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中国排球联赛伪职业? 改革缺新意赛场少亮点

2015年02月11日 08:27 来源:北京青年报  参与互动()

  昨晚,随着上海男排主场击败山东,从而以总比分3比1夺取冠军,2014—2015中国排球联赛落下了帷幕。本来期望能借着中国女排世锦赛获得亚军的东风,新一届中国女排联赛也能有新意和抢人眼球的表现,但这一切直到全部赛季结束,也未能如期而至。改革缺新意,赛场少亮点,中国排球联赛在匆忙之中又挨过了一年。

  改革无新意

  本届联赛举办之初,与历届联赛一样,主办者再次祭出了改革的法宝。南北分区,一周双赛,外援引进时限不限,总决赛五战三胜制等等。还好,与以往曾经推出过的极不靠谱的每局得分相比,这一次在面上没那么离谱。不过仔细看来,总决赛制度早就备受诟病,与其说是改革还不如说是终于顺从了“民意”。而外援引入不受时间限制,以及一周双赛等举措不仅没有什么新意可言,而且还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中国排球联赛的严谨性。

  其中一周双赛就让不少参赛队吃尽了苦头,两个月来各队在路上疲于奔命,队员伤病不断,队伍状态也起伏不定。而联赛期缩短,也让引入外援的各俱乐部遭受了损失。外援引进工作大多在年中进行,不少俱乐部与外援签订合同时大多参照上个赛季的时间,一般都会签至来年的三四月份。而赛期最终确定时,绝大多数俱乐部外援引进工作已经完成。结果只好花上四五个月的工资,去打不到三个月的联赛。

  据悉,不少外援已开始对中国联赛高度关注,其理由并非是中国联赛水平有多高,而是性价比实在是太好了。这不能不说是中国联赛的一个悲哀。

  争议仍不断

  从中国排球联赛创办的第一年开始,在排球赛场上的争议便从未断过。误判、错判以及争议性判罚的确难以避免,但总是发生在关键场次就不免让人质疑组委会的能力了。

  在以往的联赛中,因裁判争议性判罚引发的纠纷甚至恶性事件不断。从主教练带头罢赛,到场上球员“围攻”裁判,引发球迷群殴骚乱,这些事情虽然引起了主办者的高度关注,但在控制方面显然缺乏有效的手段。

  以本赛季为例,不少场次均曾引来参赛队主教练的“非议”。北京汽车女排主教练还曾因批评主裁违反了联赛纪律遭受通报批评。但有意思的是,即便是在有电视转播的情况下,争议性判罚依旧出现。

  据悉,联赛裁委会对出现问题的裁判只进行内部处罚(终止几轮执法),但对比赛结果不会有任何改变。而不少参赛队,即便掌握了详尽的电视转播资料,但最后也都选择了放弃。

  国际排联眼下已使用鹰眼技术,就算成本太高难以借鉴,那么CBA篮球联赛中应用的电视回放措施就不能借鉴吗?

  我们相信也坚信,中国的排球裁判水平和道德标准是高的。但如能配以相应的技术装备,帮助裁判更加准确细致地工作,对保证联赛的健康发展岂不是更有益处?

  外援水分大

  与以往联赛相比,本届联赛引进外援上无论是俱乐部的数量还是外援数量都创下了新高。这原本应该是本赛季最大的亮点所在,但与以往相比,这届联赛外援的水平太水。

  在有恒大女排的那几届联赛中,连续五年都有世界一流或准一流的高手加盟,引起了媒体和球迷的共同关注。但同期的国内其他各俱乐部始终保持全华班的矜持。在排管中心的力推之下,本赛季共有上海、福建、北汽、四川和天津五个俱乐部男女共9支球队共引入了19名外援。但除了已经过气的荷兰名将弗里尔、前意大利国手萨瓦尼外,其他外援均不具备世界一流的水平。其中,最低十万美金,高不过四十万美金的标准,与国际一流和准一流选手的身价(五六十万至百万美金)更是相去甚远。

  反观中国女排水平,这些不入一流的外援无法与国字号选手众多的俱乐部相抗衡。结果便出现了有外援仍依旧参加保级战的四川队和福建队(上赛季)这样的窘境。而在争夺四强的关键性比赛中,北汽女排的美国替补外援罗宾逊那关键一扣出界,直接葬送了全队晋级四强的前程。在刚刚结束的总决赛中,今年外援水平最高的上海女排,虽然有马蕴雯、张磊等前国手的辅佐,但最终还是以总比分1比3败在了全华班的八一队手下。而本赛季全华班的八一、江苏和浙江三队杀进四强也足以证明本赛季引进的外援水平不高。

  中国男排整体水平在亚洲处于二流,近几个赛季引来的外援也大多是以二流和一流过气为主。但本赛季,除了上海续签了萨瓦尼外,北汽直接放弃了不好管理的“大腕”。整个赛季下来,上海队虽然如愿夺回了联赛冠军,但对萨瓦尼这样的大腕也到了难以容忍的境地。据悉,下赛季上海男排也许会像北汽那样选择“听话”的、能够融入全队打法的外援。这也传递出一个信号:新赛季男排外援水平难有新的突破。

  从联赛创办第一年开始,主办方便绞尽了脑汁尝试各种改革措施。从赛制到引援,从转会到扩军,但现在看来与其说是改革还不如说是改良,因为中国排球联赛从未具备职业化的条件。但即便如此,改革依旧势在必行,也是关乎生死存亡之举。

  值得注意的是,在联赛期间,排管中心悄然成立了联赛改革办公室,中心主要领导均为小组领导成员。而在过去半年多时间里,中心也多次到各俱乐部去实地考察,征求改革意见。力度之大可谓前所未有。但愿在下个赛季里,中国排球联赛能有个把新意和亮点。其实也不用多,哪怕就一个呢。文/本报记者 李晖

【编辑:姜贞宇】

>体育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