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青春片成批走向银幕 或将遭遇“审美疲劳”

2013年06月24日 16:11 来源:山东商报 参与互动(0)

 

  青春片,这个以往多在台湾电影中看到的类型片,如今却成为中国电影观众的新宠。从《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开始,大陆青春片开始“逆袭”上位,票房更是堪比大片。然而光环和鲜花背后,还有一些青春片在经历着“影院一日游”的尴尬。 特派记者 朱德蒙 发自上海

  A 2013年青春片“大发”年

  22日,上海国际电影节“电影频道传媒大奖”举行,传媒大奖主题为“青春电影梦”,影片《青春派》连续入围最佳影片、最佳导演等8项大奖,最终斩获“最佳影片”、“最佳男主角”两个重量级奖项,成为当晚的人气王。早前,亚洲新人奖评委会特别奖获奖影片同样是青春题材影片《初恋未满》。此外,本届上海国际电影节期间众多新片剧组齐聚上海,这些不同类型的电影剧组中,青春题材影片以数量获胜。

  2013年,据统计,仅上半年就有《甜蜜18岁》、《致青春》、《大野狼与小绵羊的爱情》、《中国合伙人》、《分手合约》、《逆光飞翔》、《全城高考》等十几部青春片上映,其中赵薇执导的影片《致青春》更是收获近7亿票房。

  青春片魅力在2013年大银幕的风生水起,也让青春片市场开始潮涌。《小时代》、《初恋未满》、《青春派》、《被偷走的那五年》、《听见下雨的声音》 等多部青春片蓄势待发,纷纷瞄准下半年中国电影市场。而已经在上海国际电影节期间点映的影片《小时代》,凭借超强的好口碑或可能在6月底7月初冲击国产青春片票房全新纪录,青春片也注定成为2013年大银幕最大的胜利者。

  B “接地气”让青春片迅速蹿红

  国产青春片如此受青睐,在中国电影市场绝对是“少见”的景观。以往,内地观众提起青春片首先想到的必然是台湾青春片,如经典的《九降风》、《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男朋友·女朋友》 等等。内地导演拍青春题材影片尽管不乏让观众印象深刻的经典之作,如国际大导演张艺谋的《我的父亲母亲》、《山楂树之恋》等,然而当大导演转行国际化商业片道路,内地青春题材影片传到第六代导演手中后,虽然也有《十七岁的单车》等影片,但第六代导演们太过单一的“残酷青春史”主题让观众兴趣渐失。

  2013年青春片崛起,博纳电影集团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于冬在上海国际电影节“中国高端电影发展趋势专题讨论”中曾说道,国产片票房在今年形势如此好,因为影片“接地气”。

  事实上,回顾以往内地青春题材影片,之所以被流放在大银幕之外正是因为与时代脱轨。张艺谋为代表的第五代导演们,镜头下呈现的青春大多是“80后”、“90后”们父辈的记忆,与作为当下电影市场主要观众群的“80后”“90后”们时代错位。第六代导演们镜头下的青春,虽然比第五代导演接近年轻观众,然而太过写实的镜头和麻木叙事,让企图进影院“解压”的观众却背负枷锁走出影院,因此对于青春片的兴趣越来越淡。反而,重视情感表达、镜头精美的台湾青春片很快打入并占领内地青春片主流市场。

  2013年,《致青春》 的上映终于让观众耳目一新。有观众曾如此评价国产青春片,“与以往内地青春片相比,当下青春片在讲故事上很少说教,重视情感没有压力,主题更为广泛,不再将‘青春’与‘残酷’嫁接,而是用当下人的视角去回忆那些美好的东西。”影片《青春派》 导演刘杰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也表示,为了更加贴近90后的真实生活,自己曾经在北京某中学“卧底”14个月。

  C 爆红过后前景慎思

  青春片火爆2013年中国大银幕,观众看到了《致青春》、《中国合伙人》等影片的成功。但很难有观众想到其实在这些影片大红的背后是更多青春片的落马。

  6月上映的影片《逆光飞翔》,曾被《青年电影手册》评为2013年年度华语十佳影片奖,然而与奖项和好口碑相比,影片在内地上映后票房惨淡,同样还有台湾青春片《大野狼和小绵羊的爱情》。事实上,台湾票房影片《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在内地票房也并没有出现如台湾电影市场那般的成功“逆袭”。电影上映时,有网友甚至在网上列出影片票房难现奇迹的几大理由,理由之一是“内地观众能够看懂多少台味青春范儿电影”,“所谓台味,存在于电影的偏好,语言,文化取向等各方面,很多元素在港台地区也许能够获得很大的共鸣,但在内地,很多人可能都看不懂,更不用说会着迷了。”

  其实,与有着一代人回忆的国产青春片比较,台味浓的台湾青春片被淘汰也是情理之中。早前,《致青春》导演赵薇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一再强调自己拍的是“真正属于内地人的青春片”。“这是中国式青春的集体回忆,每个观众都能从中找到自己或者身边的影子,太有共鸣了。”有网友表示,“煤气罐、热水壶、阶梯教室自习、毕业时的歇斯底里……是我们独有的回忆。”

  当然,除了台湾青春片,还有着相当一批的国产青春片被观众淘汰。当《致青春》成功后,越来越多的投资方把目光瞄准“青春片”。当青春片开始成批的走上大银幕时,“审美疲劳”或许将成为青春片接下来不可避免的命运。

  此外,青春片能否取代在中国最有票房号召力和类型最为成熟的武侠功夫片还是未知数。如同台湾青春片难以打入内地电影市场一样,国产青春片能否帮助中国电影走出国门,面对好莱坞大片的冲击更是难以保证。在内地票房过5亿的影片《北京遇上西雅图》,香港遇冷便是最好的例子。

【编辑:刘欢】

>文娱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