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中国汽车呼唤自主销量王 很少有单一车型排前列

2013年05月10日 10:22 来源:中国商报 参与互动(0)

  在入门级市场,合资品牌的产品布局越来越密集。近期随着新捷达、新桑塔纳、昕锐、翼搏等车型的上市,自主品牌5-8万市场面临高端的更严峻压力。

  这称得上是合资品牌对入门级市场价格的又一次探底,合资品牌的入门级别已经不局限于小车,甚至此前的合资中级车购买门槛也开始降低,价格逐渐平民化。

  “过去的捷达、桑塔纳是主销公商务和出租等市场,现在转型为A级低端私家市场,这对自主品牌的中高端车型是严重的冲击。现在已经看不到自主品牌的高销量车型了,自主品牌车型越来越多,单车销量越来越萎缩。”乘用车联席会副秘书长崔东树遗憾地表示。

  推出月销万辆以上的精品车已经成为自主品牌的当务之急。

  合资多方冲击

  事实上,合资品牌的品牌下压已经不是新鲜事。此前,低价入市的新赛欧,其价格区间直接插入到了自主品牌的传统价格区间。之前,这一价格区间合资品牌极少会顾及到。随着其他合资企业合资自主的陆续推出,自主品牌遭受的市场压力也将越来越大。

  合资企业的下压,有着深刻的市场原因。目前,一线城市的车市增长速度已经开始趋缓,二三线城市将成为未来车市增长的主要动力。以低端市场起步的自主品牌,长期以来的优势都在低端市场。这种情况在早些年已经改变。在合资企业加速下压的市场现实下,除了新捷达、新桑塔纳直接换代车之外,中国市场还存在同系车型“两代同堂”甚至是“三代同堂”地在市场上打拼,“父子”、“祖孙”“各谋其职”,其乐融融。

  如何应对合资品牌产品下探问题,成为了自主品牌不得不考虑尽快解决的难题。事实上,在各大品牌争相“品牌上行”的背景下,合资车企新推出的换代产品都瞄着更高一些的市场定位。而保留老款产品既不影响“品牌上行”的计划,又能向下占据更多的市场,无疑是最稳妥的方法。

  此前,传统上二三线城市也是自主品牌的销售重地,伴随车市增长主力的转移,以及合资公司在一线城市布局的完成,向二三线市场转移将成为合资公司的必然之举。二三线市场,以6万~9万元价格区间的产品为主,而这恰恰是自主品牌的主力市场区间。

  打造自主精品

  无论是捷达还是桑塔纳,都是国内车坛的常青树,这也正是自主品牌的短板。自主品牌早就品尝到了低端市场之苦,早早就喊出向高端突破的转型战略。

  例如,比亚迪F3曾一度以月销量超3万辆成为该领域的霸主。但近两年来,合资品牌车型价格和市场定位的下探,已经让自主品牌在该细分市场的优势逐渐弱化。上海通用新赛欧、东风日产阳光等合资车型从上市起就瞄准了二三线城市;而捷达、伊兰特等“老一代”合资车型,在新一代产品到来后,自然而然地就背负起了抢夺自主品牌市场份额的使命。

  对于合资品牌不断下压的态势,自主品牌则用“精品路线”来获取更多的竞争优势,巩固原有的市场地位。自主品牌将不得不在巩固低端优势市场的同时,不断向上突围。

  这个过程是渐进而漫长的。但尽管过程曲折,自主品牌都一定要向高端化的方向发展,否则,自主品牌将会在“洋”品牌不断本地化、产品价格下探的过程中,被逐步蚕食、吞并。

  这几乎成为所有夹缝中生存的自主品牌的共识。

  目前,奇瑞、比亚迪、华泰、长城、华晨、江淮、吉利、海马等自主品牌也悄然进行产品调整,为向中高端要市场而铺路。只是,在这个过程中,“欲速则不达”,只有经历较长时间技术和品牌实力的积累,自主品牌的向上突破才能够水到渠成。

  “现在,入门级市场的情况是,自主品牌靠产品数量及庞大的产品线取胜,很少有单一车型能占据车型销售排名的前列,而合资品牌的产品虽少,但一款车型就能带来不小的销量,一旦合资品牌放开对小型车市场的争夺,市场蛋糕则会被再次分切。”一自主品牌经销商表示出自己的担忧。

  事实上,中国汽车自主品牌不乏为冲击中高端而努力者,取得成功的,吉利帝豪品牌算是一个。2012年10月,帝豪销量超过15000辆;今年以来,单月销量已接近2万辆。迅速积累的庞大用户人群,奠定了帝豪品牌稳健发展的态势。

  聆听消费者声音,坚持正向开发,深挖渠道潜力,这是帝豪成功的秘诀,也是自主成长之路的样本。(记者 张 敏)

【编辑:魏巍】

>汽车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