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汽车时评:是时候打破豪车迷信了

2013年08月08日 07:44 来源:中国青年报 参与互动(0)

  “开好车的就一定是好人吗?”若干年前,《天下无贼》里的这句话首开对豪车消费的质疑,并成为年度流行语被广泛引用。然而,这些年来,国内豪车市场的销量却年年创新高,增幅远远高于整个乘用车市场。

  近日,包括新华社、《人民日报》等媒体开始对“进口车暴利”进行轮番报道,但这也仅仅只是揭开了冰山一角。上周,本报对路虎最高加价40万元进行了采访报道,路虎中国的工作人员却认为,加价销售并不是厂家和商家的错,那么多消费者就是要加价买,他们也没有办法。

  这是对“钱多人傻”的另一种诠释。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数据显示,去年整个乘用车市场累计销售1468万辆,同比增加6.8%。其中,SUV市场销量达184万辆,增幅为21.8%,豪华SUV的增幅更是超过30%。其中,奥迪去年在华销量超40万辆,宝马销量超过32万辆,捷豹路虎的销量达73347辆,保时捷在中国的销量为31205辆,其中卡宴的销量达20283辆,占总销量的65%,使中国超过美国成为卡宴全球销量最多的市场。

  然而,就是在全球最大的市场上,卡宴车主却遭遇着投诉无门的尴尬局面。价格高达270多万元的汽车,在发生产品质量问题时,厂家却百般推脱,不予配合,这让发现产品质量问题的车主感到失望——原以为花大价钱买好车是买高的品质和好的服务,结果,品质出现问题,服务也没享受到。

  在中国市场已经成为豪华车品牌最大的单一市场的大背景下,包括保时捷在内的豪华车品牌,要想在中国市场继续攫取高额的利润,就要学会尊重中国市场,尊重中国消费者,而不是以势压人。豪车品牌的背后,应该是一流的技术和服务,是消费者满意的笑脸,而不是“只卖贵的,不卖对的”,一味耍横,这样只会彻底失去中国消费者的信任。

  习武出身的郝钢,一直把改变中国人国际形象的李小龙当作偶像,却万万没有想到,时间过去半个世纪,自己在碰到产品质量问题时,却还要遭遇跨国公司的“傲慢与偏见”。郝钢说,幸好他们都没有发生伤亡,要不也不可能有精力去维权,而像他这样“有钱又有闲”的维权者尚且如此之难,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那么多消费者选择签订“保密协议”。

  在豪车神话逐渐破灭之时,关于党政官员的廉政作风建设和公车改革不断被提及,包括外交部部长王毅在内的一些官员开始将自己的座驾换为自主品牌,这对于整个公商务市场有着巨大的示范作用。在此背景下,今年上半年豪车销量增幅已经快速下滑,从动辄翻番到仅增长11%,低于整体乘用车市场的增幅。

  此外,近年来许多大城市空气污染愈发严重,城市道路交通压力也越来越大,大排量豪车不仅要喝更多的油、排放更多的尾气,也要占用更多的社会资源。在这种情况下,“豪车风”不仅要受到舆论监督、道义谴责,而且也与整个社会大趋势相背离。 6月初,坊间传言将对售价180万元以上的豪华车增收“奢侈税”,尽管这个消息最后不了了之,但很多人还是相信,对于这种类似于奢侈品的超豪华车,增收奢侈税合情合理。

  在欧洲市场,以及与我们比邻的日本市场,小排量车大行其道。越来越多的有钱人甚至更愿意开混合动力车和纯电动车来彰显自己的社会责任。对于中国的财富一族来说,是时候从保时捷卡宴车主郝钢身上吸取教训,并像他一样反思自己的消费观。

  “中国人的命难道就那么不值钱?”在对豪华车的迷信破灭后,一个更加理性的汽车消费时代正快步驶来……

【编辑:孙建永】

>汽车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