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印尼归侨苏锦霞的遥远往事(图)

2013年06月28日 10:50 来源:福建侨报 参与互动(0)
印尼归侨苏锦霞的遥远往事(图)
1955年,苏锦霞在印尼的全家福。
1990年,苏锦霞与丈夫到印尼探亲的留影。

  苏锦霞,女,印尼归侨,现年68岁,退休前任职于(福建省)三明市第一医院。

  印尼的生活,尽管是记忆中遥远的事了,但似一杯淡淡的茶,似一条潺潺的溪,时常在心间流淌,令人难以忘怀……

  巴居马那曾经的家

  我祖籍在福建南安,出生在印尼苏拉威西岛中部的巴居马那镇。我祖父早年随同乡到南洋闯荡谋生,在印尼站住脚跟后,把我父母及大哥一起接到印尼。祖母担心我父母一去不复返,加上怕一个人孤单,就特意把我大姐“扣留”在她身边。

  1945年,我来到这个世界。我记得,巴居马那在印尼算是一个偏远而宁静的小山村,总共只有20多户人家,几乎都是中国人。大部分是福建人,还有一小部分是广东人。他们有的开杂货店,有的做年糕,有的干裁缝,有的当木匠……我家就是开杂货店的,父亲整日忙于打理生意,母亲做些手工活,如酿酒、做糕点和花生糖等。母亲酿造的白酒、药酒非常受当地村民青睐,但是做酒程序繁杂,费力费时,当时我还小,帮不上什么忙,终日就看着母亲和大哥忙碌的身影。

  有一天,我母亲突然发热、咳血,病情十分危急,大哥火速将母亲带到“万加劳”的医院去看病。家里只剩我、弟弟和父亲3个人。真是屋漏偏逢连夜雨,那天下午,家里突然来了一位背枪的警察,他一进家门,就往我家客厅前面的杂货店扫视了一遍,二话没说就将父亲叫到客厅去谈话。之后,父亲被警察带走了,家里只有我和年幼的弟弟看店。当时,我心里十分害怕,和弟弟吓得嚎啕大哭。半个小时后,父亲回来了,他阴沉着脸,愤愤地对我说,警察是来诈钱的,要是不给钱,我们家人就有生命危险。经历这两件事,父亲非常伤心,决心要回到祖国。

  巴作岛上有中华学校

  在印尼,我家对面是一座大山,满山都是椰子树。远远望去,成片的椰子林就像一堵绿色的屏风,异常美丽。山坡上有一所学校,本地居民的孩子都在此校念书。山下有一口水井,这是全村村民的唯一饮水水源。那个年代和现在不能比,人们的整体生活水平都很低。家家户户都没有电,靠煤油灯照明。

  每逢过年,我们会穿上新衣、新鞋。这是最高兴的时候,因为我排行老四,所以平常都是穿旧衣服。记得最喜欢就是头上系一条粉红色的绸带了,若再挽个蝴蝶结,那就再高兴不过的事了。

  我家左侧有一座桥,这桥也算是一个简单的码头,是村里最热闹的地方。每当夜幕降临的的时候,有不少男女老少搬上凳子,在桥面上聊天、纳凉、钓鱼或赏月。我经常到桥下的海边去捞鱼、捡贝壳。每次我都会邀上几个好伙伴,偷偷地溜到海边,看哪里有鱼或贝壳,几个人都会光着脚丫子,跳到海里去抓鱼嬉戏。那时海水非常清澈,透过水面可以看到水底许多形态各异的珊瑚和自由自在遨游的鱼儿。

  桥的对面不远处有一个小岛,叫“巴作”岛,岛上住的全是渔民,他们都以捕鱼为生,每天清晨在市场里,可以看到他们捕到的各种鱼儿。“巴作”岛附近是一所中华学校。

  当地老一辈的华侨们没有多少文化,对子女的教育却非常重视。他们经常说,新中国成立了,子女们不能没有文化,更不能忘记中华文化。我当时就在这所中华学校读书,学校里有20多位学生,有2位中文老师,老师都是从外地请来的高中毕业生。

  每年国庆校门口都妆扮成像天安门

  我记得每年的国庆节学校都要搞庆祝活动,特意把校门口装扮成“天安门”模样,再加上里面的装饰、灯笼和标语,仿佛置身于北京天安门广场。在国庆节那天,当地的全部华侨都会去参加升国旗、唱国歌、联欢会等庆祝活动。因为校门口装扮得像“天安门”,参加活动后家长们纷纷在校门口合影留念。我与父亲及弟弟也在那所学校门口合影了几次。每次看到合影照,父亲就兴奋地说:“我们来这里合影,就好像回到了祖国母亲的怀抱一样。”

  家院子里有一棵椰子树,长得枝繁叶茂,每到长果的季节,树上会结满果子。虽然果子青涩,对我却充满了很大的诱惑。在当时看来,树非常高,但我就是想上去,离它不远的地方,有个台阶,我于是就踩上台阶,奋力抓住树干往上爬去。记得当时甭提多得意了,可爬到半中间就没有力气了。后来想下来,却怎么都够不到台阶,又着急又害怕,竟哭了起来,大人们闻讯才把我抱了下来。记忆中还有好多有趣的事,比如和男孩子玩铁环,与女孩子踢毽子、叠纸飞机、捏泥巴、吹泡泡等,童年没有很多的玩具,但游戏却很多。

  1957年,我小学毕业了,与4位同学一起到外地的“俄伦打落”去读初中。我租住在一个房东家里,房东也是一位华侨,但却娶了“番婆”为妻。他们生有一男一女两个孩子,我和他们的孩子相处得极为融洽。但房东的思想比较落后,总是对我们讲中国的坏话,我听了非常生气,经常和他辩论得面红耳赤。在“俄伦打落”读了两年初中后,印尼政府就开始排华了,中国籍的华人不准开商店,中华学校也被关闭了,我就休学在家,准备回国。父亲说:“现在新中国成立了,为何还要留在异国他乡受人欺负,我们回国去。”

  回忆日久弥新

  1960年5月,我一家6口,连同侄儿、侄女乘汽车离开巴居马那,再到鲁俄港口乘坐“东汉”号邮轮回国。1962年,我如愿以偿地考入漳州卫生学校。1965年毕业,分配到三明第一医院工作。2000年,从医院退休。

  在我记忆中,在印尼时没有太多的美食,也没有漂亮的衣服,更没有先进的电器,但我却时常在心里怀念着。对于现在的我来说,儿时那份纯真、善良和友爱是一去不复返了,但那段记忆却被保留了下来,总有些悠长的回味在心头,日久弥新。(口述/苏锦霞 文/连传芳)

【编辑:王盼盼】

>中国侨界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