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评《舞出我人生》:看点太多反“失焦”

2013年06月18日 15:08 来源:北京青年报 参与互动(0)

  明星以助梦人的身份登台跳舞,舞技却难被恭维;追梦人更是控制不住泪腺,让节目差点成了“哭出我人生”……原创舞蹈节目《舞出我人生》在央视一套播出已近两个月,节目收视率坚挺的同时,也遭到不少争议和吐槽。为了能让原创模式走得更远,多位学界和业界专家近日研讨,为《舞出我人生》把脉问诊。

  三流明星走过场 舞技不够脸蛋来凑

  《舞出我人生》首播至今,各路明星以助梦人的身份接连登上舞台,一展舞技。他们中不乏人气爆棚的容祖儿、陈冲、郑少秋、吴镇宇等一线大腕,也有不少远离观众视野许久的演员、歌手,甚至还有相声演员倾力加盟,让人眼花缭乱的同时不禁困惑:什么明星都来跳舞,这靠谱吗?来自中国社科院新闻研究所的研究员时统宇首先提出了质疑。他认为由于助梦明星水平参差不齐,令节目在舞蹈的专业性上大打折扣。“舞蹈节目必须坚持专业性和艺术性,不能以公益和励志粉饰专业和艺术上的薄弱、掩盖舞跳得不好。”他还非常尖锐地批评某些三、四线明星是来“滥竽充数、哗众取宠”的,只为在央视“混个脸熟”,而即使是一线明星,也必须舞出诚意,要认真、刻苦和敬业。“观众的眼睛是雪亮的,评委的眼睛是贼亮的。‘凑合’在那儿,观众选择只能是换台,迅速换台!”

  “凑合”二字似乎戳到了节目组的痛处。《舞出我人生》副总导演沈蓁在谈到这一点时也颇感无奈,受制于明星档期等客观因素,节目组的确不可能将有舞蹈功底的大牌明星“一网打尽”。但沈蓁指出,每一位前来助梦的明星,绝非滥竽充数,走个过场:“节目组宁可要非常真诚的小明星,也不想要跑通告、不认真的大明星。”他还举了周楚楚和王力可的例子,前者为了配合天生聋哑的舞伴史秋捡学习手语,后者帮助不会跳舞的舞伴许汉标从零开始、耐心练习,甚至还远赴广州为舞伴圆梦。即便她们的舞姿不甚专业,但其中的诚意也得到了大多数观众的认可。

  而被批“不专业”的不只是明星,还有在台上负责“说话”的李咏和周立波。在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陆地看来,舞蹈节目的主持人应该对舞蹈有发自内心的爱好,就算不会跳舞,也该对舞蹈有一定的专业理解。“如果说任意一个明星、主持人都能上,那就纯粹变成一个谈话类节目了。”在他看来,专业性是节目吸引观众的不二法门,就好比《中国好声音》能红,全因为声音真的好。而同样《舞出我人生》,“舞”字最重要,但恰恰从节目目前来看,舞蹈的部分相对薄弱,难称精彩。

  评判标准模糊 泪水大于汗水

  坊间曾戏称《舞出我人生》成了“哭出我人生”,节目常常会让观众产生一种“悲壮”的感觉,似乎台上的追梦人一个比一个惨,不流些泪、不讲点凄惨的故事就没法儿打动评委和大众评审团。对此, 时统宇认为,草根舞者应该用舞蹈本身诉说他们的梦想与追求,情感泛滥确实会招致观众的反感。不过节目副总导演沈蓁说,舞者爱哭也并非故作心酸,“观众不满追梦人太能哭,殊不知舞者长期积压在心里的压力和倾诉欲,以及对平台的渴望有多么强烈。舞者是一个惯于隐忍的群体,他们付出了不亚于其他人的心血和汗水,得到的却很少,总是当歌手的‘背景墙’。当他们的情绪不受控制,爆发出来的时候,就会让人觉得很‘悲壮’。”

  而让观众觉得泪水就能成为“晋级武器”的另一个原因,在于《舞出我人生》的评判标准不够清晰。中国传媒大学电视学院副院长何苏六坦言看完节目后感到很纠结,“‘舞蹈’、‘人生’都是节目的核心价值和最终诉求,但这两点之间经常会有纠结,导致聚焦点有时候会不清晰。”作为一个具有竞技性质的节目,谁留、谁走必须有一套规则,《舞出我人生》采取专业评审和大众评审团分别评判的方式已属公正,可专业水平尚能分出高下,评判梦想就没那么容易了,这也是无法明确给出评判标准的原因所在。

  元素太多看点分散 选手“炒冷饭

  据了解,在去年全国30多档综艺娱乐类节目中,只有一档是本土原创节目,目前的中国荧屏几乎一大半由外来模式主导。而灿星制作之前推出的几档成功节目——《中国达人秀》、《中国好声音》、《舞林争霸》等也无一不是舶来品。这次《舞出我人生》以原创姿态登上央视,也是灿星的首次尝试。可播出过半,专家学者对于这档节目的内容和形式并不满意。在他们看来,虽然能从节目中看到制作方的野心和想法,但呈现出来的结果尚不能与国外的成熟模式匹敌。

  “大杂烩”是不少媒体对《舞出我人生》的评价。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教授陆晔说,她在看节目时也常常感到不满足。“一定要搞清楚:谁在看?在看谁?聚焦点到底在哪里?”何苏六道出网友心声,“节目太像《舞林争霸》、《中国好声音》、《中国梦想秀》、《舞林大会》的综合体,因为看点太多,导致‘失焦’,让观众无所适从,反倒印象不深。” 也有专家提出草根舞者的“重脸率”太高,不少选手此前都在不同的综艺节目中露过脸,难免让观众产生审美疲劳。而《舞出我人生》的不少助梦明星也曾参加过《舞林大会》,很容易让观众没有新鲜感。对此,沈蓁表示,由于国内同质节目太多,选手重叠在所难免,但不管此前他参加过何类节目,只要登上《舞出我人生》的舞台,节目组将尽力展现他未被挖掘的一面。“我们不会去重复,我们希望做出我们对他不同的诠释,以及全新的突破。”

  文/本报记者 祖薇

【编辑:蒲希茜】

>文娱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