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APP

中新视频

中新网

厦门海防要塞“变身”旅游景点 见证两岸关系变迁

发布时间:2018年08月26日 18:40     来源:中国新闻网

分享到:

  【解说】地处福建厦门环岛路、与金门一水之隔的胡里山炮台,是闻名遐迩的著名旅游风景区。不久前,来自台湾的50多位音乐人,汇聚这里,唱响《金厦情牵》等歌曲,吸引四方游客驻足欣赏。

  【现场同期】台湾音乐人

  带上两岸的亲友,问个好。

  【解说】谁曾想到,上个世纪并不遥远的历史节点,这里却在超过20年的时间里时常可闻两岸的枪炮声、互向对方喊话的广播声。金门炮战60周年之际,记者来到胡里山炮台,探访当年设置在这里的福建前线广播站故地。

  【同期】厦门胡里山炮台管理处主任 王勇

  这个位置应该来说是炮台,离对岸离台湾最近的一个位置,那差不多我们一年接待的游客量在一百六十万(人次)左右,实际上应该来说,一年大概有四千到五千人(次)的台湾游客,台胞过来。

  【解说】王勇引领记者来到当年的前沿瞭望哨阵地,他指着墙上的照片,告诉记者,1958年金门炮战爆发后,福建前线广播站在胡里山炮台应运而生,广播站机组人员播音员随后进驻,陈菲菲成为第一个播报闽南语、普通话的播音员。

  【同期】原福建前线广播站 播音员 陈菲菲

  工作室放了两部扩大器,还有一个话筒,就是我(当时)工作的地方,我们都是口播的,开头都是口播的,累了就放点唱片。

  【解说】条件艰苦、边学边播是当年陈菲菲等播音员的工作常态,在陈菲菲家里,记者目睹老人家收藏的直播的老照片,还能感受到她年轻时的风采。如今已年过八旬的陈菲菲在接受中新社记者专访时,回忆起当年时常遇到的危险情景,依然心有余悸。

  【同期】原福建前线广播站 播音员 陈菲菲

  (炮弹)有好几次都落到我们广播组,把我们广播组的喇叭打穿了,还是在那个,这个喇叭还是放在那个喇叭堡里面,还(被炮弹)打了十几个洞。

  【解说】在陈菲菲向记者展示的照片中,有一张她与大喇叭的合影。那是一种由30个单头喇叭组合在一起的大喇叭,在理想条件下,可以将声音传到1万米以外的地方。1959年成为福建前线广播站一员,如今已80多岁高龄的田万恭,曾经参与主持过这项喇叭工程的研制,从播音员转而研究喇叭,没有任何专业背景的田老下了不少功夫潜心学习。

  【同期】原福建前线广播站 播音员 田万恭

  因为它(喇叭)需要声学知识,物理知识,电学知识,你都要学一点这方面的知识,还有数学知识,它的计算上很多都是用高等数学算的。

  【解说】在电脑桌前,田老一边打开相册向记者展示他与大喇叭的照片,一边表示,当年,他经常需要在适宜广播的天气架设重达90多斤的大喇叭。

  【同期】原福建前线广播站 播音员 田万恭

  我们后来碉堡被打了几百发炮弹到上面去,后来我们就采取(喇叭)不放在(碉堡)里边了,打游击了,我在的时候也是这样,喇叭就是背在这个地方,白天要广播的时候放在阵地上,不广播的时候,我再搬下来放在坑道里头。

  【解说】大喇叭情结,已成为田老、陈老一代当年历史见证人最珍贵的年代记忆。如今随着两岸交流的深入发展,当年与陈菲菲隔海喊话的金门广播员许冰莹,终于有机会前来与她见面,“相逢一笑泯恩仇”,陈菲菲也曾回访金门。

  【同期】原福建前线广播站 播音员 陈菲菲

  我也到台湾去,我也到金门去过,就是(现在交通)很方便,当然是这个和平,能够和平发展这个是最好。

  【解说】时过境迁,当年的大喇叭所在地“变身”吸引游客驻足而观的景点。瞭望台也成了人们远眺金门列岛的绝佳观景处,这个曾经的军事要塞,已然恢复平静,一如两岸民众渴望过上的和平生活。

  记者 李思源 福建厦门报道

责任编辑:【李雨昕】

特别推荐

视频排行榜

关于我们| About us| 联系我们| 广告服务| 供稿服务| 法律声明| 招聘信息| 网站地图
| 留言反馈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3042号]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69978800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