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贺岁档警匪片唱主角 题材怀旧和创新难抉择

2014年01月03日 16:06 来源:北京晨报 参与互动(0)

 

  2013年的贺岁档比较特别,枪声一片,笑声难得;警匪片唱主角,喜剧片退居二线。从去年11月底开始,就有《扫毒》、《风暴》、《警察故事2013》三部香港与内地合拍的警匪片接踵上映。据不完全统计,截止到去年12月31日,这三部警匪片已经取得了超过8亿的票房。今天,另一部警匪片《救火英雄》又将同观众见面了。《救火英雄》的导演郭子健曾是2013年票房冠军《西游·降魔篇》的执行导演,由谢霆锋、余文乐、任达华等华语影坛当红明星组成的主演阵容也相当有票房号召力,加上元旦之后的档期空间比较大,院线人士颇为看好《救火英雄》的票房前景。

  怀旧和创新难以抉择

  表面上看,以《扫毒》为首的这批香港与内地合拍的警匪片成了贺岁档的“霸主”,风光无限,让警匪片这一片种大大地扬眉吐气了一把,也大有重回上世纪末香港电影黄金时代的势头。然而,实际情况并非如此。去年11月底以来上映的这4部警匪片中,有两部是靠打“怀旧牌”挣钱。由陈木胜执导,张家辉、刘青云、古天乐主演的《扫毒》是向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经典港片的各种致敬,结尾铺天盖地的枪战则是对吴宇森《英雄本色》的效仿;《警察故事2013》,从片名就可以看出与成龙的关系,打着“警察故事”系列电影的旗号,讲了一个内地公安好爸爸的故事。4部警匪片的另外两部:《风暴》和《救火英雄》虽然打出了“特效牌”——一个将香港变成了警匪激战的战场,一个让香港陷入一片漆黑的恐怖之中——但两部电影的主演都是观众熟得不能再熟的“老面孔”。这也折射出发源于香港的警匪片如今面临的尴尬境地:一方面靠打“怀旧牌”,卖卖情怀也能赚到钱,只是不知道这“老本”还能吃多久;另一方面想要创新也不容易,投资大了票房压力也大,只好用已经获得市场认可的老面孔,却没有更多的心思和精力去培养新人。就像站在十字路口的一队旅人,面前的哪一条路都不是坦途,于是他们分成几队去不同的岔路上探索,内心纠结着、小心尝试着。

  警匪片的必然选择

  2003年CEPA(《内地与香港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的正式签署,使得港产片可以进入内地市场,而后迎来了香港与内地合拍片的时代。警匪片之前,香港电影人已经在与内地合拍领域尝试过其他的类型,包括喜剧片、歌舞片、古装大片等,市场的反响都比较平淡。究其原因,与内地展开合作之后,香港电影人逐渐发现,他们擅长的几大类型电影都拼不过内地电影人。拍鬼片是无法通过内地审查拿到发行放映许可证的;拍古装武侠片呢,又拼不过内地的资金和外景地。就算香港有出色的武指,在两地合作开展之后,内地导演也可以雇他们来为自己工作;拍喜剧片的话,则存在普通话和粤语的语言文化差异,港产喜剧片的很多笑点在经过普通话配音之后就消失了,因此难敌扎根内地的冯小刚……数来数去,香港电影人只有在拍警匪片上是独具优势的。首先,在内地电影市场上,警匪片这个类型根本不成气候,自然也不会有激烈的竞争。其次,上世纪末遍及内地广大二三线城市的录像厅为香港警匪片培养了一大批观众,这批观众而今恰好处在三四十岁的消费黄金年龄。再次,就拍警匪片而言,香港电影人比内地电影人有经验得多,而且他们可以把故事背景放到香港,这样一来他们会得到比内地导演大得多的发挥空间。例如可以安排警察是个反派;可以让警界高层上演内斗;还可以让犯罪分子给香港来一次恐怖袭击,让整个城市陷入灾难状态。

  正如香港电影研究者魏君子所说,警匪片是香港电影人立足内地的最后一战。征战内地电影市场多年的香港电影人,在终于认清了自己的主攻方向后,连续用擅长的警匪片向内地电影市场发起冲锋,如2012年的《寒战》、《窃听风云》系列等,2013年则出现了合拍警匪片称霸贺岁档的情形。

  香港电影人的确擅长拍警匪片,但跟风也是如影随形的痼疾。十年前的《无间道》火了之后,几乎每部港产警匪片都玩卧底游戏,一路玩到现在。2012年一部有点新意的讲警界内斗的《寒战》火了之后,又引发一轮玩创新的跟风。如今的电影观众群里,有不少都是在上世纪末录像厅看香港警匪片成长起来的,因此“怀旧牌”只要打得到位,情怀推销得得当,赚钱并不难,毕竟有经典“旧片”打底呢。如果想要玩创新确实有风险,好莱坞大片看多了的观众对于一般的“新”也提不起兴趣,弄不好一大笔投资就打了水漂。然而如果不创新只怀旧的话,“旧”总有被“怀”腻了扔到垃圾堆里的一天。对于警匪片的创作者而言,怀旧还是创新,这的确是个问题。

  创新有风险,被逼上梁山

  不管是在叙事手法上创新,还是在拍摄技术上创新,最终都体现为电影成本上的屡创新高。著名制片人、安乐电影的老板江志强认为这种成本上的“创新”是一种逼上梁山。

  相较于创新,怀旧其实是更容易也更安全的。拍了部怀旧的电影,靠着被怀旧的那些经典老片在市场上赚点钱并不难。即便赚不到钱,也能收获一片赞美:“真是有情怀啊!”刘德华投资的《打擂台》,怀的是李小龙时代的旧,票房没有大赚,却得到金像奖最佳电影奖。2013年贺岁档上映的《扫毒》,怀的是吴宇森的旧,《喋血街头》、《英雄本色》的粉丝都能在里面找点共鸣。《扫毒》卖了1.84亿,也招致了不少批评,例如该片是各种香港老片的拼贴等。但导演陈木胜给自己找了个更加“高大上”的说法:“我十分怀念吴宇森《英雄本色》时期的香港动作警匪片,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是动作片最好的时代,我这一代也可以把动作片的优秀传统传承下去”。同样在贺岁档上映的《警察故事2013》,片名就是一种怀旧,意在勾起热爱成龙“警察故事”系列电影观众的兴趣。该片截止到2013年12月31日票房达到3.4亿元,刷新了警匪片的票房纪录。

  “怀旧”固然很流行,打着“创新”旗号的警匪片也不少。2012年底上映的《寒战》就是这样一部作品。《寒战》摆脱了警匪片的传统叙事手段,用警界高层的内斗来代替警匪之争。该片上映后大获成功,被认为是继《无间道》之后最好的警匪片;2013年4月上映的《毒战》,是杜琪峰与内地合作的创新之作。杜琪峰此前被称作“留守香港的导演”,他之前拍摄的警匪片港味儿十足,但甚少在内地上映。然而《毒战》上映后却没有名利双收,评论认为这部电影“三观”正确但风格割裂,后半段有杜琪峰风格,前半段则像是高群书的手笔;2013年12月12日上映的《风暴》、2014年1月3日上映的《救火英雄》也是打着“创新”旗号的警匪片。只不过,这两部电影的“创新”并没有涉及电影叙事的核心,主要体现在技术方面。《风暴》的导演袁锦麟认为,该片最主要的创新之处体现在大场面上:片尾直接把中环炸掉了。“以往的警匪片都是在闹市开几枪,就转到郊区或货仓去打。这次我们把这个类似灾难片的大场面嫁接到警匪片里。”袁锦麟说,为了展现炸掉中环的场景,剧组特地在旧启德机场按照1:1的比例搭建了中环实景。至于《救火英雄》,导演郭子健认为影片的创新在于对火灾现场烟的展现。“我有一个做消防员的朋友,他告诉我以往消防题材电影里的火灾场景都是假的,因为火灾现场其实是看不到火的,只看到满眼的浓烟。所以这一次我想用完全不一样的特效方法去做烟的效果。现场我们会放一些有恐怖感气氛的烟,后期再通过特效来完成。特效是我们很大的挑战,做出来跟我们之前看到的完全不一样。”

  不管是在叙事手法上创新,还是在拍摄技术上创新,最终都体现为电影成本上的屡创新高。著名制片人、安乐电影的老板江志强认为这种成本上的“创新”是一种逼上梁山,警匪片成本的增加在未来是没有办法改变的。“我们会越来越依赖中国内地的市场,不管是故事还是其他方面都会照顾到内地观众。而内地观众对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电影的制作费会越来越贵。”魏君子也认同江志强的说法,他指出以往香港电影市场的萎缩导致港产警匪片的大场面动作戏受到经费的限制,格局越做越小,而内地的主流观众是看好莱坞大片长大的,再看小格局的警匪片会看不进去。“现在光靠体现人性故事的电影已经不能吸引到一般的年轻观众。警匪片不能投机取巧,一部好的警匪片不仅要有好的文戏,武戏也十分重要。”

  熟脸有市场,新人难出头

  “演员也有票房号召力不同的分别。制片人为了保证票房,只会用最当红的那批演员,这点是不会改变的。而且演员的成长,需要时间来验证。”

  对任何一个类型的电影而言,除了题材、技术上的创新,人才方面的创新更加重要。香港警匪片与内地合拍之后,的确题材更多元、格局也更大、技术更先进,但在电影人才,尤其是演员方面却缺乏新意,来来回回都是刘德华、成龙,要么就是刘青云、古天乐、张家辉、梁家辉、吴彦祖、谢霆锋这些熟脸的各种排列组合,以至于有不少观众都分不清楚《窃听风云》、《扫毒》、《逃出生天》分别是那几位主演的。当“熟脸”长期垄断了整个电影市场,新人想要出头就更加不容易了。

  面对演员人才的断层,有人在发愁,有人无所谓。成龙就一直在愁自己没有接班人。他的新片《警察故事2013》票房轻松卖过3亿,他却只当票房是“过眼云烟”。“只要不是零票房就行,我的电影除非在内地卖了100亿,否则我不去关心的。”成龙强调相比不断飘红的票房数字,他更希望看到新人在未来更多地出现。“我就想有一天,在电影里我应该是坐在办公室里的那个人,而推门进来的人是房祖名这样的后辈。”成龙希望通过拍一些不一样的电影,给新人提供表现的机会。他在《警察故事2013》中就“弃武从文”,打得少了,内心戏多了。成龙说:“香港电影有这个传统,每一个电影系列都会随时变化,让新的演员有机会出现,随后成为明星。比如《黄飞鸿》,就有关德兴、李连杰、赵文卓这些新人出来。只有新人不断涌现,电影才有未来。《警察故事》未来也要这样!”

  刘德华也在为演员人才断层忧心忡忡。他在《风暴》里力捧自己公司的林家栋上位,可惜林家栋还是欠缺一点火候和运气。刘德华认为,电影片方不能习惯性用一些“熟脸”,需要给新面孔一些机会。他回忆:“好几年前,我去找电影老板说张家辉演戏不错的,不如安排我跟他演一部戏吧。那会儿张家辉还没有演《线人》。结果他们劝我:‘我还是安排吴彦祖跟你合作吧,或者古天乐?’但是你看现在的张家辉。”

  《扫毒》的导演陈木胜就对用“熟脸”没什么心理障碍,他认为用谁跟导演的个人情怀有关,同时也是市场的选择。“这次我选他们三个(张家辉、刘青云、古天乐),是因为个人情怀。而且我觉得是市场决定了一切。如果他们演技好,票房好,观众又喜欢,那么找他们是没问题的,观众会继续爱他们。”《窃听风云》系列的监制尔冬升也直言,自己比较喜欢用吴彦祖、刘青云、古天乐这几个演员。而现阶段备受导演“宠爱”的张家辉站在投资方角度实际地分析:“如果不找我们演,投资方可能就会赔钱!”导演王晶既喜欢拍“很俗”的喜剧,也喜欢投资有品质但不卖钱的文艺片,同时也热衷于捧红新人。他对于“熟脸”的分析显得更加中肯一些。在王晶看来,当红的演员,在每个年代都是有固定人数的,而新人成长为当红的演员需要时间。“演员也有票房号召力不同的分别。制片人为了保证票房,只会用最当红的那批演员,这点是不会改变的。而且演员的成长,需要时间来验证。”

  晨报记者 杨莲洁

【编辑:蒲希茜】

>文娱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