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侨爱工程--万侨助万村活动”开展两年成绩斐然——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中国侨界
    “侨爱工程--万侨助万村活动”开展两年成绩斐然
2010年04月16日 14:06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4月15日,全国“侨爱工程——万侨助万村活动”工作会议在宁波召开,三家华商集团助村项目签约仪式在会议期间举行。 中新社发 杜洋 摄

版权声明:凡注有“cnsphoto”字样的图片版权均属中国新闻网,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使用。

  中新网宁波4月16日电 (南若然)715个结对帮扶村、1864个各类助村项目,超过14.4亿元人民币的资金投入,受惠农村人口攀升至700多万……全国各地侨务部门组织开展“侨爱工程—万侨助万村活动”两年来成绩斐然,这些数字的背后,凝聚了无数海外侨胞的桑梓情。

  海外侨胞素有为国分忧、热忱公益、倾情故里的优良传统。随着新农村建设的浪潮逐渐高涨,越来越多的海外侨胞满怀赤子之情,密切关注祖(籍)国和家乡新农村建设的伟大壮举。

  作为中国政府专司华侨华人事务的部门,国务院侨办敏锐地意识到,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历史进程中,“侨”将是一股特殊的力量。如能凝聚好他们的力量,发挥好作用,必将强力助推新农村建设,为广大农民带来福祉。

  2008年3月,国务院侨办、农业部联合召开新闻发布会,正式启动“侨爱工程——万侨助万村活动”。

  活动启动后,各地侨务和农业部门迅速行动、广大侨胞积极响应,短短两年多,21个省级侨办、10个副省级城市侨办通过“双万活动”共帮扶1715个村、实施各类助村项目1864个,投入资金14.4亿元人民币,受惠农民群众人数超过700万。各类助村项目中,用于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项目760 个、改善农村教育条件的项目486个、改善医疗卫生条件的项目 193个、精神文明建设项目 171个。

  柬埔寨华侨洪树林先生捐资100多万元在浙江省丽水市青田县船寮镇朱店前村修建道路、桥梁等公益设施和村民文化娱乐中心;香港同胞张志豪先生为改善西部地区和边远省份教育条件,先后资助贫困学生3000多名,建设侨爱学校80余所;浙江省青田县36名华侨回乡当起了“村官”,成为新农村建设的带头人……

  走进这些遍布中国大地的侨爱新村,新气象新风尚扑面而来:一条条光鲜的水泥路,硬化路面从门前屋后穿过;一条条排水明沟,让浊水不在;水冲式厕所干净美观;当夜幕降临,节能照明灯如群星闪烁,为静静的夜色平添了几分动感。集村民活动室、科技培训站、健身场所等为一体的“文化活动中心”成为村民们茶余饭后、学习科技知识的好去处。

  在这些新农村的显眼处,人们总能深刻地感触到“侨爱”二字。

  众多侨爱卫生院的建设,让缺医少药的贫困、边远地区群众不再为看病为难。香港方树福堂基金会捐资重建的内蒙古呼伦贝尔市恩和俄罗斯民族乡“树华侨爱卫生院”,使周边各族群众不再为生病发愁,驻军官兵终于有了就近就医的方便。

  侨胞出资举办的多种精神文明奖项评选活动,发扬光大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促进了乡风文明建设。

  “侨爱工程——万侨助万村活动,为我们参与家乡建设、回报社会提供了难得的平台。”先后捐资300多万元支持家乡和贫困山区教育事业的香港同胞郑二发先生的话道出了广大侨胞、港澳同胞和归侨侨眷的心声。

  “双万活动”更使新农村建设的内在活力得到增强,侨爱助村所产生的连锁效应不断显现。

  通过推介澳大利亚金晖集团南德温肉牛、泰国正大集团种养殖项目、法国朗德鹅种鹅等带动能力强、增值潜力大的助村项目,促进了甘肃、江西、吉林、四川、黑龙江等地农村产业结构的优化。

  侨资企业——四川绵阳金地高科种业有限公司走“公司+基地+农户”的道路,年带动农户5000余户,每年为基地农民增收800万元; 美国唐仲英基金会采取“基金会资金投入+高校科技开发+贫困村优势主产业培训”的新模式,变传统的输血扶贫为科技产业开发的造血扶贫,投资80万人民币在陕西省周至县马召镇峪村、广济镇北双庙村分别建设了“名优杂果示范基地”、“奶、沼、果循环经济产业科技扶贫示范基地”。

  4月15日在浙江宁波举行的全国“侨爱工程-万侨助万村活动”工作会议上,李海峰指出,各级侨办和全体侨务干部要进一步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坚定信心、振奋精神、乘势而上,用情、用心、用力开展工作,推动助建新农村工作不断迈上新台阶。

  针对开展“双万活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困难,国务院侨办将择机出台针对性更强的指导性意见,加强分类指导,推动重点侨乡与中西部地区的结对帮扶、务实合作,并将不断完善工作机制,确保“双万工作”持久、全面、健康发展下去。(完)

    ----- 中国侨界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