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两岸人士北京恳谈:增强民间互信与媒体互动

2013年01月12日 20:11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中新社北京1月12日电 (记者 邢利宇)由人民政协报主办的“两岸民间互信与媒体互动”暨人民政协报《两岸经合周刊》创刊百期恳谈会12日在北京举行。来自海峡两岸近百名两岸问题专家、学者和各界人士在会上探讨增强两岸民间互信和媒体互动。

  “两岸民间交流应是全方位的,不设主题,也不应该分蓝绿。”中国政协委员、文化部信息中心副主任张新建指出,只有交流才能加深相互理解,产生影响。他引用一副对联“不设樊篱恐风月被它拘束,大开窗墉放江山入我胸怀”,并表示两岸全方位交流若如对联所言不设樊篱,将更广泛深刻、更有成效。

  从1987年台湾当局开放探亲至今已25年,来过大陆的台湾同胞仅占三分之一,去过台湾的大陆同胞则十分之一都不到。新华社港台部采访室主任陈斌华认为,媒体在两岸民间交流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他希望两岸媒体尽快实现常驻,也强调媒体既然肩负着两岸民众相互了解的重任,就应该更客观、接近真实地报道两岸。

  “两岸同为中华民族、华夏子孙,同胞一家亲,能合作才会有双赢。”台湾工商建设研究会董事长雷祖纲在会上说。他讲起台湾一些地方文化馆,如今迎来许多大陆游客身影,两岸民间交流越深入就会产生越深互信,两岸未来必越来越密不可分。

  社科院台湾研究所副所长张冠华指出,过去四年两岸经贸交流实现了过去30多年都没实现的大突破,过程中,两岸互信逐步建立并扩大深入。但随着面临问题的增多,互信还显不够。如两岸共同关注的投保协议、产业分工依赖等,都需要互信基础。因此,两岸经贸在培育着两岸互信,两岸经贸的发展需要一个更大的互信环境,才能培育未来更深合作。

  “希望两岸两会在文化交流合作协议方面,步子迈得更快些。”北京联合大学台湾研究院教授徐博东呼吁。他认为,如果说ECFA的签订奠定了两岸和平发展经济基础的话,两会若能签订文化交流、新闻交流合作相关协议,将为两岸和平发展奠定另一个重要基础,“这应该比两岸政治协议的签订,走得更前面一点。”

  人民政协报《两岸经合周刊》,创刊于2011年1月8日,目前已成为中国东方航空公司两岸直航飞机读物,每年直航发行量78100多份。(完)

>台湾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