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综述:于正身后的乱象

2014年04月18日 22:02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中新社北京4月18日电 (记者 高凯)内地当红电视剧制作人于正近来身处风口浪尖——15日,台湾著名作家琼瑶怒斥其新剧抄袭自己之旧作,此后网上汹涌洪流滚滚而来。过半网友加入反于正行列,业内编剧更是发起集体声讨,“于正有难,八方点赞”的戏码盛大上演。

  事实上,早在琼瑶之前,于正的名字就曾多次与“抄袭”相系,然每次均不了了之。

    现年36岁的于正2008年开始以编剧、制片人的双重身份制作电视剧。代表作品有《美人心计》《宫锁心玉》等。他的剧作风格鲜明——美女多,色彩美,节奏快,琼瑶式爱情。每一部都能掀起一片骂声,又总赢得令人羡慕的收视率。几年来经他手捧红的演员颇多,包括大陆当红演员杨幂、冯绍峰。

  此番于正的麻烦中,琼瑶打响了第一炮,此后李亚玲、汪海林等知名编剧纷纷发文声讨。风波之中,除了于正其人的操守与下限,内地电视剧行业中的种种乱象也再一次进入公众视野。

  中国电视剧的总产能在几年前已接近一年两万集,远超美国。同一年度、同一个地方台,两、三部剧故事情节雷同、人物关系撞车、台词“拷贝不走样”的情况屡屡发生。

  多位资深制作人坦言,“情节雷同”的背后是中国电视剧行业“短周期、低成本、高产出”的产业链定式。知名编剧全勇先曾经表示,热钱介入导致电视剧产量猛增,也导致电视剧急功近利,乃至原创精神沦丧。

  剧本作为一剧之本,首当其冲成了“烂片”的“烂根”:一方面是“抄袭”事件频频出现,另一方面,即便坚持了原创,真正完整踏实的剧本也变得愈来愈稀缺。

  著名演员海清曾在接受《南方周末》采访时她披露,“很多时候很多戏都是在没有完整剧本的情况下上马,临到拍摄,演员手里竟只有大纲,台词只能现场发挥。”

  剧本之外,电视剧的其他制作环节在此高速高压之下也很难有质的保证。著名编剧兰小龙曾直言,“十年前,六、七成运营成本用在拍摄上,做一个逼近真实的虚拟戏剧世界。现在电视剧行业越来越商业化,请明星的成本越来越高,再也不可能把60%-70%的运营成本用在拍摄上了。”

  这方面于正似乎也深有体会,他曾表示一心要身兼编剧与制片人,就是希望自己的戏在拍摄环节得到充分保证。于正的戏之所以能红,与其全方位为剧本、主演服务的精美包装(包括道具、布景、服装、音乐等等)不无关系。某种程度上说,于正的戏在某些制作环节上确实做到了精心用力,保证了质量。

  然而,电视剧虽是商品,但归根结底仍是要打动人心。

  当整个大环境变得急功近利,所谓操守与诚意也逐渐变成奢侈品。这或许也是近年来内地电视剧类型层出不穷,明星愈发光鲜,但总是令人感觉缺点什么的原因。

  于正应早已深谙电视剧行业中丛生的乱象,外界的种种指责似乎从未给他造成真正的困扰,“在这个圈子里,名气才是你实现理想的最好保护伞。”

  然而这一次,他遇到了名气更大的琼瑶。

  对于此次风波最终将演变成又一次“不了了之”,还是两位编剧的对簿公堂,外界拭目以待。

  可以肯定的是,于正身后的那些乱象,无论如何不会就此终了。(完)

>文娱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