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鹿港走笔:袅袅香火里的“两岸印记”

2016年10月17日 15:27 来源:新华网 参与互动 

  新华社台北10月17日电 题:鹿港走笔:袅袅香火里的“两岸印记”

  新华社记者 赵博

  西邻台湾海峡的彰化县鹿港镇,是一座民间信仰气息浓厚的古老小城。漫步城中,在巷弄转角间,总能不期而遇香火缭绕的大小庙宇。这些庙宇,从供奉神灵到建筑形制,从建造缘起到祭祀沿袭,无不铭刻着深深的两岸印记。

  都说“不到鹿港龙山寺,不知台湾寺庙之美”。位于三民路上的龙山寺,是台湾最早创建的佛教庙宇之一,因拥有全台保存年代最早且规模最大的八角藻井而闻名。

  寺内文献记载,相传明永历年间,迁徙来台的泉州先民自晋江安海龙山寺迎请观音菩萨佛像,在鹿仔港旧河道边结庐为寺。清乾隆年间,鹿港获清廷批准与泉州蚶江对渡通商,迅速成为贸易重镇。1786年,因应信众进香日盛,龙山寺迁建于现址;道光、咸丰年间,历经多次重修,奠定今貌。

  鹿港龙山寺的营造是一出动人的乡情故事。这座庙宇,不仅完全依照安海龙山寺图样而建,连所用木料、砖石,甚至工匠都是渡海而来。

  从山门进入,宽阔的前埕地面铺满200多年前从泉州运来的条石,青斗石长栏和十八罗汉雕塑则是39年前由泉州运来后一块块组装而成。遍布寺内的木雕、石刻、彩绘、泥塑……多始出自泉州匠师之手,重修时再由他们的传承者依原样精心施做。四进三院的空间布局里,处处可见繁复精巧的雕琢技艺,静静讲述着两岸龙山寺割不断的渊源。

  静坐在戏亭下的木椅,仰望16组斗拱搭叠而成的精美藻井;或绕于廊道,细览苍劲古朴的龙柱、斑驳不失优雅的古碑木作,感动之情,绕梁不已。在后殿,有一处落款为“鸿江澳诸炉下一同敬立”的“慈航普济”匾额。工作人员介绍说,这“鸿江澳”便是安海。

  若以香火鼎盛而论,龙山寺恐须让位于天后宫。鹿港天后宫又称旧祖宫,创建迄今已逾300余年,是台湾唯一奉祀湄洲祖庙开基妈祖神像的庙宇。

  这尊神像,由福建水师提督施琅在1683年奉请护军来台,因长年累月受香火熏染而成黑面,世称“黑面妈”。清军收复台湾后班师回朝,神像留在了鹿港。如今的天后宫正殿内,仍悬挂着施琅题写的“抚我则后”、雍正皇帝御赐的“神昭海表”和光绪皇帝御赐的“与天同功”等匾额。

  鹿港天后宫的一梁一柱亦华美至极,尽显深厚的中华历史人文底蕴。兼因管理有方,香火始终鼎盛不衰。农历3月妈祖诞辰前后,岛内信徒几乎尽数聚集,敬香场面热闹非凡。

  从这里分灵出去的妈祖庙多达2000余座,遍布台湾北、中、南部并远播海外。近年两岸交往热络,鹿港妈祖频频“西渡”,到湄洲、琼海等地参加“回娘家”、“巡天下”和祈福活动。2009年,在两岸宫庙和信众的共同努力下,“中国妈祖信俗”成功申报世界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

  鹿港还有一处敕建天后宫,又称新祖宫,相传与乾隆年间清军渡海平叛有关,门前立有“文武官员至此下马”石碑。两座天后宫所在的埔头街一带是现今鹿港最为繁华的观光区。买一份“铜板小吃”,走走看看,偶尔抬头,能瞥见宫庙里的木雕刻画着封神榜和隋唐演义。

  据当地人介绍,70多平方公里的鹿港小城存有60多座庙宇。文祠武庙、地藏王庙、兴安宫、三山国王庙、凤山寺……所供神灵涵盖玉皇大帝、关公、城隍、月下老人、送子娘娘,其中不少是大陆祖庙的分灵。每逢节假日和众神诞祀,信徒摩肩。

  这些庙宇多为红砖古厝式建筑,红砖铺地,白色石基,屋顶是两端微翘的燕尾脊,透着浓郁的闽南特色。庙宇林立的街巷里,老式点心店、茶馆和传统手工艺商店点缀其间,耳边不时传来南音声声、醒狮锣鼓阵阵,令人分不清究竟身在台湾海峡的哪一端。

【编辑:王诗尧】

>台湾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