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国际奥委会副主席黄思绵:亚青会展示了南京的实力

2013年08月22日 23:44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中新网南京8月22日电 (记者 申冉 通讯员 雅琴)“亚青会充分展示了南京的实力,也让南京更加国际化”,今天下午,国际奥委会副主席、新加坡第一届亚青会组委会主席黄思绵先生在南京接受媒体采访,身穿白色奥运标志T恤的他,如此评价几天来对于南京亚青会运行情况的考察评价。

  创新办会 南京展现了综合能力

  黄思绵说,印象最深的是南京亚青会开幕式:“既有高科技的表现,也充分展现了年轻人的活力”,从网络火炬传递到开幕式上虚实结合、创意独特的点火方式,南京亚青会让青年人唱主角,以青年人喜闻乐见的形式,举办了一场青年人喜欢的赛会和聚会。

  “创新才有活力,为青年人办的赛会就是要推陈出新。”黄思绵说,举办亚青会本身就是国际奥委会的一个创新举动,从亚青会、青奥会,从三对三篮球、沙滩运动会到正在酝酿的沙滩田径运动会,国际奥委会也在不断创新,希望通过种类多样的体育赛会活动,倡导更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

  开赛后,黄思绵先后观看了乒乓球、羽毛球、网球、游泳等项目的比赛,“南京市民给亚青选手很大的支持和鼓励,我在几个场馆听到现场观众们不断给运动员热烈的掌声,不分国籍都表示支持。”黄思绵说。从南京市民的支持、志愿者的周到服务,到赛事工作的各项安排,南京所表现出的综合能力,都显示南京有条件、有实力可以作为奥运体育城市,承办大型国际性体育赛事活动。南京在举办亚青会过程中的综合表现,让黄思绵和其他前来观摩的国际奥委会官员都表示满意,“800多万人口的南京,有80万在校学生,丰富的文化教育资源和历史文化积淀,都是南京的财富。”黄思绵特别提到忙碌在赛场中的志愿者们,“我要给志愿者打10分!”他认为,青年人的热情参与,是亚青会成功举办的基本保证。

  节俭办会 从精神层面影响全社会

  “南京努力在以最低成本举办最有价值的运动会。”黄思绵对南京节俭办会的种种做法都给予高度肯定。南京第二届亚青会组委会,在“节约简约不简单、精简精炼更精彩”的原则之下,一直以低碳、环保、节俭的理念运作,将原有场馆稍加改装、粉刷,在赛事安排的许多举措中都考虑到设施的可持续使用,能改不建、能修不换、能租不买、能借不租,通过各种方式,让亚洲各国青少年运动员体会到绿色奥运、绿色运动会的理念。

  黄思绵说,新加坡筹办第一届亚青会,也是不建新建筑,充分利用原有的公共体育设施、大学体育场馆,并在比赛后恢复原有功能。“赛会结束后,留下的不仅是公共体育设施,比如新加坡的奥运公园,更重要的是从精神层面影响全社会。”黄思绵说,“赛会时间总是有限的,但影响是深远的,国际奥委会更看重的正是体育精神、奥运精神对全社会的影响力。”

  说起新加坡第一届亚青会、第一届青奥会的经验,黄思绵说,举办面向青少年体育赛会的目的就是要更多地从精神、文化层面影响青少年,影响世界的未来。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先生将亚青会定位为“让竞技与文化并重的赛会”,就是希望青少年运动员们以参与体育竞技同样的热情和精神状态,参与到文化教育活动中。他非常高兴地看到南京第二届亚青会组委会不仅为赛事做了细致安排,也在文化教育方面做了深入研究和精心准备,亚青村中的亚洲文化小屋、"触摸南京"的系列文化教育活动,新颖活泼的形式,丰富多样的种类,都能够很好地吸引各国青少年选手参与其中、融入其中,结识到朋友,建立起友谊。青少年都是国家的栋梁,他们会承上启下,他们的体育观、价值观不仅会影响到他们的父母家人和周围朋友,也会影响到他们的一生。

  “我们要回归体育本源、回归奥运本源,通过体育运动教育青年人,打破国家、民族、宗教的隔膜,让团结、友爱、和平深入人心,让运动成为一种生活方式。”黄思绵说自己最近看到一份调查报告,数码时代的年轻人参与运动的比例大大下降,而且中国也加入到年轻人肥胖问题国家的行列。“希望通过亚青会、青奥会,让更多的青年人动起来,普及全民健身。”

  从新加坡第一届亚青会到南京第二届亚青会,黄思绵表示,新加坡和南京所积累的一些经验和做法将会被固定下来,供以后的主办城市借鉴、改良。而南京在主办亚青会中积累的经验,也为2014年的青奥会打下良好基础,“从第二届亚青会的举办情况看,南京,完全可以办好更加精彩的青奥会”。(完)

>体育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