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娱乐新闻

孟非出自传“以正视听”: 40年的经历真实从容

2011年11月20日 15:34 来源:羊城晚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孟非出自传“以正视听”:40年的经历真实从容
【点击查看其它图片】

  孟非:出自传为了———以正视听

  孟非 江苏卫视著名主持人,2010年开始主持《非诚勿扰》,收视率在全国同时间段获得第一,节目受到观众和网友的广泛关注。

  记者 黄咏梅 实习生 林健辉

  羊城晚报:明星、名人出书的现象已经很普遍了,可以说说你写这本《随遇而安》的初衷吗?

  孟非:从书名就看得出来,这本书一点也不励志。励志类书籍的名字应该类似于“永不放弃”之类。我没有觉得哪一段人生特别困难,因为我不知道以后的路会是怎样的。这个问题在我弥留之际才能回答。之前有些媒体把我的人生描述得相当苦逼和励志,比如“百度百科”上关于我的介绍,事实部分还算属实,但描述性的部分太多了,而且充满了作者自己“合理”的想象,加上“知音体”的文字风格,流传甚广,这让我一直感到相当难堪。于是产生了一个朴素的想法:与其让别人去“创作”,不如自己老老实实地写出来,算是“以正视听”。在我这个年纪已经明白了一件事情,那就是,写作的愿望和写作的能力完全是两件事情。而随着年龄不断增长,各种愿望和能力都会一并下降。磨铁图书公司的老板沈浩波和我的经纪人撺掇我出这本书,这是第一本关于我自己的书,它算是我一些人生片段的回忆,并不怎么精彩,但是对于人们全面了解我这个人,或许有点作用。总之,必须事先老老实实地告诉读者,这是一本寡淡如我的书。如果有人肯读完它并由衷地认为很有意思,我只能认为:这是一个奇迹。

  羊城晚报:你在书里对重庆和南京都有着深厚的感情,用“明快”和“灰色”来分别形容两地的生活,是什么支持你度过了那段“灰色”的中学时代?

  孟非:我一直相信一点———“任何事情,无论明快还是灰色,都会过去的”,没有觉得灰色的中学时代困难到需要一种力量或是其他人事支持着才能度过,那个阶段我从不知道人生以后的路将如何走,只能做到活在当下,这也就是随遇而安吧。

  羊城晚报:你在序中写道:“我其实是一个少言寡语、随遇而安的人”,这个与观众们对电视上的你“睿智幽默”的印象不太符合,如此强烈的两面性你认为是什么造成的?

  孟非:我生活中也挺睿智幽默的,生性同时具备这些特点,无需平衡,就更谈不上怎么造成的。

  羊城晚报:在这本书里你自己最有感觉的是哪一段?

  孟非:印刷厂和新疆的部分印象深一些。在印刷厂的那段生活最重要的收获是让我深刻感受到了阶层意识,我清清楚楚地感受到了———在这个社会我属于哪个阶层。此外,在印刷厂我体会到了很多东西,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劳动人民淳朴的友爱。当时,每周印报纸从周二晚上开始,一直到周四早晨,机器是不停的。中间的五六顿饭就都得在车间里吃。我们印刷车间的工人分成两组,一组六七个人。到了吃饭的时候,每组一次最多只能有两人停下来,另外的人先顶着,等这两人吃完了,再换其他人吃。每次饭送到的时候,其实大家都已经饥肠辘辘了,但每次厂长喊“饭来了,吃饭了”的时候都没人动,都让别人先吃。两个组都有一个光荣的传统———组长最后吃,让像我这样的年轻人先吃。每次大伙儿都不动,都让别人先吃的时候,我总能感受到那种工友之间最淳朴的互相关心。

  羊城晚报:据说你在印刷厂因为一次工伤改变了命运?

  孟非:1992年6月5日早上,连续两晚的夜班后,报纸已经印好了,下班前最后的工序就是擦洗印刷机。当时我正在用棉纱蘸着汽油擦滚筒,可能是太疲惫了,没留神,抓棉纱的左手和按点动键钮的右手没有配合好,机器转得快了一点儿,我的左手没来得及抽出来就被棉纱拖进了两个滚筒之间。我受了工伤之后,厂里开始安全生产大整顿,本来就不怎么喜欢我的厂领导似乎更加讨厌我了。厂长其实还好,讨厌我的主要是那个车间主任,我至今不知道他为什么讨厌我,大概有点儿“木秀于林,风必摧之”的意思吧。还有一种可能就是厂领导总觉得我是厂里的害群之马,会煽动起其他工人对工厂管理制度的不满。到了春节加班发加班费的时候,我发现我被车间主任莫名其妙地扣了五十块钱。这让我对他的不满彻底爆发了,那可是我一个月六分之一的工资啊!在一个晚上,我就跟同样对车间主任有一肚子不满的小钱去找车间主任发难,说了没几句就吵起来了,我抓起报纸就抽在了车间主任的脸上,刚要打起来,就被人拉开了。闻讯而来的厂长气急败坏地指着我和小钱的鼻子大骂:“你们造反啊?我开除你们!”对于厂方的态度我是完全有心理准备的。我大义凛然地指着厂长的鼻子说:“老子抽他的时候就没打算干了!不是你开除我,是老子不干了!”说完绝尘而去。走出车间大门时,我想象着自己的背影顿觉伟岸并且在心里为自己喝彩。我和小钱头也不回地出了车间,回到宿舍,把自带的铺盖一卷往自行车后座一夹,在那个月黑风高的夜晚,走出印刷厂,结束了一年多的印刷工生涯。现在回想起来,那时我如果服个软,回厂还是有可能的,无奈年轻气盛的我去意已决。之后我去了电视台干临时工。听说多年之后,新来的厂长还经常对厂里的工人说———好好干,什么地方都能出人才,孟非就是我们厂出去的!

  羊城晚报:对于一个40岁的中国男人而言,你对自己有着怎样的评价和期望?

  孟非:四十年的经历,真实从容,顺应本心,不执迷,不惘然。

  羊城晚报:你个人对婚姻和家庭的态度如何?

  孟非:这个问题很难回答。只能说就恋爱、婚姻中的某一问题的态度和处理方式,恋爱最重要的是真诚、相互信任,婚姻中要懂得包容、责任心和相互理解,这跟很多人的理解并无二致。

  羊城晚报:《非诚勿扰》热播之后,给你的生活带来的最大改变是什么?

  孟非:开始主持《非诚勿扰》的时候,我从来没有想到,这档节目会给我带来什么,我干的每一件事情,都不是我的意思,我很被动,听天由命,我的一位老朋友张红军在一篇文章这样写道:“如今,孟非的名字已是家喻户晓,盛名之下,孟非依然能冷静超然,正像女人‘上得厅堂,下得厨房’,孟非最可贵的,是在红地毯上走多了,却依然能很适应的走在马路上。”

  羊城晚报:有没有特别喜欢的枕边书?你会推荐给读者什么样的书?

  孟非:我看书不多。最近刚看完毕飞宇的《推拿》,喜欢他的风格。

  羊城晚报:你的座右铭是什么?

  孟非:都会过去的———孟非。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张中江】
    ----- 文娱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