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干了这罐橙色的“中国魔水”,一声叹息尽在不言中

干了这罐橙色的“中国魔水”,一声叹息尽在不言中

2020年06月28日 02:50 来源:“中新体坛”微信公众号参与互动参与互动

  在健力宝网站上,其品牌介绍的开头,单句成段地写道:“健力宝,民族运动饮料之父。”

  而首页中突出展示的则是健力宝与故宫联名后“龙凤呈祥瓶”的包装设计,满屏中国风的图案似乎也与“民族饮料”的定位相符。

健力宝网站截图。
健力宝网站截图。

  但“民族运动饮料之父”这个称号却是久违了。从1984年6月26日到2020年6月26日,这款历经浮沉整整37年的运动饮料,早已不复当年的辉煌。

  如今再谈起健力宝,人们往往是用“喝过吗”这样的问题来引起年代回忆,而当年曾伴随中国体育一同横空出世的“中国魔水”名号,却似乎已被忘在脑后。

许海峰在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夺金时穿着的领奖服。<a target='_blank' href='http://www.chinanews.com/'>中新社</a>记者 富田 摄
许海峰在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夺金时穿着的领奖服。中新社记者 富田 摄

  初征奥运 “中国魔水”与金牌一同闪耀

  1984年,时任广东省三水县三水酒厂厂长的李经纬,偶然间从广东体育科学院研究所的欧阳孝研究员手中,获得了一种新型运动饮料配方。李经纬看到了其中的商机,随即投资开发,几个月后一款叫做“健力宝”的运动饮料诞生。

  说是诞生,其实这时的健力宝既无生产线,又无销售渠道。李经纬认为既然是运动饮料,当然要靠体育打响名头。

  恰逢1984年中国体育代表团重返奥运会,李经纬果断出资赞助,使健力宝成为了中国代表团专用饮料。健力宝牌运动饮料得以和中国体育健儿一同,出征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

资料图:许海峰。 <a target='_blank' href='http://www.chinanews.com/'>中新社</a>发 刘小军 摄
资料图:许海峰。 中新社发 刘小军 摄

  重返奥运大家庭的中国代表团在洛杉矶闪耀,收获15枚金牌位居金牌榜第四名。这也迅速引起了国际体坛的关注,而从许海峰、栾菊杰到李宁,在中国运动员身旁频繁出现的“健力宝”逐渐受到了人们的关注。

  这份关注随着中国女排在洛杉矶达成世界大赛“三连冠”成就而到达顶峰。

  洛杉矶奥运会女排半决赛,中国女排击败了有“东洋魔女”之称的日本女排,踏着对手走入决赛的赛场,这也引起了日本媒体的极大关注。

  《东京新闻》的一位记者惊奇地发现,中国女排运动员比赛间歇在喝一种他从未见过的饮料,随后经过了解,他发表了一篇名为《靠“魔水”快速进击?》的花边新闻稿。

洛杉矶奥运会中国女排击败日本闯入决赛。
洛杉矶奥运会中国女排击败日本闯入决赛。

  文中他猜测,“中国运动员取得了15块奥运金牌,可能是喝了某种具有神奇功效的新型运动饮品——健力宝的缘故”,其实他不知道,他没见过的这种新型饮料,彼时甚至还没有在中国国内量产销售,因此显得十分神秘。

  随后,他的文章被同样报道洛杉矶奥运会的中国媒体发现,并以题为“中国魔水”风靡洛杉矶的报道发回国内。

  消息很快流传开来,“中国魔水”与“东洋魔女”的碰撞,以及中国代表团在洛杉矶赛场的巨大成功,很大程度激发了民族自豪感。而健力宝作为中国代表团的专用饮料,也随之获得了难以想象的关注度。

  而后来经过考证,其实原本日本媒体报道中的“中国魔水”,并非单指健力宝,而是中国代表团选定的包括健力宝在内的五种饮料。

日本媒体报道截图。
日本媒体报道截图。

  而最早传回国内的相关报道,标题为《日本誉我国‘健力宝’等为‘魔水’ 说将引起一场体育饮料革命》,但在后来被广泛传播的过程中,“等”字逐渐消失。健力宝得以“独享荣光”,迅速蹿升。

  有报道称,1984年,初登舞台的健力宝销售额已有345万元,1985年则达到了1650万元。转年,健力宝的销售额已经达到1.3亿元。

  当然,健力宝的走红并非单单依靠这一“乌龙”事件。

健力宝经典包装。
健力宝经典包装。

  结缘体育 橙色国饮升起“健力宝星”

  经过了洛杉矶奥运会的曝光,健力宝在国内声名鹊起。1985年,健力宝饮料被评为首届全国最佳运动饮料,接着荣获国家体育科技进步奖,成为人民大会堂国宴饮料。

  随之而来的便是产品和经销商的遍地开花以及销售额的几何级蹿升,并在此后长达15年的时间内,雄霸“民族饮料第一品牌”。

  而在逐渐打开了市场以后,健力宝始终没有忘记“运动饮料”的定位以及与中国体育的联姻。

  1985年,健力宝赞助中国体育50万人民币;一年后,他们又成了中国代表团在第十届亚运会上的赞助商。

电商平台上,健力宝购买者的评论。
电商平台上,健力宝购买者的评论。

  1987年,广东健力宝有限公司正式成立,他们随即在当年的广州全运会上投资350万人民币,成为了当届比赛最大的赞助商;1988年,广东健力宝公司成立后的第一届奥运会,他们又顺理成章的再度与中国奥运军团联手,成为了中国代表团专用饮料。

  在中国体育蓬勃发展的背景下,健力宝依托各类运动会迅速崛起,并进入黄金期。

  1990年,当李经纬和他的健力宝与北京亚运会达成合作时,他拿出了1600万人民币的超级赞助,当然,换来的是7.5亿的超级订单以及1991年中国饮料行业产量及利润第一的市场表现。

  随后,并不满足于此的健力宝集团与中国体育实现了另一次为人津津乐道的联姻。

  1992年,为了冲击2000年悉尼奥运会、2002年和2006年世界杯, 中国足协与健力宝集团签订协议,正式组建了健力宝少年足球队。

    那支队伍正是由朱广沪带队,健力宝也成为他执教生涯中的关键词。图片来源:Osports全体育图片社
    那支队伍正是由朱广沪带队,健力宝也成为他执教生涯中的关键词。图片来源:Osports全体育图片社

  在健力宝公司的资助下,共有29名来自全国各地的少年前往巴西圣保罗进行学习深造,被称作“健力宝计划”,一段中国足球史上的传奇就此开始。当时合作的双方不会想到,这次结缘所带来的,将是中国足球几十年来的巅峰。

  达到巅峰的不只是中国足球。

  1994年8月28日,正是健力宝十周年纪念日之际,经国际小行星命名委员会批准,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将其发现的国际编号为3509号小行星命名为“三水健力宝星”,这是全球第一颗以企业名称命名的星星。健力宝公司一时风头无两。

  如今回看那批“健力宝少年”名单,孙继海、隋东亮、李铁、李金羽、张效瑞、李玮峰等后来享誉海外的中国球星名字赫然在列。资料显示,这个队伍中有10人先后入选过国家队,近20人先后效力过国内顶级联赛,包括李金羽、李铁、隋东亮、张效瑞在内的四小天鹅更是名噪一时。

图为曾志在进军98年法国世界杯的中国足球队,在北京的热身赛中以五比零胜缅甸队,当时从巴西留学归国的健力宝青年队“小将”李铁攻入一球。<a target='_blank' href='http://www.chinanews.com/'>中新社</a>发 任晨鸣 摄
图为曾志在进军98年法国世界杯的中国足球队,在北京的热身赛中以五比零胜缅甸队,当时从巴西留学归国的健力宝青年队“小将”李铁攻入一球。中新社发 任晨鸣 摄

  不过在1998年8月,因球员归属权争议无法解决,中国足协宣布这支健力宝青年队解散,健力宝与中国足球的第一段合作也随之结束。

  中国足球在接下来的21世纪初走上了自己的巅峰,健力宝的黄金岁月,却在那之前就已终结。

  对错之间 国民饮料的时代印记

  进入21世纪,健力宝公司内部持续动荡。先是管理人李经纬与公司的实际掌控方出现分歧,而后是备受社会关注的掌门人几经更迭,始终,健力宝没能重现往日的雄风。

    深圳健力宝队李毅手捧奖杯。图片来源:Osports全体育图片社
    深圳健力宝队李毅手捧奖杯。图片来源:Osports全体育图片社

  在这期间,一度放弃了运动饮料路线的健力宝也曾试图再次拾起“旧情谊”。

  2002年底,健力宝集团全资收购深圳市足球俱乐部,并于次年更名深圳健力宝足球俱乐部。

  2004年,这支由健力宝冠名的足球俱乐部夺得了首个联赛冠军,成为首支夺得中国足球顶级联赛冠军的广东省球队,还获得了参加2005年亚冠联赛的资格。

  由于2004年甲A联赛变身为中国足球超级联赛,因此这支深圳健力宝队也成为了中超“元年”冠军。紧接着,他们又取得了中超杯亚军,亚冠联赛第三名的成绩。

  但出色的成绩这一次并没有对健力宝的商业表现有太多帮助。经历了股权转让和股东多次变动之后,健力宝二度淡出中国足坛。

健力宝广州亚运会宣传海报。
健力宝广州亚运会宣传海报。

  几年后,当亚运会再次回到广州,处在低谷期的健力宝仍旧以8000万高额赞助费取得指定运动饮料赞助商资格,试图通过亚运会重振健力宝品牌。但当年的橙色海洋,未能重现。

  有句话说,人当然要依靠个人奋斗,但也要考虑历史进程。当年健力宝的成功亦是如此,这个从一出生就与中国体育有着不解情缘的“国民饮料”,背后烙印着中国体育的变迁。

  作为中国运动饮料的先驱者,他们搭上了顺风车,依托改革开放浪潮下中国体育的成功而兴盛。

健力宝宣传海报。
健力宝宣传海报。

  与中国体育改革的开展一同起步发展的健力宝,在体育社会化的目标下实现了自身的“国民化”发展,成为国内体育营销的第一代受益者;

  而当中国足球职业化进程如火如荼之时,健力宝也完美地踩上步点,将自己的名字烙在了中国足球历史上。

  然而遗憾的是,曾经占尽中国体育发展红利的健力宝,却没能随着中国体育深化改革的进程而实现转型升级。走过37载历程,“健力宝”从一个体育史上的传说到一个怀旧的符号,这固然是一种情怀,但也不得不说,是一个遗憾。

  “中国魔水”魔力渐消,当年一代人的美好回忆,也在时代流淌中,化作一声感慨白驹过隙的叹息。


【编辑:卢岩】
关于我们 | About us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服务 | 法律声明 | 招聘信息 | 网站地图
 | 留言反馈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