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旅会北京办事处主任:台湾“驻京办”称呼不妥——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台湾新闻
    台旅会北京办事处主任:台湾“驻京办”称呼不妥
2010年05月19日 04:32 来源:新京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5月4日,台湾海峡两岸观光旅游协会北京办事处在北京市朝阳区建国门外大街乙12号双子座大厦西塔29层举行揭牌仪式。台旅会将以推广台湾观光旅游资源为主要工作,将台湾的好山好水介绍给大陆人民,做好两岸旅游沟通协调及服务工作。同时还设立24小时开放专区,游客随时可拿到有关台湾旅游的资料。 中新社发 陈晓根 摄


 

中新社发 陈晓根 摄

版权声明:凡注有“cnsphoto”字样的图片版权均属中国新闻网,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使用。

  台旅会北京办事处主任称,将把台湾好山好水介绍给大陆居民

  台湾准备好迎接自由行试点

  杨瑞宗正在努力适应北京,或者说,中国大陆。

  作为台湾海峡两岸观光旅游协会(“台旅会”)北京办事处首任主任,他将常驻北京。早在2008年6月,海协会、海基会在京签署协议,双方同意互设旅游办事处。今年5月4日,台旅会北京办事处揭牌;5月7日,海旅会台北办事处揭牌。

  杨瑞宗此前在台湾行政部门负责观光与退伍老兵事务,已多次来过大陆。即使如此,他依然还在为一些小小的琐事烦恼———以前从未用过护肤品,现在每天在身上涂满润肤露,并对记者笑称是“被奴役”。

  一个小时中,他多次把脱口而出的“太太”改成“爱人”,“长官”改成“领导”,“行政院”改成“台湾最高行政机构”。他说,这是入乡随俗,以双方都可接受的语言沟通,在其看来,这也是两岸关系的核心所在。

  只是推介台湾好山好水

  新京报:此前你的职位为“行政院”三组副组长,去年10月,大多数台媒用“跌破眼镜”表达了对台湾当局选择你出任首位常驻大陆官员的心情,你有没有想过为什么是你?

  杨瑞宗:其实我在台湾最高行政机构任职了二十年,一直都是负责督导观光的工作,媒体只是对我不熟悉。台旅办在大陆就是做旅游推介,我想这是领导最重要的考量因素。第二我来过大陆十几次,对这边并不陌生,第三我是政治大学东亚研究所博士,这是专职研究两岸关系的学术机构,这一背景对这份工作应该也有帮助。

  新京报:你就接受了?

  杨瑞宗:去年10月23日任命,我自己知道的时候也是九月下旬。领导问我有没有这个意愿的时候,我考虑了几个问题,第一我有没有能力?第二我的家人是否支持,经过考量之后,我觉得我本身还OK,我的太太在台北有工作,没有什么问题,我的小孩也已经长大了,我的母亲很支持我,所以我就来了,你看我现在墙上挂着我妈妈的书法,“真诚”,这也是我的座右铭。

  新京报:你一再强调,自己的任务就是“将台湾的好山好水,介绍给大陆居民”,但有些媒体叫这个机构为台湾“驻京办”,你怎么看?

  杨瑞宗:这里我要郑重声明,对于“驻京办”这样的名称我们是觉得非常不妥当的,我们的机构不牵涉政治。

  我反复说过,这个单位很单纯,就是将台湾的好山好水介绍给大陆居民,当然通过观光交流也可以减少隔阂,也彼此把优点缺点都展现给对方,对于经济来说,也是有所帮助。我理解外界对机构的想象力,因为这毕竟是61年双方第一次互设有公权力背景的民间团队,双方的工作人员都是公务人员,这当然是双方交往的一个突破,是一个互信互谅和平的象征。

  “台湾旅游产品未受限制”

  新京报:大家都很关心这个机构是否可以帮在大陆的台湾人处理一些问题?

  杨瑞宗:台湾方面对于我们的属性是很清楚的,我们不负责签注业务,目前来说除了观光方面合作,也没有台湾居民给我们寻求帮助。

  新京报:你和范贵山先生(海峡两岸旅游交流协会首任台北办公室主任)现在有联系吗?

  杨瑞宗:我前两天还写信给他,是正式写的信,不是E-MAIL。因为我们5月4日揭牌,我都忙翻了。我们有时候也会直接通电话,但是这完全是私人交情,在公务上我们是没有交集的机会。

  新京报:目前大陆居民去台湾还必须跟团,大家都很关心有没有可能像港澳那样实现自由行和个人游,这是否是你们努力的重点?

  杨瑞宗:台湾的旅游产品没有受到限制,我们可以推出各种产品,但是像港澳这样的自由行,此前国家旅游局局长邵琪伟已经说了要稳妥前进,在比较成熟的时候试点进行。我们随时准备好迎接,因为我们的机制已经非常完整。我们也非常期待大陆相关方面评估好之后立即进行试点,我们会全面配合。

  新京报:你经常用“一江春水向东流”来形容两岸关系,能否做一点解释?

  杨瑞宗:我们的母亲河长江黄河往东流的趋势不变,但是有些地方可能向南向北,有些支流。这个就是现在的两岸关系,大格局大趋势不变,但是中间可能有一些曲折。(记者 李静睿)

参与互动(0)
【编辑:朱鹏英】
    ----- 台湾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