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贵州大山深处的“苗族神射手” 曾在民运会夺金

2012年10月11日 10:01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贵州大山深处的“苗族神射手”曾在民运会夺金
“苗族神射手”王仁爱指导侄子进行射驽训练。 宋鹏 摄

  中新网10月11日电 皮肤黝黑的王仁爱目光平和,沉默寡言,与他身边的庄稼汉看上去没有什么区别。

  但他却是位“明星级人物”,连续在两届全国少数民族运动会上共获得三枚射驽项目金牌让他在十里八乡远近闻名。

  王仁爱生活在贵州大山深处的安顺市普定县猴场乡一个叫仙马村的小山村,世世代代靠农业为生,恶劣的自然条件让他和乡亲们的生活相对比较贫困。

  虽然物质生活比较贫乏,但那里的苗家人精神生活却颇为丰富。这个不到300户人家的小山村竟然拥有4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苗族古歌、苗族口弦、苗族多声部合唱和苗族射驽。这在贵州是独一无二的。

  弓驽曾是苗族人的狩猎工具,但王仁爱小时候跟着父辈学习射驽时,因为已经无猎可狩,这一功能已完全消失,射驽成为闲暇时带给王仁爱很多乐趣的游戏。

  王仁爱小时候生活的老屋旁有一块空地,那里是他和伙伴们的乐园,他们时常聚集在那里“切磋技艺”。逢年过节,村里会把射驽比赛作为最为重要的节庆活动之一,那是王仁爱一年中最出风头的时候。

  很长一段时间,王仁爱只是单纯地享受着射驽带给他的快乐,做梦也没想到有一天自己会成为全国冠军,这项“祖传的技艺”会给他的生活带来很多变化。

  2007年,通过层层选拔,王仁爱代表贵州参加了在广州举行的第八届少数民族运动会,一举拿下立姿和跪姿项目的两块金牌。而此前,贵州从来没有拿过射驽金牌。“20枝驽我打了三个9环,其他都是10环,到目前为止这还是民运会的纪录。”王仁爱对当时的比赛情景记忆犹新。

  这两块金牌给他带来了近七万元奖金,这相当于他劳作两年的收入,他用这笔钱把自己原来住的草房翻修成了砖混房,生活水平小有改善。

  去年在贵州举行的第九届民运会上,已39岁的王仁爱再度披挂出征,并不负众望,在立姿项目上成功卫冕,成为当届民运会上最耀眼的明星之一。

  虽然成绩突出,但王仁爱并不认为自己是最好的弓驽手。“我们村好几个人实力都差不多,李贵福他们都很强,平时比赛我们之间互有胜负。”他说。

  普定县文体局提供的一份资料应证了王仁爱的说法:近些年来,仙马村射驽队在贵州省民运会和全国民运会上共摘得61枚奖牌,仅在2006年贵州省民运会上仙马选手就拿回39枚奖牌,引起轰动。就在这届省民运会上,第一次参加大赛的王仁爱一人独揽6金2银2铜,他的队友李贵福风头更劲,拿回8金2银1铜。

  不俗的成绩让仙马射驽队声名远播。去年4月,王仁爱和李贵福应邀赴北京参加了《欢乐中国行》节目录制,两人表演的射驽绝技赢得观众的阵阵喝彩。这次北京之行也成为王仁爱生命中最重要的记忆之一。

  王仁爱现在是安顺市人大代表,他现在关心得比较多的是如何把射驽这个苗族传统的民族体育项目传承下去。“现在我们在这个项目明显青黄不接,我和李贵福他们年纪都有些偏大了,现在的年轻人为了挣钱大多外出打工,练射驽的人越来越少。”

  让他感到欣慰的是,各级政府近年来越来越重视射驽项目的发展和传承,投资30余万元在猴场乡中学建设了射驽基地,上百名中学生课余时间可以接受射驽训练,他父亲工作过的仙马小学被省政府列为民族民间文化进校园的项目学校,那里的每一名孩子从小就可以接受系统的射驽训练。

  王仁爱被省政府列为射驽项目的传承人,每年可以得到5000元的资助。校方需要时,他会时常到猴场中学和仙马小学对小学员进行指导。

  为了多挣些钱,王仁爱有时候也想外出打打工,但“传承人”的头衔让他觉得有了一份放不下的责任,他留在了家乡和妻子一起种地,并买了一辆小汽车,拉点零活儿补贴家用。

  王仁爱很想把自己的一身绝技传授给自己的女儿,但上小学的女儿对这项费力的运动很不感兴趣,王仁爱颇有些无奈。

  好在他的一个侄子很喜欢射驽,而且显示出了良好的天赋。得空时,王仁爱就陪着侄子,手把手地传授技艺。他希望将来有一天,侄子能接过自己的班,为他生活的小山村争取更多荣誉。

>体育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