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体育新闻

曝国奥失利缘于年龄造假 超龄球员技术没提升

2011年06月23日 08:38 来源:扬子晚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国奥在2012年伦敦奥预赛首回合对阵阿曼的比赛中0-1告负,出线形势岌岌可危。对此,许多体育局和地方协会官员都表示布家军年龄造假现象严重,负于阿曼是被年龄造假所危害。

  现在尚无法确定国奥阵中谁更改了年龄,但中国足坛在去年底曾爆出申花球员冯仁亮更改年龄。原本1988年5月12日出生的他,被改成了1989年1月8日出生。最终,冯仁亮无缘国奥队,且去年的中超最佳新人奖奖项也易主,由鲁能球员郑铮获得。最终,鉴于冯仁亮在“年龄门”中的良好认错态度,中国足协纪律委员会对冯仁亮更改年龄一事做出冯仁亮被禁赛3场、申花俱乐部被罚款2万元、火车头俱乐部被罚款3万元的处罚。

  据一名南方城市的地方协会秘书长表示:“中国足球的年龄造假现象已经严重到三七开的程度。真实年龄的球员只占到三成。”对于国奥在6月19日的奥预赛首回合对阵阿曼的比赛中0-1告负,这位地方协会秘书长表示:“老布的国奥队中,有不少都是超龄球员,不会再有什么大的提高。”

  中国足球的青少年球队在亚洲赛场甚至世青赛等国际赛场都有过惊艳表现,张宁率领的国少队曾夺得亚少赛冠军,85国青队在荷兰世青赛表现惊艳闯入八分之一决赛。但成年国字号球队却屡遭诟病,年龄造假在其中起到的作用不言而喻。在青少年阶段,虚报年龄的球员可以凭借身体发育好,用力量、速度取得好成绩,但过于重视身体训练而忽视技术培养,长大了自然毫无灵性,战斗力大打折扣。拿去年国奥对阵日本来说,孙卫的球队硬是拿日本的大学生球员永井谦佑没有任何办法。

  过早的更改年龄让中国的青少年球员在国青国奥层面上已没多大的潜力,这位地方协会秘书长甚至表示:假如国奥未能进入奥预赛亚洲区12强,除了是为中国糟糕的青训体系埋单外,也是为中国足坛极为疯狂的年龄造假埋单。

  前段时间,在国内某论坛上,网友发现刚刚打完土伦杯的这届国青队队员有10人在1月份出生,其中来自山东的李松益和四川的李放更是同为1993年1月27日出生。而在全队的名单中,竟然所有队员都出生在1993年的上半年。对于网友存在的集体更改年龄的怀疑,一位圈内人士分析称,很多地方的家长在给孩子改年龄的时候,都喜欢把年龄改到1月份。

  “1月军团”被曝光后,不断有知情人曝料,刚刚作为主力征战土伦杯的国青队球员冯刚意外成为被举报重点。有曝料人表示,“冯刚原名‘段迪’!他从92年改到93年的。国青队的一些球员也知道这个事情。”在多次举报中,曝料人都表示,“冯刚是武汉人,因为他本来就是段迪嘛。信息表上,段迪的身份证是靠谱的,至于冯刚那个身份证号,肯定是为改名字专门办的。”记者发现,冯刚信息表上的身份证来自山西省右玉县,而不是浙江。为了佐证事实,曝料人进一步梳理了段迪与冯刚间的关系:段迪(冯刚),毕业于湖北大学附属小学。“这个信息保证准确,当时教段迪(冯刚)的体育老师叫韩建(音),后来这名老师离开了湖北大学附小,到了东西湖区担任体育老师,教的是女足。”

  曝料人表示,段迪和冯刚是不是一个人,只要对照两张注册信息表的照片就明白了。“一个是小点时候照的,胖一点;一个是大点时候照的,瘦一点。但是,仔细看,肯定是一个人。他改名字时做得太不严谨,居然让段迪和冯刚的注册信息同时存在。冯刚能站出来说他不是段迪吗?段迪能够跳出来证明自己是段迪而不是冯刚吗?监护人的电话号码居然只差了一个数字,也太侮辱人的智商了。”  

  曝料人称,段迪小学毕业后到了绿城俱乐部,在2007年注册之前应该一直叫段迪。“2007年注册时,段迪就没有了,换成了冯刚。我们也曾私下打听过,绿城俱乐部在这方面拒绝透露任何信息。”记者到浙江足协注册网站查询段迪和冯刚的信息,没有发现段迪的任何资料,只有2007年冯刚的材料。而在举报者出具的中国足协注册系统里的注册信息,同时存在段迪和冯刚。

  从冯刚的身份证信息看,他的住址是在山西右玉县。曝料人表示,那是花钱做的,他是武汉人,怎么可能到山西?“很简单,每次放假的时候,他都回武汉。只要回来,见到他的人就不少。他的家都在武汉,包括他父亲就在武汉工作。”在段迪和冯刚的注册信息表上,段迪的监护人写的是“冯友兰”,是“母子关系”。在冯刚的注册信息表上,冯刚的监护人是“冯吉利”,是“父子关系”。“我们知道段迪的父亲在哪个部门工作,但是不知道他母亲的情况。冯吉利不知道是什么人,可能是他的舅舅,也可能是他们家别的亲戚。现在处于比较敏感的时期,他们家可能提高了警惕,去问也不会有什么。这是不可告人的秘密。”汤敏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刘通】
    ----- 体育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