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周润发“裸捐”好处多:既留美名又可避税

2013年11月15日 16:36 来源:新民晚报 参与互动(0)

  香港影星周润发几天前宣布裸捐获得一片赞誉声,同时,也有人给发哥算了一笔账:他目前持有的多处房产,再加上片酬等,身价超过8亿元人民币,按照香港的“超过750万港元缴纳18%”的遗产税征收税率,需缴纳高达1.4亿元的遗产税。考虑到发哥夫妇膝下无子,舆论普遍认为裸捐是一举两得之举。遗产税历来是富人们担心的话题,前不久,“国务院参事称遗产税写入十八届三中全会文件草稿”乌龙事件的发生,使得因深圳辟谣不会首先开征而刚刚平息的遗产税话题再度引发大家关注。

  发哥或需缴纳1.4亿元遗产税

  最早的遗产税始于古罗马帝国,距今2000年,而现代意义的遗产税则始于400年前,各国征收遗产税的规定各不相同。香港规定,个人遗产超过500万港元(折合人民币320万元)就要缴税,税率采取累进制,遗产越多,税率越高。价值在500万港元至600万港元之间的遗产税率为6%,600万港元至700万港元为12%,700万港元以上则为18%。按照这个规定,周润发需缴纳的遗产税约为2亿元港元,折合人民币1.4亿元。

  1.4亿元人民币的高额税费,在普通人看来无疑是天文数字,然而,在全球富豪的遗产税缴纳记录中,这还只算是“毛毛雨”。2010年,台塑集团创办人王永庆身后的遗产税达到119亿元新台币(折合人民币约为25亿元),创下台湾地区的最高纪录,因为数额实在太高,继承人不得不“分期付款”,首期缴纳总价值约为22亿元新台币的土地、股票和债权等财物。

  各国政策不同引发富人改国籍

  今年3月,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收入分配研究院发布的《遗产税制度及其对我国收入分配改革的启示报告》指出,通过对全球188个国家的信息收集和检索,发现有114个国家开征遗产税或对遗产课征其他税收,占比超过6成。其中,经合组织成员国对遗产征税的占比为91%,美国、日本最近都加大了对遗产继承的税收调节力度。

  正是因为遗产价值与税率成正比,而各国的征收与否和税率都有不同,所以,富豪们往往会考虑转移财产、改变国籍等种种避税手段。法国国宝级演员热拉尔-德帕迪约等欧盟国家名人为避税加入俄罗斯、比利时等国国籍,这些情况一经媒体曝光,都引起了公众关于这些名人“不爱国”等批评。

  遗产税在我国并非新税种

  近几年来,随着经济发展,遗产税话题也在我国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俏江南老板张兰等富豪落户加勒比岛国等境外国家的新闻也屡屡引发争议。据法律专家介绍,其实,遗产税在我国并非新鲜事物,2004年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遗产税暂行条例(草案)》早已明文规定,遗产税的免征额为20万元,为鼓励用于慈善事业,遗赠人、受赠人或继承人捐赠给各级政府、教育、民政和福利、公益事业的遗产可以不计入应征税遗产总额。《暂行条例》对遗产税的征收方法、范围等也都有明确规定。只不过,因为并未实际执行,导致不少人误解,以为遗产税是这两年才出现的新税种。

  学者认为遗产税开征宜慎重

  这几年来,有关遗产税开征话题在不少城市传出,最近的一次是2012年底深圳举行“两会”期间,就像模像样地出现“深圳率先试点征收遗产税”传闻,有些保险公司甚至开始炒作概念,鼓动大家购买保险来避税,后来,经过深圳地税局和深圳市市长几度辟谣才刹住流言。

  最近,又传出一则新闻称,国务院参事、中央财经大学税务学院副院长刘桓透露,征收遗产税被写入十八届三中全会文件草稿。有了“今年2月,国务院已同意并转发国家发改委等部门《关于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若干意见》,研究在适当时期开征遗产税问题”消息的铺垫,这则新闻显得更加确凿。然而,后来刘桓公开辟谣说,自己从未接受记者采访,开征遗产税只停留在学术讨论阶段。对此,不少法律界和经济界人士分析认为,在某个地方先试点的可行性不大,否则可能会造成集中出现财产转移乃至移民潮,对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都不利。

  而且,如果不落实财产实名申报、物权实名登记制度建设及执行等硬件条件,遗产税征收很可能无法避免有漏网之鱼。刘桓本人在辟谣时也表示,“我个人认为,目前推出遗产税时机并不成熟,还需要过三四十年才可行。”他说,我国房产的70年产权政策使得房屋无法传代,这会给征收遗产税带来难题,征收遗产税也不符合当前中国的养老模式。但也有学者认为,征收遗产税可以避免财富过度集中,平衡纳税人心理,鼓励自我创造财富,有利于社会公平目标的实现。

【编辑:耿庆源】

>文娱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