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侨文化”为何如此活跃? 查看下一页

2013年12月02日 09:34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参与互动(0)

  第九次全国归侨侨眷代表大会(简称“九代会”)期间,笔者仔细翻阅中国侨联和各地侨联的所有资料。它给笔者一个强烈的印象是,从有形到无形,从侨界到非侨界,从国内到国外,侨联用行动证明,“侨文化”从未离开过我们身边。

  记得在2012年4月中国侨联在山西太原召开的文化工作会议上,中国侨联主席林军就指出,“侨文化”的渗透力很强,能影响到海内外的各个领域、各个层面。“在如此重要的舞台上,我们当然应该有所作为。”

  他们是这么说,也是这么做的。可以说,这也从某种程度上解释海内外“侨文化”活跃的原因。

  小侨联大视野

  说起中国侨联,可谓机构小,人员少,这是他们的现状。但面对国内和海外,他们联系着几千万海外侨胞和几千万国内归侨侨眷,舞台不可谓不大,联系面不可谓不广,这也是中国侨联的性质和特点。这样的舞台,给中国侨联在文化方面做大事提供了无限的空间。

  有舞台,有空间,首先需要有大视野。“如果把文化工作的思路仅仅局限在依托侨界开展文艺演出等活动,这肯定是不够的。”林军认为,“文化包括人类社会在发展进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弘扬中华文化,必须联合各方面的力量才有可能做好。”

  所以,中国侨联提出了“大文化”的战略思想。这个战略思想简单地说,就是借助社会各方的力量,不断充实文化工作的载体,开展具有侨特色的、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各种文化活动。

  2011年,围绕着“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中国侨联借助各界力量,举办了多场有社会影响的活动。其中有:在澳门举办了华侨华人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大会;在北京举办了全国侨史学界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学术研讨会;与宁夏侨联在北京联合举办了于右任书法展;与西部电影集团公司等单位联合摄制电影《钱学森》;作为《辛亥革命》电影拍摄支持单位之一,与致公党中央等联合举办《辛亥革命》电影招待会和海内外侨界座谈会。

  中国侨联举办的“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图片全球巡展活动,还走进联合国总部,邀请了联合国副秘书长、我驻联合国副代表、外国使节、当地政要以及众多海外侨胞参观,在海内外引起了强烈反响。

  在中华文化传承方面,中国侨联将华裔新生代学习中华文化作为长远着眼点,积极推进海外华文教育和侨界青少年交流。多年来,中国侨联与有关单位合作,在广大海外侨团和海外华文学校的参与下,连续14年举办“世界华人学生作文大赛”,参加人数逐年递增,海外影响力持续走强。2013年,第十四届作文大赛共吸引五大洲近30个国家和地区的700多万华人学生参加比赛,50余名获奖学生及指导教师受邀来中国参加“世界华人学生作文大赛获奖师生夏令营”。

  林军指出,要努力把这一活动办成一个展示海外华文教育成果的盛会,一个编织海内外中华儿女文化亲情纽带的盛会。

  为进一步推动侨界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中国侨联利用自身优势,整合海内外资源,于2012年11月与中央电视台联合摄制《客家足迹行》大型系列电视片。该片采用“纪实+体验”的“快速纪录片”拍摄手法,以记者行走体验的形式,探寻客家迁徙历史,发现客家文化传承,以国际眼光、华人视角去观察这一独特民系的自然景观和人文风貌,展现客家人开疆拓土、爱国爱乡、勤劳刻苦的精神气质。为做好拍摄工作,中国侨联组派8个工作摄制组分赴印尼、新加坡、泰国、马来西亚、毛里求斯、南非、英国、荷兰、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等五大洲近20个国家和港澳台地区进行走访和录制。2013年4月1日,节目在央视国际频道一经播出,就在海外侨界引起强烈反响。

  年鉴是国家和各级机构编纂出版的反映年度工作情况和各方面发展情况的资料性工具书,具有权威性、系统性、科学性、知识性和实用性,具有“资政、教化、存史”的功能。为忠实记录侨联事业的新发展、新经验、新成就,为各级侨联工作提供理论政策指导,向社会各界展示中国侨联的突出成绩,为中国侨联的发展存证,中国侨联已编辑出版《2011中国侨联年鉴》、《2012中国侨联年鉴》和《2013中国侨联年鉴》。

  为了进一步开展华侨华人研究,中国侨联于2011年推出“中华全国归国华侨联合会课题”研究项目,广招国内专家学者展开研究,这是中国侨联第一次推出的课题研究项目。开展这项工作,一方面旨在集聚国内侨史学界力量,共同推动华侨华人学术研究事业的发展;另一方面期望能获得具有较大学术价值和社会影响的研究成果,繁荣我国社会科学领域,为党和国家的侨务工作提供决策依据。2011年共25个课题获得立项,2013-2015年度中国侨联课题于近期公布了立项课题名单。

  中国华侨华人历史研究所于2011年开始启动“侨史工程”,广泛组织国内外华侨华人研究专家学者围绕各住在国、各省市区的侨史做一个系统的梳理,并就相关重大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展开深入研究,已编辑出版《贵州侨史》、《浙江华侨史》等。

  中国华侨出版社在中国侨联领导下,不断坚定改革方向,锐意进取,走出了一条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协调发展的出版道路。中国华侨出版社2012年在全国图书零售市场的排名,已经由2011年的第21位上升至前10位,2012年的出书品种已经突破千种,目前拥有3亿元的市场销售份额。

  中国华侨出版社还把研究、建立外向型的“走出去”工作机制当作重点来抓。目前已经与香港勤+缘出版社、台湾万卷楼图书股份公司、台湾龙文出版社等港台出版单位开展了相关版权和出版业务合作,准备伺机建立海外分社。

  在做强主业的同时,中国华侨出版社注重文化软实力潜能的发掘,积极拓展出版产业的边界,向发展出版实业的战略目标进军。中国华侨出版社正与澳门国际展览有限公司共同筹备举办“亚洲文化创意产业与艺术品投资交易会”,展示和推介国际文化创意产业的新成果、新方向、新趋势,多层面地传递国际文化创意产业及艺术品市场发展的最新理念和成功经验。通过参与筹办会展,将与文化创意产业项目团队及机构建立深度合作关系,形成在文化创意产业领域的经营竞争能力。

  中国华侨历史博物馆主体建筑结构已于2013年1月10日正式封顶,预计2014年竣工。建成后的中国华侨历史博物馆,将以服务国家,服务侨胞,服务社会为中心工作,以收藏华侨华人社会的历史文物,展示华侨华人社会的产生与发展,宣传党和国家的侨务工作方针、政策,针对侨的特点开展文化交流为基本功能。

  四年多来,中国侨联的公益慈善工作一手抓慈善,拓展“侨爱心工程”项目,形成了“侨爱心小学”、“侨爱心卫生所”、“侨爱心图书室、电脑室”、“侨爱心学校校长培训班”、“珍珠班”、“树人班”等慈善项目;一手抓公益,以建立公益专项基金为平台,形成了涵盖科技教育、文化体育、医疗卫生、低碳环保、应急救难等诸多公益项目。各级侨联累计接收捐赠(款物)折合人民币11亿多元,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具有“侨”特色的公益活动。尤其是高质量完成北川中学援建任务,新北川中学荣膺“2013年中国建筑设计奖”,成为全国瞩目的抗震救灾标志性建筑,成为侨界情系桑梓、和衷共济、共克时艰的爱心丰碑。

  通过开展“西部阳光”、“微笑行动”、“爱童中国医疗”、“侨帮侨”等公益行动,创办“侨爱心365基金”,帮助贫困地区少数民族地区及困难群众的病患者累计20多万人次,捐建“侨爱心小学”、“侨爱心卫生院”、“侨爱心图书室”等265所(个),捐赠图书200多万册,资助教育、文化、体育等公益项目2000多个;“珍珠班”、“树人班”项目已帮助3万多寒门学子回到课堂,其中已毕业的1万多名学生全部圆了大学梦。

  中国侨联公益机构及常态项目稳步发展,新成立省级侨联、地级侨联基金会15个,中国华侨公益基金会新成立专项基金25支,这些公益专项基金涉及诸多领域,延伸了公益事业的手臂,而且吸引了更多的人直接感受公益、参与公益、奉献公益。如弘扬京剧国粹、“侨爱心全国少年足球邀请赛”等项目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珍珠班”、“树人班”等固定慈善品牌;各级侨联开展的“百侨助百村”和“送科技、送项目、送医疗”等活动,在社会上产生了广泛影响。

  海外巡演,用盛大的节日欢庆烘托助力公共外交。“亲情中华”海外巡演不仅面向广大海外侨胞,而且力求融入当地主流社会,主场演出外国观众普遍达到30%或以上,大批政要和各界嘉宾纷纷出席演出现场。如“亲情中华”艺术团在美国达拉斯的演出,不仅吸引了当地市长、国会议员和众多知名企业家出席,美国前总统布什也专门发来贺信;“亲情中华”在斐济的演出,总统夫妇、总理夫妇及内阁成员打破外交惯例,同时出席晚会观看演出。“亲情中华”在智利的演出,总统代表宣读了总统的贺信,有十几名内阁部长观看了演出。“亲情中华”在乌干达的演出,乌干达总理亲自出席并致辞。2010-2011年,“亲情中华”在美国中西部10个城市举办演出,时任驻芝加哥总领事黄屏亲临每一处演出现场,遍邀当地主流嘉宾观看,并借机遍访各州政要,开展深入高效的公共外交。他说:“中华文化具有非凡的亲和力和影响力,‘亲情中华’是我开展对外工作的特殊平台。”

【编辑:王盼盼】

>中国侨界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