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评《私人订制》:展现“50后”导演的无奈

2013年12月25日 16:35 来源:新商报 参与互动(0)

  《私人订制》的内在质量,不但连春晚小品的水准都达不到,甚至笑果也不及质量稍好一点的微电影。三段式结构更加让人想到拼凑、嫁接、生硬等关键词。也许作为商业片来说,冲着观众对王朔、冯小刚、葛优这个国内最佳喜剧组合的期待,票房也不会太差。但这部冯小刚五十五岁时“订制”的作品,的确已经成了他的一次“危机”。

  不仅仅是冯小刚,同为内地“五零后”导演也大多面临一种双重危机,即,创作上的危机和个人内心世界空洞或无法表达的危机。

  陈凯歌在近年拍出过佳作《梅兰芳》和《赵氏孤儿》,经过对精神世界的探寻和票房上的不理想,又迅速滑落到拍了一部《搜索》,讨巧和迎合市场,令人也再度怀念起那个拍出《无极》超级烂片的陈凯歌。

  张艺谋不是吗?从《山楂树之恋》的平淡到《三枪拍案惊奇》的凌乱,张艺谋甚至已经完成第二层蜕变:第一层即为他摆脱了“第五代”反思和先锋姿态,拥抱了市场需要的“华语大片”,制造了第一轮华语大片大跃进;第二层蜕变即成了艺术上诉求无法满足、商业上失败的形象。即便在《金陵十三钗》中铆足了劲,也没能阻止他与张伟平这种合作伙伴闹掰,更没能阻止“国师”对于自己前期创作上的反思和纠正。

  可是正当我们关注和寄期许张艺谋的新作《归来》时,传来的又是导演生活中的八卦,那些言说以及道歉和回应,对于创作者来说只能是一种消耗,对于观众来说更多的也是“呵呵”吧。

  作为“五零后”,不但应该是各个行业的中流砥柱,还可以是晚辈人的引领者,你看看欧美日韩包括港台这些年电影发展就知道,承前启后几乎是艺术创作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境条件。

  即便不拿詹姆斯·卡梅隆、科恩兄弟、蒂姆·波顿、阿莫多瓦、拉斯·冯·提尔、李沧东这样成功且活跃的外国“五零后”作比较,你也能得出我们内地最应该出成绩和发扬传帮带作用的导演,仍处于尴尬阶段的印象。艺术、技术、商业,永远是衡量一名导演的标准,在这上面的表现出的创造力和活力,是我们鉴定一名导演的尺子,张艺谋、陈凯歌、冯小刚这些导演,要么在解释自己的生活,要么在筹备下一场盲目而唐突的“战争”,再不然,就骂一骂、泄泄气抱怨生活和工作,反正什么中坚或者德高望重别想着我。

  身居高位不作为,用来形容我们这代导演的整体形象不一定合适,可是再看看港台的王家卫、杜琪峰、徐克、李安、蔡明亮这些同为华人“五零后”的创造力和对电影的执着劲儿,肯定也会觉得张陈冯所做的贡献跟他们的身价和排场不匹配。王家卫在通过自己的实践,制作令人惊奇的作品,某种意义上他跟总是泛出一股狠劲儿的杜琪峰一样,对自己的工作保持强势的好奇和不满足,这是创作者必不可少的心态。至于蔡明亮的坚持和顽强,以及李安的多变和驾驭能力,也无不是建立在他们对电影的铿锵有力的理解和饱满内心世界的基础之上。

  疲软有时候只是表象,表象背后更多的应该是时代宏大背景下的无奈和力所不逮。张陈冯虽然位高权大,但也不能抽身离开摆脱世事。中国电影不得不迎接这些导演本来应该的巅峰期却出产了不尽人意作品的现状,观众也只能远望诸如审查制度、市场畸形发展等前提,进而一次次陷入对内地电影的失望乃至绝望中。(朱白)

【编辑:宋宇晟】

>文娱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