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黄渤曾担忧陈可辛新片剧本结构:商业片的大忌

2014年09月04日 11:31 来源:滨海时报 参与互动(0)

  “这个片子的结构很特别,甚至开拍前编剧和几位主演也劝过我,担心观众难以接受。”几天前,陈可辛谈及新作《亲爱的》之时还曾流露出这样的担忧,虽然在威尼斯电影节收获了外国观众长久的掌声,但对于内地观众,他仍旧怀着一颗忐忑不安的心。直到前晚,清华大学首映落下帷幕。一切都无须多言,贯穿全片遍布大厅各处的啜泣之声,以及片尾字幕尚未结束就被圈内媒体同行刷屏般充斥的自媒体平台,已足够让陈可辛内心的那颗石头平稳落地,“片中每一个节点,我都听到了那些反馈的声音。”

  拒绝煽情难抑泪点

  《亲爱的》改编自2011年广受关注的“彭高峰寻子案”,陈可辛坦言当自己第一次看到这个新闻纪录片的时候,就被深深感动了,“一定要拍出来。”但随后,他发现对于这样的故事,自己并没有任何经验,“拍之前,我担心几个问题。一是能否过审;二是别人会不会也拍;三是作为一个商业片导演怎样处理这样一个文艺的故事。第一个担心,顺利解决。第二个,虽然刘德华在《失孤》中扮演了和黄渤同样的角色,但那个片子综合了更多打拐事件,和我们完全不同。而最后一个,我的办法,就是寻找大牌演员。”但在与两位主演赵薇、黄渤最初的沟通过程中,他却碰了钉子。

  据陈可辛回忆,黄渤的担忧是剧本的结构,“‘导演,你确定要这样拍?这是商业电影的大忌。’这是他看过剧本后跟我说的第一句话。”正如陈可辛所言,《亲爱的》完全颠覆了观众熟悉的电影结构,男主角黄渤“找孩子”的故事篇幅过半就以大团圆收尾,而这时,女主角赵薇才刚刚登场,更将观众引入了打拐事件中犯罪人的内心世界,“这个戏结构很怪,对观众来讲很不习惯,看到一半把你扔到另一个角度,去看同一个事情。但这,却是我最想要的,是当初看纪录片最打动我的地方。”最终,在陈可辛的坚持下,曾经持反对意见的黄渤和编剧张冀都做出了妥协。

  当影片首映落幕,陈可辛的坚持得到了回报。整体看,《亲爱的》改变了观众对打拐题材的表面认知,将更深层次的思考抛给观众。在这一过程中,陈可辛也发挥了自己最为擅长的一面,对感情宣泄点进行平均分配,绵里藏针般将虐心的故事一段段送入观众内心,“揪心,但还得不到发泄,很难受”——这似乎成了观影结束后最多的声音。

  “我不介意一部电影让人哭,但打拐这个题材力量太大,我必须要克制,不能煽情。”无疑,陈可辛不仅达成了目的,还成功虏获了观众的心。

  演技爆发演员获赞

  黄渤担心剧本结构,而据陈可辛透露,看过剧本,赵薇的第一反应是建议导演启用非职业演员,“她推了我两个月,我才等来再次谈的机会,我给予的回应,就是微调剧本让她更有信心,帮她克服忧虑。”忆及此,赵薇表示,自己最初担心这个角色和自己差距太大,“看过剧本之后,我感觉到了很大的压力,这个角色很有难度,这个大家认识的之前的我有很大关系,差距太大,塑造起来很困难。”不过,恰恰是这句“很困难”,却几乎成就了作为演员的赵薇,在媒体眼中最高的评价。首映过后,很多媒体都将她视作未来各大华语电影颁奖礼影后的最强力竞争者。媒体的声音,自然逃不过陈可辛的耳朵,但对此他却露出了迷信的一面,“我不想说的太多,人们说多了,人家不给。我只想说,这次是赵薇演技的全面爆发,让我匪夷所思。而拿奖,能拿多少都是命。”

  事实上,不仅赵薇,黄渤、郝蕾、张译三人的表演也都被媒体记者一致定义为“突破”。“成长。随着年龄的增长,我希望能接到不同类型、风格的戏,拓宽自己的戏路。”解读谦逊,但熟悉黄渤的人都知道,出道之初他的《上车,走吧!》和《生存之民工》都是纯粹考验演技之作。在有了足够名气的今天,再次回归文艺路线,无疑让黄渤有了竞逐影帝的资本。(记者 王淞 北京摄影报道)

【编辑:耿庆源】

>文娱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