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近30档喜剧真人秀消亡 业内:选手难找、创意缺乏

2014年11月13日 09:18 来源:金陵晚报 参与互动(0)
近30档喜剧真人秀消亡业内:选手难找、创意缺乏

  都说2014年是“喜剧元年”,包括《超级笑星》、《笑傲江湖》、《喜剧之王》在内的近30档喜剧真人秀节目扎堆在上半年井喷。近30档同类节目爆发之后,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上演了“大逃亡”,到年底时只剩下《超级笑星》升级篇等为数不多的几档还在苦苦挣扎。

  那么问题来了,喜剧节目的瞬间蜂拥又快速消亡究竟是何原因?在观众明显对喜剧节目需求量只增不减的背景下,内地的喜剧节目到底该走向何方?记者为此采访了多位业内人士,试图为大家解读内幕还原真相。

  □金陵晚报记者 甄俊

  现象

  30档节目

  消亡殆尽

  2014年伊始,继音乐唱歌选秀节目、亲子真人秀节目大热荧屏后,喜剧栏目俨然成为各大卫视与视频网站新一轮的竞争焦点——安徽卫视的《超级笑星》、东方卫视的《笑傲江湖》、湖北卫视的《我为喜剧狂》、浙江卫视的《中国喜剧星》……数据显示,本年度有近30档喜剧节目横空出世。

  不过让人惊讶的是,在第四季度各大卫视的节目编排中,记者只看到安徽卫视《超级笑星》升级篇等极少数喜剧节目的踪影,而其他卫视的喜剧节目统统消失。这种“大逃亡”现象,在内地综艺历史上尚属首次!对于之前扎堆原因,分析人士表示:“之前音乐、相亲、情感各种节目做了个遍,观众对喜剧的渴望从未停止,从电视的发展和观众的需求,都促成了蜂拥的原因。”

  解读

  各种困难始料未及

  既然喜剧节目有受众群市场空间大,广告金主又愿意埋单,那为什么还会有如此强烈的降温现象呢?某喜剧节目制作人黄欣形象地比喻道:“在我看来,喜剧节目就是朵带刺的玫瑰,好看,但想摘到手没那么容易;它又似人生果,谁都想吃,但要吃到肚子里很难。”

  难点一、选手难找

  14套景,15个段子,1270件道具,90分钟时长,1天录制时间,准备时间只有7天,某喜剧节目的执行制片人刘建立时常面临这样苛刻的任务。

  不过,喜剧节目除了技术上的制作难度外,最让人头疼的还是缺人才。《超级笑星》升级篇导演组透露,为了筹备该节目,节目组提前一年开始找选手,走遍全国40多个城市进行面对面地“人肉搜索”,进行了20多场海选,“就算找来了,也还得面临选手被其他节目挖角的危险。”对此,《笑傲江湖》工作人员也叫苦不迭:“我们的选手都是导演一个一个从人堆里面扒出来的!”

  某喜剧节目制作团队负责人告诉记者,喜剧节目为了找选手,至少接触了各家电台的主持人、夜场演员、各个小团体,他们用一年的时间面试了起码500到600名选手,最初为首次录制储备了将近70位选手。

  难点二、创意缺乏

  喜剧节目不仅对选手要求高,对节目组的制作更是大挑战。黄欣告诉记者:“由于要求所有节目原创性,因此选手带来的节目和段子都要针对这个节目表达的价值观和态度进行重新编排创作,难度相当之大。”

  由于《超级笑星》升级篇大部分选手都是草根,他们的心理素质、抗压能力都很重要,其导演组透露:“有多少个选手,就必须配备多少个创作团队。由创作团队对他们进行一对一的重新打造。因此,创意跟不上才是最大的难点。”

  在如今网络普及的年代,各种网络用语、笑话、幽默段子俯拾皆是,观众的笑点也越来越高。因此选手表演的内容,观众很可能早在网上看过类似的。节目想要出彩就必须再创作,《超级笑星》升级篇一个选手要配3个创意编剧帮其重新包装,各种创意自然就捉襟见肘了。

  分析

  携手培育

  才有出路

  那么,喜剧节目的前景清楚了,难点也知晓了,到底一档成功的喜剧节目应该具备什么样的素质?业内人士分析,喜剧节目有特殊性,不会在短时间内造成话题性和现象级,是一个慢热的类型,需要时间去慢慢培育。

  而对于喜剧节目逆流而上的方法,《超级笑星》升级篇的导演组认为,首先必须要营造笑星产业,“也就是除了喜剧节目本身以外,节目的内容及选手都应该为我所用,这样这档喜剧节目才会有延续性。”比如,《超级笑星》火了之后,2014安徽卫视春晚语言类节目的比例大幅上升,特约主持人和多数语言类节目的演员均来自这档节目。

  除此之外,打造选手也很重要,很多选手在参加完地方卫视的喜剧节目之后,又继续转战央视的《星光大道》、《我爱满堂彩》以及相声小品大赛等,很多新秀都斩获颇丰。因此也有业内人士呼吁,希望全国的同类型节目和比赛平台能够携手,打造真正属于当下中国观众的新一代笑星。

【编辑:李萌】

>文娱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