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刘诗雯不满“上货架”,乒超联赛再不反思就晚了

2018年09月26日 00:07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 
资料图:刘诗雯。<a target='_blank' href='http://www.chinanews.com/'>中新社</a>记者 余瑞冬 摄
资料图:刘诗雯。中新社记者 余瑞冬 摄

  中新网客户端北京9月26日电(王思硕) 中秋佳节本是阖家团圆的好日子,女乒奥运冠军刘诗雯却不太高兴。小长假第一天,她突然更新微博动态吐槽乒超联赛,表示自己已被俱乐部挂牌,新赛季或许要面临无球可打的尴尬。

  她在这条长微博里写道:“前几天俱乐部提出把我挂牌,哪个俱乐部会来摘我不知道?我想去的俱乐部自己没有决定权?拍我的俱乐部要出多少钱具体都不知道,一切都变得扑朔迷离……也许我会流拍,也许会有一个新东家。已经举办了20年,号称地表最强联赛,恳请你能定出来一个让运动员能读懂的规则吗?乒超联赛想说爱你不容易啊。”

  刘诗雯言语之间的不满可以理解,作为国家队里的老将,她虽然保持着不错的竞技状态,但身后的年轻人们也早已与她形成竞争之势。距离东京奥运会开幕仅隔两年,时间节点如此关键,一旦遭遇流拍,刘诗雯职业前景无疑将由晴转阴。

  联想到与她命运相似的李晓霞两年前因为同样的原因直接选择退役,外界不禁担心起刘诗雯的生涯会不会在不久后戛然而止。

资料图:刘诗雯。<a target='_blank' href='http://www.chinanews.com/' >中新网</a>记者 金硕 摄
资料图:刘诗雯。中新网记者 金硕 摄

  2016年9月,刘诗雯由山西大土河俱乐部转会至如今的武汉安心百分百俱乐部,高达699.6万元的天价转会费将她早早送上乒超联赛“标王”宝座。凭借同期国际赛场上的出色表现,刘诗雯被联赛官方评为特级运动员,薪酬方面也比其他球员高出一筹。

  而刘诗雯对球队的投入程度显然“对得起”这份工资。率领武汉俱乐部豪取两连冠,刘诗雯成了球队建立乒坛王朝的基石。

  不仅如此,诸多细节都能证明,她对俱乐部一心一意。今年5月,武汉俱乐部主教练饶静文带着一帮湖北队的年轻小将参加泰国挑战赛,刘诗雯毅然应邀随队出征,此举开了奥运冠军参加国际乒联挑战赛的先河。

  奈何好景不长,牵手短短两年时间,她便被俱乐部挂牌,让人们感受到了商业体育联盟的冰冷一面。

资料图:刘诗雯曾在山西俱乐部效力,2016年转会至如今的武汉俱乐部。<a target='_blank' href='http://www.chinanews.com/'>中新社</a>发 崔楠 摄
资料图:刘诗雯曾在山西俱乐部效力,2016年转会至如今的武汉俱乐部。中新社发 崔楠 摄

  事实上,顶着巨大压力做出此般决定的武汉俱乐部也有自己的苦衷。细究阻挡双方继续牵手的原因,似乎和刘诗雯的实力并不相干,而是商业时代利益链条驱使着俱乐部朝着“经济适用”的方向迈进。简言之,俱乐部方面希望缩减球员薪资预算。

  将身价昂贵的刘诗雯换成一个年轻的后起之秀,虽然二者在技术和经验上无法相提并论,但性价比和可塑性同样也是高下立判。从资方角度考量,这不失为一种“妥协”,而深耕年轻队员的培养,俱乐部甚至还有望在未来收获更大的惊喜。

  近年来,为阻止人才外流,乒超联赛工资连年提升,以刘诗雯为代表的国手们自然成为其中最大的受益者。可涨薪背后却有着一条尴尬的悖论:国家队始终掌握着运动员肖像权,俱乐部的商业开发之路步履维艰,想回收球队运营成本根本不可能,盈利创收更成了天方夜谭。

资料图:刘诗雯。张浪 摄
资料图:刘诗雯。张浪 摄

  只是,武汉俱乐部选择挂牌刘诗雯的时间太迟了。消息传出之时,距离联赛新赛季揭幕只有最后半个月,无论对于球员本人,还是潜在“买家”来说,他们都需要一个接洽过程,即便达成一致转会运作成功,刘诗雯还需要一定时间适应新环境。如今,因为这个过程被压缩,预留的可操作空间也就小了很多。有没有俱乐部愿意踩着新赛季的开场哨,斥巨资引入一位27岁的老将,实在不好说。

  国家体育总局自里约奥运会后开始推行协会化改革政策,不过时至今日乒乓球领域依然是一片真空地带,尚未完成协会化改制。期间管理层内部人事调动频繁,夺得奥运会亚军的李晓霞选择黯然退役,各种“负面”消息交织在乒坛的每一丝空气中。沉寂良久,刘诗雯的声音传来,又一次唤醒了人们心底的担忧。

  中国纵然在乒乓球项目上暂时居于世界霸主地位,但管理一环却有走向失控的趋势。长此以往,难保领先身位不被后来者蚕食,而积极改革寻求突破,或许是中国乒乓球的最终出路。(完)

【编辑:左盛丹】

>体育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