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著名编剧包德宾:若不登春晚 怎知是奇才

2019年01月07日 13:14 来源:华西都市报 参与互动 

  著名编剧包德宾 若不登春晚 怎知是奇才

  包德宾说,那次全国优秀曲艺观摩演出可以说是1978年以来全国第一次大型演出,《这孩子像谁》一登台,引起了很大的关注。“著名文艺理论家王朝闻说‘这个节目有峨眉山的猴气’。”当时,还有调演组专家提出该剧是“新时期曲艺创作的里程碑式作品。”

  因为《这孩子像谁》,包德宾彻底“火了”。“全国十几个省市来学习这个节目,加拿大、美国等国外曲艺爱好者、学者也来了,他们也感兴趣了,想来学谐剧、演谐剧。电视台、广播台、报纸都来采访我,但我太年轻了,紧张得一句话都说不出来,哈哈哈。”

  因为《这孩子像谁》,包德宾收到了很多赞誉,但也有人断言他再也写不出这种影响力的作品了。“我的起点很高,当时就有人说‘包德宾,你怕再也写不出这种作品了’。我说‘哪儿哦,我才三十多岁,这才第一部作品,你就判我的‘死刑’,不可能。’”

  壹

  《零点七》 助力沈伐登央视春晚

  为创作出超越《这孩子像谁》的谐剧作品,包德宾开始“踮起脚尖走路”。“我这一生的创作,总结起来,就是在不断挑战自己,不断对自己提更高的要求。虽然我很累,很苦,但我的眼界开阔了,我人就显得更高大了。‘踮起脚尖走路’成了我的座右铭,我的宿命,创作的动力。”

  1986年的央视春节联欢晚会,著名谐剧表演艺术家沈伐用四川话表演的《零点七》,引得现场观众捧腹大笑,台词“全心全意为人民币服务”等迅即成为流行语。《零点七》原名《演出之前》,包德宾创作于1983年。

  《零点七》的创作灵感,来源于一次全省艺术市场调研。包德宾感慨,“在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的关口,艺术家对艺术还是要真诚,不能一切向钱看,特别是艺术活动、艺术创造。艺术家的艺德、艺品、舞台演出,如果都向钱看就不好了。对艺术创造,还是要充满敬畏充满真诚。艺术是一种高级的审美活动,不能让铜臭玷污。”这也是《零点七》想要表达的观点。

  不过,最开始入选1986年央视春晚的并不是《零点七》,而是另一部谐剧作品。“因为我是作者,我对作品心头有数。我当时就跟沈伐说,‘你把这个作品排好,头戴三尺帽,哪怕砍一 刀。’后来还专门在舞台上实践了一次,效果也还不错。所以最后上了春晚,我的感觉还是准确的。”

  贰

  《兰贵龙接妻》 上春晚创造流行语

  时隔两年,包德宾创作的《兰贵龙接妻》再次走上央视春晚的舞台。“1981年,省文联组织一批曲艺创作者去体验生活。当时社会上关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讨论声非常激烈,有人认为是解放生产力,有人反对。但有的地方已经搞起来了,非正式地搞。”伴随着这种争论,包德宾遇到了一个担着扁担挑着箩筐的老乡。“我看到他箩筐里边还有给孩子买的玩具,给家人买的衣服,这就说明他有闲钱了!”

  摆完龙门阵,包德宾了解到这位老乡就是通过承包田地,改种经济作物,让自己生活大大改善。“以前只种粮,一年三季,但农民收成还是不好,‘三三进九不如二五一十’,一年两季,让土地有了休息时间,品质也上来了。现在还能自己做主,种经济作物,农民有闲钱了。我就有感觉了,构思犹如泉涌。”

  这就是包德宾的《兰贵龙接妻》。“包产到户之前,他是烂滚龙,后来自己安心种田,有了经济收入又接回了妻子,变成兰贵龙。这个政策不仅改变了经济,也改变了人。”剧本出来之后,因为争议太大,一直到1983年才搬上舞台。“第一场演出,电视台、广播电台实况转播,现场掌声成型的约17次,掌声不断,笑声不断。”

  后来,很多人模仿这个节目,甚至有的台词都不是包德宾原作中的了,像‘肚皮’变成‘肚啷皮’,‘我在练气功’,都是群众演员自己加的。“1988年央视春晚剧组来成都选节目,《兰贵龙接妻》被顺利选中。为让该节目更加出彩,导演选择已经成名的川籍电影演员岳红与沈伐搭档,被更名为《接妻》的谐剧因此变成了方言小品。台词“一,二,二点五”、“像麻将牌里的幺鸡”、“打我,打得个保质保量”迅速流传开来,也成了来自春晚的第一批流行语。

  每年构思数百作品 落笔的只有三四个

  包德宾的作品,总是与时代紧密结合。他将自己对时代的思考,通过《这孩子像谁》、《兰贵龙接妻》、《零点七》、《一百零九将》等作品展现出来。“除了当时的政策,也会把对人、对人性、人的品德、价值观,人的行为模式,都写进去。”除了理性的思考,包德宾创作还需要亲身接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那个时候我到处跑,全省有名的乡镇都去过,集中精力观察生活、观察人。”

  1988年,包德宾创作的三个谐剧《梁山一百零九将》《公关小姐》《零点八》参加四川省曲艺创作比赛。一等奖作品五个,包德宾一个人就占了仨。“评委老师打分,《梁山一百零九将》居然是满分。”

  因为表演包德宾的剧本,沈伐火了,其他演员也火了。“我的表演天赋不是第一流,沈伐才是。他演技好,而且非常聪明。我们俩很有默契。像《兰贵龙接妻》1981年就写出来了,跟沈伐讨论,他贡献了很多意见。”其他演出单位也请包德宾写过不少作品,但很多都没有搬上舞台,“我在省曲艺团,跟沈伐一‘咬耳朵’,喝点茶就解决了。”

  1988年,四川四家单位联合主办了“谐剧作家包德宾作品展览演出”引起轰动。“最开始是在新声剧场演出两场,门口黄牛、串串儿很多。领导又临时加了两场。后来有一个会议包了两场,非常火爆。最终演了11场。”之后的包德宾谐剧作品研讨会,名家云集。

  “过去我年轻,一无学历二无师承,要别人承认我是青年作家都很困难。但我把自己强烈的表现欲通过作品表现出来。”当年沈伐和游本昌在北京举行“谐剧,哑剧”巡演,包德宾是作者之一,报幕时连名字都没有。“但我的作品太有个性了,文化部、曲协领导来了,都说要见一下作者,那时候我还在楼上换灯呢。”

  包德宾专注创作,哪怕是别人请吃饭,他都不去。“我为了让自己高大,已经是踮起脚尖走路了,就是一门心思搞谐剧。”每年,包德宾都会构思数百个作品,真正落笔的只有三四个,最终能够产生影响的,更是少之又少。“现在我的写作已经成熟了,写出来基本上没有废稿。”

  他总结作家的创作状态,“就像是练气功,每天修炼每天修炼,有了灵感就像一种气感一样,突然一下进入一种气场,那个时候你就可以天马行空。所以我要专注,我要找到这个气场,找到这个行为特征、叙事方式、模样都鲜活起来,我才来写。先要找到这个感觉,不然再多理性没得形象也不行,找到这个形象,一下就文思如泉涌,四溢而出。”

  可慢慢地,越写谐剧,包德宾越感觉很难超越自己。“我要挑战自己,但到后来超越自己比较困难了,尤其1992年写了《宝贝对不起》之后。”认识到这一点,包德宾转而写方言电影、方言喜剧,“1990年写了方言电影《奇婚怪事》,《兰贵龙离婚》是成都电视台拍摄的第一个电视剧。”

  古稀之年学写川剧 创作戏曲女性三部曲

  因为即将搬家,包德宾家中客厅堆放了满满两大包书,各种工具书、杂志。这些书陪伴他几十年,一本都舍不得丢。其中,一本2009年出版的《包德宾作品精选》,保存得尤为细致。里面收录了53篇剧本,是包德宾从事创作46年来的经典篇目。除了耳熟能详的作品,还有《小黑蚂蚁旅行记》、《爱的“含蓄美”》、中江表妹系列、《红楼笑梦》系列谐剧,以及小品、相声、唱词、曲剧等。

  融合 新元素走进了新剧本

  书中序言评价包德宾的谐剧创作“在新时期的四川曲艺发展中,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他让谐剧这个简洁、小巧的曲种,有了承当改革、包容百态的社会重量”。评论他的其他曲艺作品“无论长短,力求避开驾轻就熟的习惯性路子,进行了多方面尝试,让作品与时代的变革、观众的口味贴得更紧,让作家的审美趣味和社会的审美趣味能够形成更高的和谐”。

  “这几年,我的谐剧作品少了,只有《非诚勿扰》、《隐婚妈咪》、《鬼城保安》几个作品,能发表出来都很不容易,更别说搬上舞台了。”包德宾不满足突破不大,他力求在创作上再有创新。退休之后,他开始学写川剧。每天看川戏,每天看,既看专业剧团的,也看民营剧团的,看了大量川戏。

  剧本创作有一脉相通之处,看了大量川剧之后,包德宾掌握了一定的创作方法。2011年,他开始着手自己的第一部川剧作品《传说陈麻婆》,讲述川菜麻婆豆腐创始人陈麻婆的爱情故事和创业人生,“为普通小女人树碑立传”。为了写好陈麻婆的戏,包德宾从上世纪80年代起,就开始收集关于陈麻婆的资料。

  剧本完成之后,包德宾又经过多次投稿,并于2013年参加成都市川剧研究院全国征稿,“我得了二等奖第一名,一等奖空缺。”2015年,《传说陈麻婆》就被搬上了川剧舞台。充满活力的表演,跌宕起伏的剧情,独具创意的舞美,令戏迷们看得大呼过瘾。

  值得一提的是,包德宾在创作中还融合了不少新元素,如剧中人物说出的“money”“装修”等词汇,令人捧腹,也让该剧更加符合现代观众的审美。《传说陈麻婆》之后,包德宾又创作了《金缕鞋》和《玉石调羹》,“都是围绕女性讲的故事,之后也将搬上舞台,算是我的戏曲女性三部曲,寄托了我对戏曲的学习、继承、创造和展望。”

  创作 寻找古今中外交汇点

  包德宾总结,写作最重要的是“感悟”,有感有悟,即兴奇想。“搞喜剧,技术性手段很多,咋个造包袱,我自己总结的就有20多个,这是共性的东西。个性的东西就需要‘奇想’,你的想象力、你的人物形象、对艺术的构思都在这里。就是‘有招’,用你的‘怪招’、‘奇招’表达出来。”

  包德宾在创作过程中,总是要寻找古今中外的“交汇点”。“完全照搬西方的、照搬古代的、写实的,都不行,你要怎么把生活艺术化,就需要苦苦寻找这些交汇点,来服务于个人的创作。”包德宾的创作就是站在了时代的交汇点上,“既继承传统,又面向古今中外。在思潮不断的年代,既要做专业作者,又要做最通俗最大众的文艺形式,雅俗共赏。”

  除了笔耕不辍,包德宾还经常受邀讲课,为四川曲艺创作培养新人。他自己也有两个弟子,徐崧和秦渊。包德宾对两位弟子喜爱有加,经常为他们的创作出谋划策,“徐崧曾获得第三届巴蜀笑星,秦渊创作的四川清音《莲花开》、四川扬琴《守望》分别斩获第九、十届牡丹奖文学奖和节目奖。”

  相比过去曲艺的兴旺,现在从事曲艺表演、创作的人,特别是年轻人已越来越少,观众也越来越少。包德宾也忧心曲艺未来,“曲艺主要是为大众服务的通俗化艺术,如果观众少了,说明我们为大众服务得不好,特别是作者有责任。当今曲艺工作者创作的数量和质量,都满足不了演出的需求。量少了,质也低了。”他呼吁加强对青年创作者的扶持,扩大曲艺作者群体,动员各行业的青年知识分子都来参加曲艺创作。

  封面新闻记者 荀超 摄影 吴枫

 

【编辑:左盛丹】

>文娱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