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学者:防止岛内核四风波影响两岸关系

2014年04月28日 11:03 来源:中国台湾网 参与互动(0)

  “太阳花学运”尚未完全终结,核四议题又重新浮出水面。华广网今日刊载中国社科院台湾研究所助理研究员钟厚涛的评论文章指出,核四议题未来如何收场,不仅攸关岛内经济民生,与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也息息相关,要防止岛内核四风波影响两岸关系。

  全文内容如下:

  在岛内各种力量的幕后操控下,台湾政局近期更显波诡云谲,瞬息万变。“太阳花学运”尚未完全终结,核四议题又重新浮出水面。前民进党主席林义雄决定“以死相谏”、抗争到底。现任民进党主席苏贞昌也积极跟进,主动与国民党各路人马接触,意图分化国民党。核四议题未来如何收场,不仅攸关岛内经济民生,与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也息息相关。

  苏贞昌大动作反核的权谋考量

  仔细观察这次核四议题,就会发现一个有趣现象,即民进党内除了苏贞昌刻意高调亮相之外,其他几位“天王”如蔡英文、谢长廷等,都表现得相当低调。苏贞昌并非政治素人,能够在台湾政坛屹立多年、风雨不倒,自然是位老谋深算之辈。核四议题由来已久,苏贞昌担任党主席也并非一年半载,但他选择在这一时刻有意拉高态势,频频与马英九、江宜桦、郝龙斌、朱立伦等人深度接触,背后有着自己的多重权谋考量。

  一是为自己的党主席告别演出谱写“华丽片尾曲”。近期,苏贞昌已经明确宣布不再参选民进党党主席。此举并不意味着他要告别政治舞台,而是要以退为进,伺机东山再起。如果在自己最后的两个月任内,能够以核四议题为借口,打着岛内民众安全的幌子,频频曝光,显然可以有效地为自己塑造正面形象,为未来自己重新踏上政治舞台中心,做好铺垫工作。

  二是为马英九设下一个执政障碍。由于岛内特殊的政治氛围,在野党杯葛阻挠执政者,似乎已经成为一种惯例,甚至已经陷入了完全是“为反对而反对”的奇特怪圈。马英九对于核四的态度是先续建,再讨论是否启动问题。从客观现实来讲,马英九的这种考虑是较为理性的。因为目前核四的建设已经接近尾声,后续建设只需要少数资金就可以解决问题。但如果现在仓促停建,就有可能导致台湾在过去20余年中已经投入的2000亿新台币付之东流。对于马英九的这一想法,苏贞昌本能地站到了对立面,坚决反对续建核四,其目的无非是让马英九的执政理念难以付诸实践,进而更加坐实马英九“无能”的称号。

  三是为蔡英文埋下一个圈套。核四纷扰已达20余年,对于蓝绿来讲都是烫手山芋,一旦处理不好,极有可能会损伤自己的政治信誉,失去选民信任,更有可能会引发社会风暴,被民众所唾弃。未来蔡英文当选民进党主席之后,无论如何都无法回避这一议题。苏贞昌现在有意拉高姿态,目的之一就是通过对于这一问题的炒作,将这一问题复杂化,然后再将之“无情”地抛给自己的继任者蔡英文。这就等于给蔡英文设下了一个圈套或者陷阱,至少是留下了一个难题。面对已经被高度政治化和高度复杂化的核四议题,蔡英文未来如何接招,将存在多个变数。若稍有不慎,就有可能动辄得咎、一错再错。而蔡英文未来的失误,恰恰就会是苏贞昌的机遇。苏贞昌等待的就是蔡英文出现过失之后,自己可以趁机“咸鱼翻身”。

  显然,在苏贞昌的内心深处,考虑的并非其声称的台湾人民利益,甚至也不是他所代表的民进党的长远发展利益,而完全是他的一己之私。事实上,苏贞昌在担任“行政院长”时,也曾划下数百亿元新台币支持核四建设,而且当时还明令要求相关单位快马加鞭、早日完工。对于这样一位居心异常复杂、态度前后不一的政客,岛内民众包括民进党的铁杆粉丝,都应该对之保持清醒的认识,而不应该轻易随之起舞、被其利用。

  核四议题已经变质

  目前,核四议题在岛内持续发酵,在某些政客的怂恿鼓动下,部分民众甚至再次走上街头,采取激进动作,包围“立法院”或其它相关机构。显然,核四是否续建已经不再是一个简单的、纯粹的经济议题,而是已经被完全异化,变成了一个政治议题,背后还裹挟着浓厚的民粹色彩。

  一是经济议题被炒作成为政治议题。就其最初的设计而言,核四其实只是一个经济议题。建设核四的主要目的,就是在岛内煤炭、石油、天然气等自然能源相对匮乏的情况下,通过采用核电的方式,来最大限度地降低能源成本,推动经济发展。但从目前的发展情形来看,核四议题已经远远超出了经济议题的范畴,而是变成了岛内朝野两党相互“厮杀”的一个战场。

  二是民主沦为民粹。目前全世界虽然对于民主的概念并没有达成一个统一的共识,但民主的基本要义还是确定无疑的,那就是在重大议题上需要大多数人的同意才能够启动实施。但根据台湾目前的所谓“公投法”,只需要二分之一的选民出来投票,再有其中的二分之一同意,即可算通过。具体来说,目前台湾共有2300万人口,其中有资格的选民大约有1800万。如果依据现行的“公投法”,只需要有900万人口出来投票,而其中的450万同意,就可算通过。问题的关键是,即便有450万选民投赞成票,他们是否能够代表剩下的其他1850万台湾民众呢?要知道,450万在1850万面前,是绝对的少数群体。如果真是如此实行的话,将是典型的“少数人暴力”。而苏贞昌现在所竭力主张的降低“公投”门槛,则更加意味着即使不足450万人同意,也可以左右整个2300万民众的民意。这究竟是多数人的民主,还是少数人的民粹,估计连苏贞昌自己心中都十分清楚。

  三是多方讨论变为单方要挟。核四议题即便已经上升为社会议题或者政治议题,即便背后有太多的民粹因素在作怪,但其既然是个议题,就应该由社会各界共同协商讨论,而非一言堂或独家决定。换言之,无论是政党领袖,还是普通民众,任何人都没有资格让这个议题必须完全按照自己的意愿来发展。但林义雄的绝食行为,展现的却是另外一幅图景。仿佛核四议题必须按照他所设计的路径来迈进,只有这样,他自己才可以结束绝食。这显然是一种“要挟”或者说是“逼迫”。如果此次林义雄的目的能够达到,未来将会引发严重的“多米诺骨牌”效应。因为未来对于任何议题,只要有一个所谓有名望的人出来“以死相逼”,台湾当局就必须乖乖束手就范。如此以来,无论是谁执政,都无法推行自己的理念。久而久之,台湾必将陷入更加无序混乱的空转状态。

  两岸关系或因核四风波受伤害

  核四议题燃烧至今,已经在岛内产生了多重危害。未来若继续恶化下去,将会贻害无穷,甚至有可能会波及到两岸关系,导致两岸关系“躺着也中枪”,被迫无辜受伤。

  核四停建将影响台湾经济复苏,不利于两岸经济关系的深化发展。2008年以来,受国际经济大环境影响,台湾经济一直在低档位徘徊不前,直到现在仍然没有出现根本性回暖的迹象。事实已经证明,如果核四停建,将会直接引发岛内经济动荡。2000年陈水扁宣布停建核四时,台湾股市由6400点直接下滑至4600点,几乎被拦腰斩断。而上周五(4月25日),马英九与苏贞昌在就核四议题进行辩论的同时,台湾股市也应声迅速下滑了200点。未来如果核四停建,甚至核一、核二和核三也停止运转,那么岛内的生活用电和工业用电成本将会大幅上涨,甚至有可能出现供需严重失衡,导致一段时间内限电的现象产生。4月24日,台湾“经济部长”张家祝就表示,如果核电不复存在,到2018年时,台湾电力将会出现20%的重大缺口。而这种现象一旦产生,将对台湾带来不可承受之重,不但民众的日常生活将受干扰,岛内的工业生产也将难以正常开展,其后果将极其严峻。显然,如果核四停建,将对台湾经济带来一系列伤害。也正是由于这种原因,李登辉才会表示,“台湾若没有核电,未来会变得如何,是个问题”。两岸经济关系需要双方互动和共同发展,如果台湾经济持续低迷,即使大陆释放再大善意,也只是孤掌难鸣,难以从根本上推动两岸经济关系深化发展。

  降低“公投”门槛,将使“台独”势力谋求“法理台独”有机可乘。目前,马英九当局和民进党已经达成共识,那就是在核四议题上采用“公投”的方式来最终决定。而民进党更是得寸进尺,要求制定特别条例,降低“公投”门槛。如果民进党的要求最终得逞的话,就等于开启了一个恶性先例。未来任何议题,包括两岸议题,都可以参照这个特别条例来执行,通过少数人暴力来左右大多数人的民意,或者以所谓的“公投”来延长时间,阻挠正常的运转程序。更为可怕的是,如果某些激进“台独”分子出于险恶用心,效法核四议题这个先例,降低“公投”门槛,将所谓“台独建国”提到“公投”议程,后果不堪设想,有可能引发台湾海峡再度陷入动荡。从这个意义上讲,“核四公投”中的“公投”要比“核四”具有更大的危害性。

  台湾经济曾经辉煌一时,高居亚洲“四小龙”之首。但时过境迁,昔日优势早已不在。如果某些政客再蓄意炒作,彻底废除核四,拉高台湾民生和工业运行成本,台湾经济将会雪上加霜,台湾民众的生活也将受到强烈冲击。在这一过程当中,两岸关系也会或多或少地受到负面影响。因而,无论是从台湾同胞的福祉出发,还是出于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大局考虑,所谓的“核四公投”议题都应该早日划上句号,以便让台湾社会尽快回到良性发展轨道上来。(钟厚涛 本文作者为中国社科院台湾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博士)

【编辑:吴合琴】

>台湾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