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台媒:共体时艰 “立委”个人福利高应检讨

2012年10月29日 10:31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中新网10月29日电 近日台湾政局因军公教人员待遇过高而争吵,又有国民党“立委”提出,经济低迷,“立委”个人福利每年高达九项之多。台湾《中国时报》刊文说,全球经济形势险峻,台湾财政困难,共体时艰也得从“立法院”开始,才能更有效落实于行政部门。

  文章摘编如下:

  在野党”“立委”严词检讨军公教福利待遇偏高,且欠缺充分的法源依据,一把火砍掉了多数台湾退休军公教的年终慰问金,没想到,这把火还回头烧向朝野“立委”,国民党“立委”蔡正元提案后,台湾民众恍然大悟,“立委”每年自肥的个人福利高达九项、172万新台币之多;然而响应蔡正元删除相关福利的“立委”迄今仅极少数,至于批评军公教激烈苛薄的在野党“立委”则无人连署。

  这把火烧得不小,磨刀霍霍准备大删无法源根据的预算津贴,这让之前振振有词砍预算的朝野“立委”个个灰头土脸;当然,这把无名火对许多勤勤恳恳问政的专业专职“立委”可能未尽公平,但是,“立委”诸公必须理解几件事:第一,“立委”手握法案、预算审查大权,不论对人对己,公平一致的标准是根本,“立委”要求行政部门依行政命令可为之的支出应以法律定之,因为这是更严谨的做法;既然“立委”主张“没有法源、一毛不能留”,那么这个做法就得适用于“立法院”,否则难免招来严待人宽律己的讥评,而且,是严重自肥。

  第二,“立委”同属台湾当局的一环,换言之,也是广义的“公务员”,公务部门所享受的待遇,“立委”皆可享用,比方说,18%的退休存款利率,只要是在1995年前即进入“立法院”的资深“立委”卸任后相关年资俱可适用;再比方说,只要“立委”有就学中的孩子,同样享有教育补助。“立委”无视此一事实,把自己摆在比军公教更特殊的地位,指责别人自己却享受好处,当然激起众怒。这也是为什么当“立委”要求政务官减薪或不领年终奖金时,很多人要求比照部门主管待遇的“立委”更该率先减薪与拒领年终奖金。

  第三,早年,除了岁公费,其它支出有限,立法院”全面改选后,“立委”既要问政又要经营选区,支出确实惊人,于是各种不同名义的补助款应运而生,而且,不分北中南一律同体享用。例如,住宿补贴21.6万新台币,台湾北部“立委”一样有,而中南部“立委”们个个每天通勤,高铁、台铁全补助,住宿费依旧一毛不减,其合理性当然值得讨论;遑论所有补助款纳入预算不但没法源,且都还是朝野密室协商后即拍板定案。

  台湾“立法院”是其民意机关,“立委”身置其中,拥有预算、法案、乃至重大政策的生杀大权,本该享有更高的社会地位,待遇资源某种程度也是地位的表征,贬抑“立委”实无助于整体形象,就像贬抑政务官无助于当局效能提升一般;遗憾的是,近几年朝野恶斗,台湾政治生态无限恶化,民众对当局部门不满,对立法部门更是怨气冲天,因为“立法院”议事空转之常态,正是拖垮当局效能的重要原因之一。

  以“立法院”上个会期一事无成还要加开临时会,才能通过进口美国牛肉与证所税案为例,“立委”们既阻挡总质询,又不正常审查法案,除了骂人就是肢体冲突,甚至荒谬地绑住“议长席”,但是,所有该入袋的岁公费与其它补助款一毛没减,数一数,单单是上半年“立法院”就花掉了21.8亿多新台币的公费,“立委”还有什么脸面呼天抢地,强调无法源的补助款是他们“执行职务之必须”?难怪这波“立委”自肥补助款风暴会一发不可收拾。

  人必自重而后人重之,人必自侮而后人侮之,这是很简单的道理。“在野党”“立委”习惯以无逻辑理性的苛刻言词在“立法院”内外遂行政治斗争,出手出言却成为七伤拳,伤人更伤己。民进党“立委”认为砍军公教福利是一刀划进国民党的“票区”,却无视民进党县市基层公教的心情,更无视“执政”台湾8年期间,从台湾当局到地方多少军公教是其稳定的基础。仇恨军公教之心如此积重难返,让人错愕更心寒。

  说出去的话是泼出去的水,吞都吞不回,但是,朝野“立委”至少可以实际行动重新证明其审查预算法案,没有族群歧视、没有砍别人肥自己的疑虑,“立委”蔡正元的提案正是一个让台湾“立法院”重建形象的契机,不论各党团都应该以更高的标准审视自己,身为法制的最后把关者,“立法院”只要立下“没有法源、一毛不留”的军令状,就绝对没有“只要我想要,没有法源也可以”的空间,而全球经济形势险峻,台湾财政困难,共体时艰也得从“立法院”开始,才能更有效落实于台湾行政部门。

【编辑:王栋】

>台湾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