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中国侨界

侨胞感受四川新貌:建筑是崭新的 笑脸是灿烂的

2011年05月12日 09:35 来源:华西都市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我来自偶然像一颗尘土,有谁看出我的脆弱,我来自何方我情归何处,谁在下一刻呼唤我……”昨日(11日)上午10时,参加“海外侨胞聚焦灾后重建美好新四川”的500余名华侨,刚走进北川中学,就听见《感恩的心》的歌声在校园中响起。

  汶川地震发生后,灾区的学校和学生,一直牵挂着华侨的心。昨日,华侨们先后考察了北川中学、绵竹侨爱道行中学。华侨们与学生交流后都很是感动,因为他们看到学生们都已走出了地震的阴影,“中国的灾后重建不仅仅是建筑重建,心理重建也很成功”。华侨们表示,他们将继续关注、支持灾区接下来的发展、振兴。

  在北川中学为懂得感恩的学生感动

  北川中学是北川羌族自治县唯一一所高完中,学校在“5·12”特大地震中毁坏。新的北川中学由中国侨联援建,总投资2亿元人民币,资金来自73个国家和地区数十万爱心人士的捐赠。学校2009年5月12日开工建设,短短一年多就建成了质量一流、安全坚固、环境优美的校园。

  车子刚停稳,华侨们就迫不及待地下车走进校园,宽阔的道路,成片的绿地,现代化的教学设备……华侨们看得特别仔细。“快看这里有我的名字。”校园里的“爱心墙”上,写满了所有为学校重建捐资人的名字,不少华侨都在上面找到了自己的名字。“我太感动了。”华侨叶森林在自己名字旁合影后说,他们只是做了一个华人应该做的事,而学校、学生却将他们的名字铭刻在了“爱心墙”上。

  在校园里,不论是老华侨还是年轻的华侨,都仿佛回到了自己的学生时代,高兴地交流着自己上学时的趣事。“如此快的重建速度,我感到很自豪。”美国华侨张石鱼说,最让他高兴的是这里的学生虽然经历了地震灾难,但是如今都走出地

  震灾难的阴影。而且,学生们现在更加懂得感恩和珍惜,这种心理重建的成绩很了不起。

  北川中学的紫荆堂和紫荆实验室也于昨日(11日)揭幕。“紫荆堂、紫荆实验室汇聚了香港华人和社会各界的爱心,今天能出席揭幕仪式,我备感欣慰。”香港侨界社团联会会长余国春说,北川中学的紫荆堂、紫荆实验室,充分反映出香港侨界齐心协力所汇集的强大力量,表现了炎黄子孙血浓于水的亲情。

  在绵竹汉旺为新城旧城的反差震惊

  三年前那场大地震,让绵竹市汉旺镇的那座钟楼的指针永远定格在了下午2点28分。

  走进汉旺镇地震遗址时,眼前的钟楼、废墟,把华侨们拉回了三年前的景象。钟楼的不远处,就是地震中受损最严重的镇政府所在街道和东方汽轮机厂家属区,强震后,这里几乎没有一座建筑完好,街道两边到处是破损或者完全倒塌的楼房。

  而三公里外,一座汉旺新城已拔地而起。粉墙黛瓦的崭新民居,随处可见的园林小景,川西风格和江南元素有机融合;外墙上各种题材的年画亮丽活泼。华侨们纷纷举起相机和手机拍摄。

  “我是第一次来四川地震灾区,新旧两座城,反差太大了,无法想象这一切都是在3年时间里实现的。”张石鱼说,如果不是参观了地震遗址,对灾区巨大变化还没有这么强烈的感受,短短三年时间,在废墟上重建一座新城,本身就是一个奇迹。“建筑是崭新的,人们的笑脸是灿烂的,灾区新的生活已经呈现在世人面前。”

  下午,华侨们考察了东汽厂新址后,结束了这次灾区行。华侨们纷纷表示,今后将继续关注、支持灾区接下来的发展和振兴,也会多到四川来看看,感受这里的巨大变化。(姚长寿)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南若然】
    ----- 中国侨界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