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台籍教授卢丽安的“大陆23年”:融合发展,吾道不孤

台籍教授卢丽安的“大陆23年”:融合发展,吾道不孤

2020年09月20日 19:07 来源:中国新闻网参与互动参与互动

  (聚焦海峡论坛)台籍教授卢丽安的“大陆23年”:融合发展,吾道不孤

  中新社厦门9月20日电 题:台籍教授卢丽安的“大陆23年”:融合发展,吾道不孤

  作者 黄咏绸

  “唯有透过融合发展,两岸同胞才能走近走亲,实现心灵契合。”在20日于厦门举行的第十二届海峡论坛大会上,复旦大学台籍教授卢丽安一语道出了自己在大陆23年的感受。

9月20日,在厦门举行的第十二届海峡论坛大会上,复旦大学台籍教授卢丽安一语道出了自己在大陆23年的感受:“唯有透过融合发展,两岸同胞才能走近走亲,实现心灵契合。”
<a target='_blank' href='http://www.chinanews.com/'>中新社</a>记者 王东明 摄

9月20日,在厦门举行的第十二届海峡论坛大会上,复旦大学台籍教授卢丽安一语道出了自己在大陆23年的感受:“唯有透过融合发展,两岸同胞才能走近走亲,实现心灵契合。” 中新社记者 王东明 摄

  1997年,卢丽安夫妇来到上海复旦大学任教,成了定居上海的台湾同胞。如今,同样在复旦大学,还有不少台湾来的老师,在人文哲社、理工医卫等不同领域里。

  “作为上海市第一对来自宝岛台湾的大学教师,我们见证了大陆高等教育的整体提速发展。”卢丽安对此颇为欣慰,“因为‘吾道不孤’,在自己的土地上实现生命的价值,我们身边涌现无数见证大陆改革开放、搭建两岸交流合作纽带的鲜活实例。”

  在论坛大会现场,她为两岸同胞细细道来许多见证两岸融合的台胞事迹——

  一位办工厂的阿姨,出钱办学校给工人的孩子念书;一位大姐,为自闭症青少年、成年人创设手工皂工坊,培养他们的一技之长;上海的环保与垃圾分类教育,由台胞以社团志工的形式扎根社区推广起来。

  在多所大学任教的台湾老师们,自发组织高校人才聘用说明会,对接家乡的博士生、大学青年教师们;台湾的大学在沪校友会,为学弟妹们开拓来大陆实习的机会;台企协大力推动两岸产业转型合作、社会融合。

  在医卫服务领域,母婴(坐月子)中心和美容医院里少不了台湾团队;口腔医学界中,台胞名医辈出;台湾医生们定期举办义诊。

  “还有一些读书会和联谊社,都致力推动两岸融合与社会公益理念;大陆各个省市、各行各业,都有我们台胞的身影。”卢丽安说,太多太多,这些同胞都是感动中国的两岸之光。

  在卢丽安眼里,渡海赴台的先辈以及“大陆配偶”在宝岛扎根,“登陆”台胞在大陆开花结果,这不是“离乡背井”,是“融合发展”。“融合发展是世世代代的共同努力,我们其实早就已经在路上。”

  “融合发展必须是双向道。”卢丽安表示,我们是同胞、是一家人,大陆积极欢迎台湾同胞共同参与改革开放。“爱台湾、爱大陆,两者不冲突,这不是选择题。”

  反观岛内当局的种种行径,出生于台湾高雄的卢丽安认为,这样的政治对人民不负责,恶意的政治运作会造成文化失忆。比如,她遇到过几位家乡的大朋友,只知“李弘基”(韩国男明星),不知“李隆基”(唐玄宗);熟悉蔡康永,却不认识蔡元培,没听过(造纸的)蔡伦。

  卢丽安也提到,净水器中用到了“RO反渗透”这个好技术,但是,若想用“反渗透法”来保障宝岛的和平繁荣,恐怕是固步自封、适得其反。今年新冠肺炎疫情让不少人回家难,但是,病毒不可怕,可怕的是另一种“毒”——“台独”。

  “只有融合发展,两岸才能步入康健美好的未来。”卢丽安认为,越是困难,越应交流沟通、凝聚共识。

  眺望两岸同胞共同的对美好生活的愿景,卢丽安说,这个未来,是两岸人民可以共同努力实现的;铭记历史、珍爱和平、开创未来,这是两岸能做的、应该做的。(完)

【编辑:李霈韵】

台湾新闻精选:

关于我们 | About us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服务 | 法律声明 | 招聘信息 | 网站地图
 | 留言反馈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