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揭秘日本音乐未被网络下载“摧毁”几大原因

2013年08月30日 14:26 来源:中国文化报 参与互动(0)

  陈贤江

  日本将取代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音乐市场,是今年全球音乐产业的一大热门话题。根据早前IFPI公布的数据,2012年日本音乐产业的规模是44.2亿美元,仅次于美国的44.8亿美元,名列第二。但考虑到美国音乐产业去年下滑了0.5%,而日本音乐产业增长了4%,如果这一趋势继续保持下去,日本无疑将在今年年末成为全球第一大音乐市场。

  不过,我们并不能因此得出结论说日本音乐没有受到网络下载的冲击。实际上,与世界其他地方一样,日本音乐产业这些年来也受到音乐数字化的强烈冲击,日本音乐市场已经从巅峰时的64亿美元(2000年)降到了现在的44.2亿美元,产业规模缩水了近1/3。只不过,相比美国音乐产业从2000年的140亿美元降到现在的44.8亿美元,日本还算是幸运。而且,与美国和英国市场的数字音乐下载逐年上涨不同,数字音乐在日本却是在下降——去年日本数字音乐的下载量下降了25%,完全反全球潮流而动。为什么数字音乐在日本并没有像在其他国家那样给传统唱片业以毁灭性的打击?

  消费习惯不同

  所谓数字音乐对传统唱片业的冲击,其实是消费方式和消费习惯的转变。听众从消费实体唱片转为消费数字流,于是整个传统音乐产业就受到了冲击。

  但是,过去10年来,虽然也有非法下载现象的存在,虽然iTunes早早进入,但日本的传统唱片业并不像美国那样受到很严重的冲击,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在日本,偶像消费是音乐产业非常重要的一环,而日本消费者对于偶像忠诚度非常高。正如曾在日本MTV工作17年的Alan Swarts所说,疯狂的粉丝会愿意去购买1张专辑的3种不同版本,也难怪AKB48偶像团体一直保持着较高的实体唱片销量。

  而且,偶像艺人实体唱片的二次开发(再版或改版等)就是去年日本实体唱片销售增长的重要推动力。这种情况在英美比较少见,欧美听众消费作品多于消费偶像,英美的偶像也不如日本偶像有着那么强的统治力。

  传统唱片业

  对于整个行业的严格控制

  仅仅看到粉丝的力量是不够的,中国也有疯狂的粉丝,为什么市场还是那么惨淡?原因就在于传统唱片业对整个市场失去了控制。这种情况在日本就没有发生。无论是在版权管理、销售渠道,还是消费习惯的引导上,日本传统唱片业的巨头们都控制得非常严格,这就让新生的数字音乐无机可乘。

  以iTunes为例,在日本,下载一首歌曲的费用平均是250日元(折合2.5美金),而在美国,下载一首歌只需要0.99美金。250日元在日本的二手唱片店里可以买到一张唱片了,坂本龙一全新的经典唱片最便宜1000日元即可买到。因此,250日元买一首歌曲对于消费者而言是不太实惠的。这可能就是数字音乐市场在日本没能发展起来的原因之一。这正体现了日本传统唱片业对渠道的控制力,唱片公司明白得很,数字音乐的价格一降低,实体唱片就会受到冲击。

  除此之外,控制还体现在严格的版权管理上。日本可能是对版权控制最为严格的国家,除了高额的版权使用费,非法上传和下载都会受到严厉的法律制裁(上传的获刑最高可达10年拘役)。在严格的法律保护下,版权方采取了“消极”的措施来抵制数字音乐的入侵。比如日本SONY就对iTunes采取了非常强硬的“抵制”政策,直到去年年底才允许iTunes在日本销售SONY旗下艺人的音乐。

  日本有着足够多元和细分的音乐市场

  除了偶像消费,日本还有足够多元和细分的音乐市场。流行、摇滚、电音,现场、音乐节及其衍生品CD和DVD,唱片公司可以开发出足够多的产品来供消费者选择,让市场一直保持着一定的活力。中国的音乐市场则相对单调,一旦受到冲击,就比较容易崩溃。

  多元和细分的市场又培养了日本听众非常高的音乐需求。去过日本唱片店的朋友无不被唱片种类之多之全所震撼,这就足以说明日本人对音乐的需求之高。市场是由需求决定的,需求越高就越能保证市场的繁荣。加上前面所述的两个原因,在网络几乎普及的情况下,日本音乐产业实体销售却没受到音乐下载太强烈的冲击也就不足为奇了。

【编辑:鲍文玉】

>文娱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