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国民党智库研讨两岸青年就学就业:形成长久机制

2018年02月07日 02:59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 

  中新社台北2月6日电 (记者 黄少华 肖开霖)中国国民党智库国政基金会6日下午在台北举办“青年发展交流论坛”。多位与会者认为,当前,两岸各界应积极搭桥,协助解决两岸青年就学就业瓶颈,在平等基础上,获得人脉、资源和机会,进而形成可长可久机制。

中国国民党智库国政基金会6日下午在台北举办“青年发展交流论坛”。图为论坛现场。<a target='_blank' href='http://www.chinanews.com/'>中新社</a>记者 黄少华 摄
中国国民党智库国政基金会6日下午在台北举办“青年发展交流论坛”。图为论坛现场。中新社记者 黄少华 摄

  该论坛聚焦“强化青年多元竞争力”和“两岸青年就学与就业”两议题。

  国政基金会高级助理研究员卢宸纬观察,大陆方面对台湾青年的政策趋势是扩大机会,以在地化一致标准检视人才素质;务实、快速回应问题与台生需求,动态修正。以去年6月发布的措施为例,采取措施支持港澳台生就业;台生可进入央企、国企实习(甚至与台湾高校合作);福建为台青创业媒合在地专长互补的合伙团队,解决通路不熟悉的障碍等。可见大陆方面对问题修正很快。

  她提到,当前,在大陆台青的困境在于,因身份而来的无形就业门槛,如网上申请的身份证填写、就业证使用手续繁杂;就业相关信息获取渠道有限,信息资源不对称;在大陆人际网络贫乏;取得大陆高校学位返台就业仍存在阻碍,学历承认存在限制等。她建议,有关方面应松绑相关政策限制,搭桥而非树立阻碍;吸引“知陆派”人才回流;协助两岸青年连接人脉、资源和机会等。

图为国政基金会高级助理研究员卢宸纬在发言。<a target='_blank' href='http://www.chinanews.com/'>中新社</a>记者 黄少华 摄
图为国政基金会高级助理研究员卢宸纬在发言。中新社记者 黄少华 摄

  新北市中华青少年文教艺术交流协会发起人、总干事郭开文有10年的大陆工作经验,六年前与两位高雄伙伴在南京创业。他说,这10年他深刻体验了大陆对台商一年比一年逐步开放的过程。相较于以前,近年台湾民众在大陆注册公司具有便利性,已和大陆民众没有任何区别,也减少许多根本无谓的纠纷。“住房公积金”福利去年开始适用于台湾民众。大陆在创业就业的制度面,做到对台湾民众公平待遇,值得嘉许。

  成功大学副教授仲晓玲说,两岸距离很近。两岸人才交流需要搭桥。以目前台湾的就业环境,逾七成毕业生愿意立即到大陆和海外工作,许多出去的人才不愿再回到台湾工作。大陆当前人才发展计划,正从人口红利转向人才红利,金融资本转向人才资本,投资促进经济迈向才智促进经济等。台湾人才选择的道路更为宽广,希望走出去后对台湾就业与教育有附加价值。

  国政基金会文教体育组召集人吴清山表示,当前两岸青年就学就业遭遇一些瓶颈,也存在落差,须在“公平竞争”和“一视同仁”基础上,才能可长可久。两岸应增进彼此互信,减少限制,高教机构和民间机构应扮演好搭桥的角色,促进两岸交流,进而促进两岸和平。(完)

【编辑:孙静波】

>台湾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