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登陆”台青分享职场经验:低头做事,抬头看路

2017年10月14日 14:42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 
“登陆”台青分享职场经验:低头做事,抬头看路
    来中华青年经贸交流协会理事长、北京华灿工场合伙人兼总经理李伟国在沙龙上分享观点。 中新社记者 崔楠 摄

  中新社北京10月14日电 (杨程晨 夏守智)以“职场规划分享”为主题的民革中央第十次台青之友沙龙14日在北京举办,多位“登陆”台青向在校台湾学生尤其有意在大陆就业者介绍经验、提供方向。

  中华青年经贸交流协会理事长、北京华灿工场合伙人兼总经理李伟国认为,敬业、诚信、保有中华传统文化是重要素质,“我们要思考的是,如何帮助台湾青年最大化地发挥这些特点”。

  对此,李伟国提出三点建议:建立人才媒合渠道、“双向”交流平台、产品销售渠道。他说,台湾不缺乏创意人才,打通交流渠道,不仅是帮助台青“登陆”就业,还有机会帮助一些大陆企业解决人才招聘上的痛点。此外,这些台青回台后也应向没来过大陆的年轻人介绍亲眼所见。

  创业公社港澳台及国际事业部总监郑博宇介绍,当初因喜欢古都文化而选择来北京工作,初来乍到的体验与想象中不太相同,一时很难适应。

  究其原因,郑博宇认为,前期的资讯不对称导致台青“登陆”后无法习惯新环境。他续指,两岸青年“体验式交流”自提出至今正逐渐改变类似现象:诸多企业为有意愿“登陆”就业者提供了提前实习并适应大陆的机会。

  针对有意创业者,郑博宇建议,与大陆融合显得尤为重要。事实证明,有大陆人、也有台湾人的创业团队发展周期会更长,两岸青年优势互补,企业能发挥更大优势。

  国美控股集团培训发展中心培训主管陈郁宏表示,在北京奋斗的台湾人与大陆各省市年轻人有着同样的担忧:到了一定年龄还要不要继续留在北京?

  “十一”长假回到台湾的陈郁宏发现,电视里9月30日播放的新闻与10月8日的新闻几乎一致。这让他怀疑,台湾是不是处在停滞状态,“在大陆,每天的变化实在太快”。

  大陆日新月异的发展让陈郁宏与其周围许多的台青都选择继续留京,他也为即将来此工作的后来者建言:一是要选择认可其文化、价值的企业;二是“低头做事,抬头看路”。

  2016年11月,民革中央成立“两岸青年创新大联盟”(下称联盟)。联盟日常运营负责人董振兴在沙龙现场还介绍了相关情况。

  他说,联盟近一年来已打造三个平台,即信息平台,目前设有专为台青联系世界五百强企业实习、就业的办公室;经济平台,在金融服务、现代农业、文化产业、教育培训、智能硬件和生物健康六大方面搭建两岸合作渠道;文化平台,通过组织一系列文化交流活动,促进两岸青年群体相互认识、了解。

  据悉,今年12月底,民革中央拟在深圳举办第三届“两岸青年和平发展论坛暨两岸青年创新大联盟2017年会”,一场两岸青年研习营也将同期举办。(完)

【编辑:翟璐】

>台湾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