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乌脚”之悟——台湾生态保护语境下的沉思

2014年03月21日 11:13 来源:中国台湾网 参与互动(0)

  当“生态难民”这个新词触目惊心地进入我们的语境时,我们赖以生存的生态——空气、水、土壤的确成了人类的头等大事。台湾为了保护环境,已经严格实行了“减塑”和垃圾按量收费,成效是有的,垃圾处理厂关厂了,因为垃圾量锐减。

  “你们有没有过大的生态安全事件?”笔者曾经问台湾一位记者,他答:“当然,否则为什么全民关注环保?台湾南部流行过一种乌脚病,很可怕的。”

  乌脚病的学名是特发性脱疽症,患者因为末端血液不流通而脚趾发炎、溃烂、剧痛难耐、发黑脱落。上世纪50年代,因为深井饮用水砷含量高,台湾南部地区曾有整村发病的惨事。本周,被誉为“乌脚病患之父”的仁医王金河安祥离世,乌脚病再次被人想起。

  王金河生于日据时代的台南,毕业于日本东京医科大学,曾在日本行医,后来回到当时的“省立台南医院”工作。受一位老医师的鼓励,他又到北门乡服务乡民,本想服务2年再回都市,但在乡下目睹乌脚病之害后,他便一直在诊所接治病人,研究病理,救治了4000多个生命。有的病人去世后,亲友怕传染而走避,他就为其买棺下葬。王金河的事迹被拍成电影《一只鸟仔哮啾啾》,获1988年金马奖最佳影片、亚太影展最佳影片。

  早期台湾人不识脱疽症,只知道是怪病。被病魔笼罩的人群能摆脱痛苦,得益于王金河这样肯生活在乡下的仁医们,也得益于学者的研究成果。1954年,台湾有两位医生发表了关于此病的文章,引起医界重视。后来台大组织调查小组进入高发病区,1961年、1962年,先后提出了此病的诊断依据和病因:深井水中含砷量过高。研究并没有浅尝辄止,直到1975年,又有教授从病区水中分离出腐植质、重金属、萤光物等,对斩断病源多有贡献。到上世纪90年代,乌脚病新患者几近绝迹,但研究仍没有停止,学者们继续砷剂量和人体关系的研究。

  学者的研究为政府决策提供了依据,台湾从1965年开始在病区实施自来水工程,1970年颁布了“防治计划”,1973年蒋经国到王金河的北门诊所视察,指示成立防治中心,并在5年里4次巡视防治中心……1994年起,建立对病患的追踪制度,提供家庭康复服务。

  怀念仁医王金河,令人们有机会重温防治乌脚病的历程,理清了这样一个脉络:当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发生,仁医、研究者、政府三方力量缺一不可。当然,最关键的是,我们的水、土、空气不要成为致病源!

【编辑:李靥】

>台湾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