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车企平均油耗核算法将实施 车主:事实要多耗油

2013年04月02日 07:49 来源:广州日报 参与互动(0)
车企平均油耗核算法将实施车主:事实要多耗油
很多车商都将油耗作为卖点大力宣传

  近日,工信部、发改委、商务部、海关总署、质检总局等五部委联合发布《乘用车企业平均燃料消耗量核算办法》(下称《办法》),并明确从今年5月1日正式实施。该办法将确保实现2015年和2020年我国乘用车产品平均燃料消耗量降至6.9升/100公里和5.0升/100公里的目标。

  数据显示,目前汽车用汽柴油消费占全国汽柴油消费的比例已经达到了55%左右,每年新增石油消费量的70%以上被新增汽车所消耗,推进汽车节能减排迫在眉睫。有识之士认为,从2010年1月1日起施行《轻型汽车燃料消耗量标示》制度以来,目前公示的车型普遍存在油耗偏高的现象。在推进车企平均油耗制度的同时,务必需要加强对当前乘用车油耗公示的管理,并将抽查监督从严处罚纳入管理体系,才能改变当前国内汽车油耗数据看上去很美的现状。

  车企平均油耗核算办法

  下月1日实施

  记者从工信部网站获悉,《办法》规定了乘用车企业平均燃料消耗量的核算范围、核算主体、核算方法及相关要求,明确了乘用车企业平均燃料消耗量核算管理程序。办法规定,将以企业作为核算主体,同时国产乘用车产品与进口乘用车产品企业平均燃料消耗量分别实施核算。同时,在核算基数时照顾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品。核算办法下月1日实施,并确保实现2015年我国乘用车产品平均燃料消耗量降至6.9升/100公里的目标。

  工信部相关负责人在解读办法时表示,企业平均燃料消耗量管理是我国汽车节能管理模式从单车管理到企业管理、从单体目标管理到整体节能目标管理的重大转变。建立企业平均燃料消耗量考核评价体系,可以在确保汽车节能总体目标的同时,给予企业满足法规更多的灵活性,更好地满足社会公众对汽车产品多样性的需求,也是国际汽车节能管理发展的方向。

  影响:进口车面临引进低油耗车型

  佛山众多经销商坦言,车企平均油耗制度强制推行,意味着车企需要综合考虑产品结构,不能一味生产高利润的大排量车型。按照要求,豪华车尤其是进口车产品,迫切需要引进大量的低油耗产品。

  有不愿具名的豪华车品牌经销商坦言,进口车一直是油耗超标的重灾区。新举措的实施,对进口车以及豪华车将会形成巨大的压力。此举必然会刺激进口车企在今后引进更多的中小排量车型以及更节油的车型,对豪华品牌而言,引进混动车型有可能成为当前进口车主要的应对之道。

  值得一提的是,车企平均油耗核算办法的实施,也可能影响今后汽车行业的兼并重组。

  业界:需大幅提升油耗标示数据公信力

  佛山有资深汽修专家坦言,目前绝大多数车型油耗均比目前公示油耗要高。该人士表示,近年来,一些车企大幅提升数据,可能与迎合补贴政策、提升产品节油口碑等因素有关。当前,车企公示的油耗采用模拟试验工况,并不能真实代表路面的油耗。同时,目前检测备案使用的车辆,大多都会经过极端调校,以实现数据更美的目的。一些业内人士对比美国相同车型数据发现,目前国内公示油耗存在明显虚低现象。以某合资品牌的混动车型为例,其公示百公里油耗为3.3升,而美国环保署EPA公布的数据则约为5.5升。一款德系2.0T的豪华车国外公示的百公里综合油耗为9.0L,国内公示为6.6L。无独有偶,大多数目前国内公示的油耗均比美国环保署EPA公布的数据要低。

  车主:事实要多耗油15%~20%

  来自车主的反馈也表示,目前众多车辆看上去很美的油耗数据,却往往与事实不符。一美系车主黄先生表示,此前购买一款紧凑型小车,都是冲着它6L多的油耗卖点,驾驶后,发觉油耗高达8~9L,综合油耗接近车企公布的市区油耗。来自易车网平台由车主自行发布的油耗数据显示,大多数车辆油耗普遍比该车型标示的油耗高15%~20%。

  记者走访发现,消费者对当前汽车燃料消耗量标示的信任度已大幅下降。众多车主表示,目前水分极大的油耗标示数据,也在一定程度上误导消费者选购节能车。

【编辑:刘虹利】

>汽车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