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龚琳娜厦门献唱“24节气歌” 专场音乐会“等了9年”

2019年06月18日 12:00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 
龚琳娜厦门献唱“24节气歌”专场音乐会“等了9年”
    龚琳娜接受媒体采访。 杨伏山 摄

  中新网厦门6月18日电 (记者 杨伏山)以一首《忐忑》火遍神州大地的龚琳娜,20日将在厦门沧江剧院举办“流动的时光——龚琳娜24节气古诗词音乐会”。龚琳娜将和龚锣新艺术乐团在舞台上呈现13首节气古诗词音乐作品,以春、夏、秋、冬作为四个音乐篇章。其中,厦门沧江剧院少儿合唱团将与龚琳娜同台献唱6首节气歌,这些歌曲既有“夜来风雨声”的静谧,也有“低头思故乡”的悠远,还有“天下谁人不识君”的雄壮。

  音乐会登场前夕,17日,龚琳娜在厦门与媒体见面时,充满感慨地说,这个专场音乐会,是她在《忐忑》火爆9年之后,“等了9年,才有了第一波。”

  2010年走红全国的《忐忑》,让龚琳娜一夜成名,而在此之前,她其实已出道20多年。

  1975年出生于贵州省贵阳市的龚琳娜告诉记者,她从5岁开始登台唱歌,小时候在少年宫学习了大量苗族、侗族、布依族以及家乡贵州流行的民歌,12岁就到法国参加国际和平儿童节的演出,与全世界的少儿朋友一起演出交流,发现自己的演出,从服饰色彩变化到唱法都比他们丰富多了,就认定自己“要做中国的、丰富的”,立志要做中国的歌唱家,把自己的音乐唱到世界。“唱中国的声音,才会被人尊重。”

  带着这样的理想,龚琳娜考取中国音乐学院附中;1995年,考入中国音乐学院民族声乐系,毕业后去了中央民族乐团。次年,她以一曲《斑竹泪》获得CCTV青年歌手大奖赛专业组银奖。小有名气之后,龚琳娜开始思考自己如何唱到世界的问题。

龚琳娜介绍自己演唱之路。 杨伏山 摄
龚琳娜介绍自己演唱之路。 杨伏山 摄

  在这节骨眼上,龚琳娜认识了后来成为自己丈夫的德国作曲家老锣。毕业于德国汉斯·艾斯勒音乐学院的老锣,1993年来到上海音乐学院拜古琴大师龚一为师,讲一口流利的中文,对中国文化和音乐如数家珍。

  在老锣的建议下,龚琳娜独自一人远赴德国,现场感受在那举办三天三夜的德国最大的世界音乐节。来自全世界的音乐家,在这里混合表演,催生出新的混合音乐。她意识到,这是未来的趋势。

  她毅然辞去工作,与老锣合作,随着老锣走向世界。在德国那些年,他们一起创作了大量被称为“中国新艺术音乐”的作品。

  但这条世界音乐之路并非坦途,甚至非常艰难。龚琳娜说,2006年她和老锣在国外经常开办小型音乐会,有时候观众就二三十位,全部是老外,现场安静极了,自己演唱时,有时还会“声音发抖”。但她把自己的绝活全都拿出来,从一味地飙高音向高低错落、有澎湃有温柔的多元转变。

  就这样演出了“无数场”小型音乐会,龚琳娜才慢慢发现国外观众的欣赏习惯,找到自己与国外观众音乐隔膜所在,慢慢试着向国外观众讲解,让其悟出“原来你们的音乐是闻味道的”。

  龚琳娜说,自己回国后发现,这种隔膜依旧存在,中国观众的耳朵也已经“非常西洋了”,能欣赏美国流行音乐和图兰朵、茶花女,哪怕是一句意大利语都不会说。而对《忐忑》一个词都没有、展现充满中国元素的腔和韵,却不易接受,甚至觉得“有点搞笑奇怪。”

  龚琳娜说,这种隔膜需要自己来打开,不应该怪观众不懂,而应执着地唱,而且要不停地创新,并教给观众。

龚琳娜与记者互动。 杨伏山 摄
龚琳娜与记者互动。 杨伏山 摄

  “这些年我一直这样在努力。”她说。

  龚琳娜的努力,没有落空。从《忐忑》到《武魂》《小河淌水》,再到“24节气歌”,她以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一次又一次地带给人们不同的音乐体验。

  尽管在《忐忑》大紫大红之后,龚琳娜与老锣还推出不少包括《法海你不懂爱》在内的“神曲”,但其后还是渐渐地走出“神曲”风格,2013年在《全能星战》演唱了她与老锣改编的云南民歌《小河淌水》,无论是嗓音还是情绪渲染均令观众惊艳不已。此后,他们夫妇又共同创作了许多民族歌曲,收获外界许多好评。

  龚琳娜告诉记者,2017年秋,他们夫妇俩开始从浩如烟海的古诗词中精选古诗词,选择24节气,创作“24节气歌”,一年完成24首新歌,每个月2首,由老锣作曲,龚琳娜演唱。

  这些诗词都是古老的,完全遵照“原版”没做一点修改,而老锣作曲却都是非常现代、当代的,彰显中国新艺术音乐,突出中国风、中国味、中国韵,使用笛子、扬琴、古筝、笙等中国四种乐器作为主要伴奏乐器,仅用低音大提琴和手风琴两种西洋乐器为辅助,也是为了更突出中国乐器,让西乐服务于中乐。

  龚琳娜认为,中国音乐要在中国演唱市场据有自己一席之地的“机会非常少”,各种大剧院、音乐节都几乎以西方或流行为主。但其实中国音乐是有市场的,中国音乐应该对自己的演出市场重塑自信。

  她说,只有像《忐忑》经受中国观众检验一样,中国观众喜欢自己的歌,自己才有机会去世界唱歌,因为自己背后需要有无数观众的支持和认可。

  厦门演出是龚琳娜今年巡演的一站。她向记者表示,自己喜欢在舞台上做专场音乐演出,不需要复杂的灯光和音响,很荣幸这次被厦门选中,9年来首次迎来专场音乐会,表明厦门的剧场很有眼光;厦门有很好的音乐根基,很高兴能把自己的音乐带来厦门,与舞台上的孩子或台下的观众,一起感受中国音乐的美。

  “对我来说,这场音乐会,绝不是自己独唱炫耀自己的机会,而是要让所有的人感受到中国音乐与西方音乐完全不同的美感。”她说。

  龚琳娜告诉记者,这些年她一直在做公益教育“声音行动”,探索如何把中国的声音唱出来,传下去。近两年,每周星期一晚上教小区的邻居唱歌,后来还在“喜马拉雅”上开设了《跟龚琳娜学唱歌》《跟龚琳娜来练声》的音频课程。

  她透露说,接下来,老锣计划把楚辞写成《春秋九歌大型礼乐作品》,唱的全部都是屈原的九歌,但这需要编钟和大型歌唱团配合,在舞台上推出尚待时日。(完)

【编辑:梁静】

>文娱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