,他们分布在美国50多所大学,通过他们能联系到上千名台湾在美留学生。

  后来《钓鱼台事件专号》又连续出了两期,反响热烈,台湾留美学生们很快在很多学校成立了保钓分会,酝酿在全美举行保钓大游行。在林孝信的印象中,各个保钓分会的负责人有一半以上都是《科学月刊》的人。

  林孝信这个书生,被历史牵引着,走上了保钓之路。后来,林孝信又和同伴们一起组织了保钓游行。

  遭政治迫害有家不能回

  为了保钓,林孝信付出了惨痛的代价。1971年底,台湾当局要求“保钓减温”,这些保钓领袖都上了“黑名单”。游行过后大约一周,林孝信突然接到同学的警告电话:“不要回家。”原来,和他一起组织游行的3个同学被美国警方以莫须有的罪名抓进拘留所。当年暑假,林孝信去申请“护照”延期时,被台当局没收了“护照”,成了一个有家不能回的“黑人”。他没有办法打工,也没有收入,只能靠微薄的演讲费和朋友的接济过日子。这样的状况一直持续到1980年才结束。

  谈起这些,林孝信说,作为一个有一点良心的知识分子,没有办法独善其身。钓鱼岛事件源于美帝国主义和日本军国主义的勾结。实际上,二战后日本不但没有反省,军国主义还在强大。所以我们不只是单纯保钓,还是在反帝国主义和军国主义。全世界都知道钓鱼岛属于中国,如果中国人自己不敢站出来,那还算什么?!(林靖东)

【编辑:丁文蕾】

>台湾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